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4

二十幾歲,要懂得賺錢的十一種武器

學做發掘領地的獅子

獅子習慣於圈地,看到一塊沒有被其他獅子發現的土地,先撒幾泡尿表明土地所有權,然後在領地內狩獵。男人應該像獅子一樣,積極發掘新的領地,努力創造財富,把創造的財富打理好,別讓資產流失,這樣才能享受財富帶來的美好生活。

很多年輕人總認為理財是中年人或有錢人的事,自己到了老年再理財也不遲。其實,理財致富,與金錢的多少關係很小,卻與時間長短的關係很大。人到了中年麵臨退休,手中有點閑錢,才想到要為自己退休後的經濟來源做準備,此時卻為時已晚。原因是時間不夠長,無法讓小錢變大錢。十年的時間無法使小錢變大錢,可見理財隻經過十年的時間是不夠的,非得有更長的時間,才能有顯著的效果。既然知道投資理財致富,需要投資高報酬率的資產,並經過漫長的時間作用,那麼我們應該知道,除了要具備充實投資知識與技能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有及時的理財行動。理財活動越早開始越好,並應培養持之以恒、長期堅持的耐心。

巴菲特1996年被美國《財富雜誌》評定為美國第二大富豪,是公認的股票投資之神。他到目前為止已擁有數百億美元的資產,大都是從股市上賺來的。

他11歲時開始投資股票,他把自己和姐姐的一點兒小錢都投入股市。剛開始,一直賠錢,姐姐一直罵他,可他堅持要放三四年才會賺錢,結果姐姐把股票賣掉了,而他繼續持有,最後事實驗證了他的想法。巴菲特十幾歲時,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在那一段日子裏,跟他年齡相仿的年輕人隻會遊玩或是閱讀一些休閑的書籍,但他卻大啃金融學的書籍,最終使得他在股票市場上得心應手、如魚得水,錢也越賺越多。1954年,他集資並投資創辦顧問公司。該公司資產增值30倍以上後。他解散公司,退還合夥人的錢,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投資上。

巴菲特之所以有如此多的財富,與他多年堅強的投資是分不開的。

年輕人朝氣蓬勃,具有旺盛的鬥誌。商場如戰場,具有極強的挑戰性和冒險性,年輕人應該是這一戰場上的生力軍。

在西方,18歲的年輕人已開始自立,獨立養活自己,不再伸手向父母要錢。他們從年輕時就逐步理財,到中年時已是市場主要的競爭對象。而在中國,絕大部分年輕人仍然依賴父母,到中年時才開始學習理財,那時由於家庭、孩子的影響,精力實在有限。隨著年齡的增長,又麵臨退休,一些人手中有點錢又想為自己退休後經濟來源做準備,根本無力再進行較大規模投資,最後隻能碌碌無為。

年輕就是財富,我們可以用簡單的複利公式得出這樣的結論。假如年輕時有1萬元創業基金,10年後,1萬元可變成200萬元;而年老時的1萬元,10年後隻能成長為6萬元甚至倒貼虧空。

年輕是理財最重要的本錢。猶太巨子常對大學在校生說:“年輕人,你的名字是財富!”因為時間就是金錢,年輕就是財富。所以,年輕時應致力於開源節流,並開始投資理財,因為年輕時省下的錢對年老時的財富貢獻極大。

但時下年輕人所流行的觀念是:在年輕時盡情享樂,待年長之後再開始投資理財。這是錯誤的理財觀。多數年輕人總認為現在離退休還早,手頭資金不多,根本用不著考慮投資理財,也常因此錯失理財的良機。

事實上,等到年老之後,手中有些資金再開始理財,已來不及。正確的觀念是:投資理財是年輕人的工作,而老年後的工作是如何善用財富。

如果你已了解時間在理財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投資理財越早越好。現實社會中,因年輕時注重享受而導致年老時貧窮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學習猶太人的理財觀,即投資理財越早越好。

