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尊崇周室會諸侯(2 / 2)

(三)抓住時機會諸侯

齊桓公聽取了管仲的意見。不久宋國叛齊,次年齊桓公邀請陳、曹出兵伐宋,又向周王室請求派兵伐宋。周王室派大臣單伯帶領王師,與三國軍隊共同伐宋,結果宋國屈服了。

這時,魯、宋、陳、蔡、衛都先後屈服齊國,譚、遂兩國早已消滅,隻有鄭國還在內亂。管仲因此建議齊桓公出麵調解鄭國內亂,以此來提高齊國的地位,加速實現做霸主的目的。鄭國自厲公回國殺了子儀,又殺了恩人甫瑕,逼死大夫原繁,登位稱君後,為鞏固君位,就要聯合齊國。

管仲抓住這一時機,建議齊桓公聯合宋、衛、鄭三國,又邀請周王室參加,於齊桓公六年(公元前680年)在-(今山東-城)會盟。這次會盟很成功,取得圓滿成果。從此齊桓公成為公認的霸主。

齊桓公聽從管仲之議,第二年,即公元前679年春天,大會宋、魯、陳、衛、鄭、許諸國於-地(今山東-城),歃血為盟,始定盟主之號,天下莫不歸心於齊。周天子賜齊侯為方伯,之後齊桓公與諸侯又兩次在幽地結盟,進一步擴大和鞏固了他的霸業。

晉獻公十年(公元前667年)冬,齊桓公見鄭國已屈服於齊國,就召集魯、宋、陳、衛、鄭、許、滑、滕等國君,又在宋國的幽會盟。周惠王也派召伯參加。這是一次空前盛會,幾乎全部中原國家都參加了這次會盟。在這次盟會上,周天子的代表召伯又以天子的名義,向齊桓公授予方伯的頭銜,修薑太公之職,得以專事征伐。這標誌著齊桓公在事實上已成為諸侯之長,開始登上了霸主地位,從此齊桓公便成了名副其實的霸主。晉獻公十五年(公元前662年)魯國發生內亂,魯莊公死後,魯閔公即位,不久被慶父殺死,魯僖公即位,慶父畏罪自殺。僖公為了鞏固君位,與齊國會盟於落姑,從此魯國也安定下來。至此,齊桓公威望布於天下,德名遠播諸侯。進一步擴大和鞏固了他的霸業。

公元前693年,齊國吞並了紀國。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直到公元前664年,紀國的附庸彰國依然獨立存在。齊桓公企圖兼並彰國,向管仲詢問並彰之策。管仲考慮到,齊桓公新得諸侯,霸權初建,為了鞏固霸主地位,進一步贏得人心,不宜“以兵威得誌”,而應積“存亡興滅之德”。於是回答說:“彰雖小國,其先乃太公之支孫,為齊同姓。滅同姓,非義也。君可命王子成父率大軍巡視紀域,示以欲伐之狀。彰必畏而來降。如此無滅親之名,而有得地之實矣!”齊桓公依計派大軍壓向紀域,大有吞掉彰國之勢,威懾對方,彰君果然畏懼求降,使齊國不戰而達到預期目的。齊桓公眼見一舉成功,十分滿意,稱讚管仲說:“仲父之謀,萬不失一。”

齊桓公實行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其霸業更加合法合理,同時也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中華文明的存續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