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態的中間部分,不必細細糾纏到底發生了什麼。越是糾纏,越是會讓當事人淩亂,甚至陷入自我迷茫的地步,而迷茫往往是恐懼的先遣兵。當一個人仍然在一個中間過程中過多糾纏,就成了佛學所講的“執迷不悟”。關於“天道有常”與“天道無常”我在《佳威隨筆四》首篇中闡述的很明白了。在給你形象一點吧,這個勢有時候非常像咱們物理中所講的勢能。比如重力勢能隻於初末位置有關,與運動狀態無關,對吧。這就是勢的概念。我的解決方案就是“因勢利導”了。公開對於我班同學的保護,本身就形成了一種勢,“那個家夥”在這個勢中,他不敢輕舉妄動的,因為後果會嚴重的,我都得到了班主任的批準和園林學院黨委書記的默許,意味著醫藥費跟沒多大關係了。“那個家夥”在我班這個勢中就像身處荊棘了,一動即錯。
好了,本來跟聊完這個概念,還得在聊一會“術”這個概念。看來今晚沒有時間了。以後有緣我們再“學術探討”吧。
其實,這所有的一切關鍵在於人。就像很高深的武功,更需要很高的修養才能駕馭。這些幾千年來的“勢”和“術”早就灌注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力量,甚至可以說是東方文明的精髓。中國象棋講究“術”,五歲的我就拜師父係統學習中國象棋,後來也拿了一些獎項。圍棋是講究“勢”的,在於從整體把握全局,我也很喜歡。不過最重要的還是一個人的修養與品格,世界是風雲際會的變遷著的,人品才是根本。當我們垂垂老矣的時候,一切都是浮雲了,隻有對於人品的修養才是不變的真正的我。
晚安。
佳威14年5月16日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