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見劉備還下不了決心,就裝病不出。劉備知此消息後,親自到家中問候,問他得的什麼病?諸葛亮說:“憂心如焚,命不久矣!”劉備問有何憂事,諸葛亮不回答劉備的問話,劉備再三詢問,諸葛亮才有氣無力地說道:“我自被您請出茅廬,相隨到今,您每次都是言聽計從。現在您的時機已成熟,文武百官想奉您為皇帝,一來是因為這樣做是順從天意,並可同您一起滅魏興劉。二來您應該明白,現在天下分崩,英雄齊出,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之生而事其上者,都是想攀龍附鳳、建立功名啊!沒想到您至今不肯,文武大臣都有怨恨之心,他們不久肯定會遠走他鄉的。如果都離您而去,吳和魏來進攻,您的江山會保不住的,我作為您的臣子能不為此而憂嗎?”劉備聽完此話說道:“不是我推辭,我是怕天下人心還不服哇!”諸葛亮緊接著說:“聖人講的,‘名不正,則言不順’,而今您是名正言順,別人有什麼話可說呢?你沒有聽說‘上天給與的不取,那反倒要遭受災禍了’?”
劉備見諸葛亮如此說,就順口應道:“等軍師病好之後,再行登基大禮也不遲。”諸葛亮一見劉備答應了此事,一躍而起,用手一擊屏風,躲在屏風後麵的眾大臣一齊擁出來,齊刷刷地跪拜在地,口稱:“主公既已答應,就擇定吉日良辰,舉行登基儀式。”劉備見是諸葛亮與眾大臣設的圈套,是催自己早日表態,裝作無所謂地說道:“陷我於不義者,是你們這班大臣啊。”沒過多久,就在成都武當山之南舉行了即位儀式。祭文讀完,文武百官一起高呼“萬歲”,歌舞禮畢,劉備定國號為漢。
這時,在荊州那邊傳來關羽被東吳殺害的消息。原來關羽在荊州與曹操作戰,從荊州出兵,進攻襄陽和樊城,並利用水勢,水淹七軍,逮捕了於禁,斬殺了龐德,打敗曹仁,勢不可擋。一時間,關羽威振華夏。但隨後,曹操便與孫權結盟,共同襲殺了關羽。這一來,荊州就全部落入孫權手中,孫劉聯盟徹底破裂。
荊州對於劉備來說,至關重要。按照既定的戰略方針,劉備以討伐曹魏、扶興漢室的名義,兩路進攻中原。一路出漢中,一路出荊州,互相呼應配合。失去荊州之後,北伐曹魏隻剩漢中一路,況且山路多險,糧草難繼,取勝希望不大。如不奪回荊州,劉備便被封閉在三峽之內,極難發展。因此,劉備決計進攻東吳,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
劉備對東吳占領荊州,關羽被殺這件事,一直是十分痛心的。他即位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進攻東吳,報仇雪恥。
大將趙雲說,篡(cuàn)奪皇位的是曹丕,不是孫權。如果能滅掉曹魏,東吳自然就會屈服,不該放了曹魏去打東吳。
別的大臣勸諫的也不少,但是劉備說什麼也聽不進去。他把諸葛亮留在成都輔佐太子劉禪,親自率領大軍去征伐東吳。劉備一麵準備出兵,一麵通知張飛到江州(今四川重慶)會師。還沒有等劉備出兵,張飛的部將叛變,殺了張飛投奔東吳。劉備一連喪失兩員猛將,力量大大削弱,但他急於報仇,已經沒有冷靜考慮的餘地了。
警報到了東吳,孫權聽說劉備這次出兵聲勢很大,也有些害怕,派人向劉備求和,但是遭到劉備的拒絕。
沒過幾天,蜀漢人馬已經攻下巫縣,一直打到秭歸。孫權知道講和已經沒有希望,就派陸遜(xùn)為大都督,帶領五萬人馬前去抵抗。
劉備出兵沒幾個月,就攻占了東吳的土地五六百裏地。他從秭歸出發,急於向東繼續進軍。隨軍官員黃權攔住他說:“東吳人打仗向來很勇猛,千萬別小看他們。我們水軍順流而下,前進容易,要退兵可就難了。還是讓我當先鋒,在前麵開路,陛下在後麵接應。這樣比較穩妥。”
劉備心急火燎,哪兒肯聽黃權的話。他要黃權守住江北,防備魏兵,自己率主力沿著長江南岸一直進軍到了猇(xiāo)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