第6章 攘除戎狄救貧弱(1 / 3)

(一)擊敗山戎救燕國

管仲在齊國為相,桓公對他言聽計從,十分優待。經過幾年的努力,改革深入開展並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效果,齊國出現了民足國富、社會安定的繁榮局麵。齊桓公對管仲說:“現在咱們國富民強,可以會盟諸侯了吧?”管仲諫阻道:“當今諸侯,強於齊者甚眾,南有荊楚,西有秦晉,然而他們自逞其雄,不知尊奉周王,所以不能稱霸。周王室雖已衰微,但仍是天下共主。東遷以來,諸侯不去朝拜,不知君父。您要是以尊王攘夷相號召,海內諸侯必然望風歸附。”管仲說的“尊王攘夷”,就是尊重周朝王室,承認周天子的共同領袖的地位;“攘夷”,即對遊牧於長城外的戎、狄和對侵擾中原諸侯的南方楚國進行抵禦。春秋時期,邊境的少數民族也發展起來。山戎是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屢次南犯,成為中原各國的嚴重威脅。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4年),山戎趁機統兵萬騎,攻打燕國,想阻止燕國通齊,燕國君主親率兩萬將士出戰,卻在一個叫鬼泣穀的地方中了山戎部落令支國首領密盧的埋伏,隻逃出千餘人。接著,山戎連拔三城,燕國急派使者向齊國求援。齊桓公為了集中力量對付南方楚國,本來不想支援燕國。但管仲認為,當時為患一方的,南有楚國,北有山戎,西有狄,都是中原諸國的禍患。國君要想征伐楚國,必須先進攻山戎,北方安定,才能專心去征伐南方。如今燕國被侵犯,又求救於我國,舉兵率先伐夷,必能得到各國的擁戴。齊桓公深以為然,遂舉兵救燕。

於是,齊桓公統率五萬大軍開向燕國。山戎聞齊師大隊人馬將至,擄掠大量財物解圍而去。齊軍與燕軍合兵一處,與此同時,無終國的國君也派遣大將虎兒斑率兩千士兵助戰,三路大軍北出薊門關追擊,殺得山戎兵落荒而逃。出乎意料的是,管仲派出的先鋒部隊在山林中遭到山戎的伏擊,幸虧後續部隊及時趕到將山戎軍殺散,才避免受到更大損失。管仲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改變策略,在伏龍山上下安營紮寨,用戰車連接成車城,士卒居於車城之中,山戎輪番進攻,仍無法突破。

山戎攻堅不力,就故技重演,他們在齊軍營寨前留下部分軍隊,這些士卒下馬臥地,口中謾罵,進行挑戰,目的是挑動齊軍出戰,引至山林,便伏兵攻擊。管仲識破了他們的用心,將計就計,兵分三路出擊,中路迎擊陣前敵兵,左右兩路相互接應,專門對付伏兵。山戎兵見齊軍中路殺來,以為中計,故意起馬而逃。齊軍卻不追,鳴金歸營。山戎原來部署被打亂,伏兵隻好出穀追擊,這時齊軍左右兩路夾擊伏兵,殺得山戎大敗而逃。

山戎敗歸令支,齊軍兼程而進,追擊山戎。山戎兵退居黃台山,用木石堵塞穀口,重兵把守,又在穀外挖掘坑塹,使齊軍無法通過。管仲詢問燕將,有無別徑可通,燕將說向西南繞黃台山而行,由芝麻嶺抄出青山口,再向東行數裏,就是令支巢穴。但山高路險,車馬不便行動。管仲令燕將帶路,引一支軍隊向芝麻嶺進發,以六日為期。一麵派將每日往黃台山挑戰,吸引戎兵,使之不疑,如此六日,戎兵並不接戰。管仲計算時日,西路軍應已達目的地,就命士卒各背一袋土,先派人駕駛空車在前麵探路,遇見坑塹,用土袋填滿。隨後大軍直抵穀口,恰巧西路軍隊也殺到,兩路夾擊,擊潰了這支山戎軍隊。

管仲等率領軍隊乘勝追擊,攻擊另一支山戎軍隊。被管仲封為先鋒的無終國將軍虎兒斑,一連收複了燕國失去的那三座城。殺到一個叫裏崗的地方時,卻不敢前進了。他對齊桓公和管仲說:“前麵是鬼泣穀。如果山戎布下埋伏,我們就是插翅也休想過去。燕國兩萬大軍就是葬身在那裏的!”管仲在路上早就想出了過鬼泣穀的計謀,他對虎兒斑說:“將軍既然有所顧慮,那你就跟在大軍的最後吧。”管仲說著,拿出令牌:“王子成父、趙川二將!你倆去前軍按令牌所指行事,作好準備,明日清晨過鬼泣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