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你們是那支部隊的。”
關防上,一名打著火把的士兵問道,在問話士兵周圍,同樣站著一排排的士兵,不過,看他們神態輕鬆的樣子,絲毫沒有彎弓搭箭的意思,因為他們清楚,來的這隊人馬是從西邊過來的,而不是東邊,屬於自己人。
“本將折彥質,折家軍的,叫你們種將軍出來迎接聖駕。”折彥質單騎出列傲然道。
“原來是折將軍,噢,皇...皇上來了,您等著。”
關防上問話士兵不敢怠慢,就去找他們將軍,身後的趙恒和梁興、吳素素三人相視一笑,看來這些士兵明顯是知道他趙恒來西北了,而且看樣子,這些士兵對折家軍同樣敬佩。
不過趙恒想想也釋然了,在北宋年間,能夠號稱‘家軍’又是最能打仗的部隊,當數府州折家軍,天波府楊家軍,青澗城種家軍,要說世代相傳最久、名將最多的,折家軍可以說是當之無愧三家之首。
至於折家軍為什麼不如楊家將有名,其原因都是楊家將抗遼都是在黃河以北的正麵戰場,而反觀折家軍是在西北側麵戰場,所以才沒有楊家有名,實際上,從唐初年間至北宋末年曆經二百餘年,折家軍世鎮西北,代代出名將,抗遼,抗夏,抗金不斷,名將多到罄竹難書、筆寫不盡。
就舉兩個距離北宋末年最近又最有名的,當數折可適和楊老令公楊業的老婆折老太君折賽花了,這折老太君未嫁楊業之前就是西北折家軍出來的,而根正苗紅的折可適就是現在折彥質的父親,折可適此人曾以八千折家軍大破羌夏聯軍十萬之眾,是北宋少有的大勝仗。
不過折可適的弟弟折可求有些不爭氣,這貨曾經征討過宋江,也曾對遼作戰過,不過在太原保衛戰的時候投降了金人,現在在金人賬下做官,是折家將惟一的汙點。
“卑職潼關守將種洌、種浩、種溪拜見皇上,吾皇...。”
“吾皇萬歲...。”
趙恒嗬嗬一笑掩飾尷尬,回過神這才下馬來到三名武將跟前,親自攙扶他們起身,隨後示意關防上跪著的士兵平身。
待士兵起身之後,趙恒這才打量眼前這三個頗為雄壯的種家將軍,看他們麵容神似,估計是叔伯三兄弟。
這老大種洌他是知道,史書記載,他老爹是種師道,如果你沒讀過史書可能不知道,可要說到《水滸傳》中花和尚魯智深豎起大拇指,提到那個“老種經略相公”你就明白了,說的就是種師道,
而種浩、種溪這兩人估計是種師中的兒子,種師中江湖人稱“小種經略相公”,因在太原保衛戰一役中殉國。
“皇上和各位兄弟鞍馬勞頓來到潼關,這裏也沒什麼好招待的,就去前麵不遠的驛站歇歇腳吧!”種洌說道。
趙恒想想也好,走了一個下午的路也確實夠餓的,況且他有些話要問種洌。
種洌見趙恒答應,就吩咐種浩、種溪兩人準備晚飯招待跟隨趙恒來的士兵,隨後就帶著趙恒他們前去驛站。
驛站還是武關那樣的驛站,沒什麼區別,種洌吩咐夥計好酒好菜招待,隨後就站在趙恒一旁,眼見折彥質、梁興、吳素素三人大大咧咧的坐在趙恒身邊,種洌有些異色。
“種將軍,快坐,你大老爺們還怕朕吃了你不成。”趙恒看到他的拘束,半開玩笑道。
種洌有些尷尬,也不知是趙恒真開玩笑還是隨意說說,這讓他有些騎虎難下,還好他的老哥們折彥質及時把他拉下來坐,眼見趙恒又沒什麼異色,這才讓種洌免於尷尬。
種洌剛鬆了口氣,趙恒下一個動作足以讓他驚出一身冷汗。
隻見趙恒拿過一壺酒,打開封蓋,親自來到種洌麵前,為他倒滿一杯酒,這讓他有些受寵若驚,正所謂無功不受祿,他本人又沒什麼大功績,聖上突然就屈尊為他倒酒,這讓他內心有些擔驚受怕。
難道皇上準備治他種家軍救援京師不力,皇上要拿我開刀,以此來殺雞儆猴?有鑒於此,種洌不淡定了。
“皇上,末將冤枉啊,不是末將不去救援京師,而是金賊斡離衍大軍阻隔在黃河、西京洛陽兩地,末將的種家軍根本出不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