學做分散風險的兔子

兔子是弱者,為了生存,通常要在覓食區域內挖多個洞穴,這樣萬一遇到敵人,可以就近藏到一個洞穴裏,從而確保自身安全,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狡兔三窟”。

理財過程中,可以學學兔子,多選擇幾個投資渠道,比如追求穩健可以選擇儲蓄、國債和人民幣理財,追求收益可以投資房產、信托和開放式基金,並且要根據形勢及時調整和選擇更好的“洞穴”,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化解風險,提高理財收益。

《福布斯》雜誌2007年3月公布的全球富豪榜上,比爾·蓋茨以560億美元的身價,連續第十三年位居全球首富。比爾·蓋茨和妻子梅琳達1994年創建了基金會,致力於慈善事業。該基金會目前是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慈善基金。但蓋茨絕不是簡單的“散財童子”,他更是一個理財高手。1994年他成立基金會的同時,將自己的非微軟股票資產約50億美元注入卡斯凱德投資公司,專門替自己理財。蓋茨曾表示,他擁有的非微軟股票資產不會超過其總資產的10%。因此,他希望分散化投資。

蓋茨當時對卡斯凱德公司的要求很簡單:隻要微軟公司保持增長,卡斯凱德的資產也必須保持增長。蓋茨要求卡斯凱德投資公司在一個相當廣的領域進行股票投資,持有那些與高科技無關,但又能提供長期價值的公司股票。

作為卡斯凱德的投資操盤手,拉爾森已將蓋茨非微軟股票資產的70%投入了美國國債和企業債,其中一部分為外國債券。另外有15%的資產投資於私募股權,包括一些收購基金和企業股權投資。拉爾森還將大約5%的資金投入了美國和英國的房地產市場。另有5%的資金投向了兩家對衝基金,其餘5%的資金則用於一些短期投資。

卡斯凱德的投資組合目前已經涵蓋了包括能源、鐵路、通訊、酒店等行業。截至2006年9月,卡斯凱德投資公司的股票投資回報率為17%,超過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6%的平均收益水平。

拉爾森稱,他定期與比爾·蓋茨通過電子郵件談論選股等投資事宜,通常最終也是由蓋茨本人決定投資目標。

2007年5月15日,卡斯凱德投資公司向美國證交會(SEC)提交的13F信息披露文件稱,截至2008年3月31日,該公司持有在紐約證交所和納斯達克上市的11隻股票,總市值近37億美元。2007年6月30日,該公司公布的股票投資組合市值約34億美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該投資組合市值已經增長8.82%。

學做計算成本的豹子

豹子不僅膽大,而且心細,對一些事情還會“分析”和“思考”。豹子捕獵時,會考慮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它對兔子之類的小動物往往不屑,因為它知道追一隻兔子和追一隻鹿所消耗的熱量成本是相當的,所以在付出同樣成本的情況下,它會選擇物超所值的獵物。人們理財也應這樣,如果投資期限、風險等要素大體相當,應盡量選擇收益高的投資方式。比如國債和儲蓄的風險性相當,但收益卻有一定差距,這時應經過計算分析後,選擇回報高的投資方式。

你清楚自己目前的財產狀況嗎?按照目前的財產狀況,現在是該增加收入還是控製支出?用錢是否有不妥的地方?資產大於負債嗎?應該如何對財產作出調整?

你是否仔細盤點過自己的“家底”了呢?須知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充分了解並評估自己的財務狀況,才能在投資時心中有數,將風險控製在最低限度,而使收益達到最大。

一般來說,家庭財產大致可以分為:儲蓄、置產、消費、保險、投資幾個部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儲蓄,也就沒辦法操作現金。現代人的生活與銀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買房、水電費和電話費的劃轉、薪水的發放、信用卡及儲蓄卡的使用等,這些都需要通過銀行來完成。而保持一定數量的儲蓄,不但能令自己的錢“活”起來,也使家庭具有抵抗風險的能力。保險與置房不但能分散各種風險,也是確立信用的開始。財務規劃的原則是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分散管理自己的財產,並盡量將可能發生的損失降到最低。凡是可以使小錢變大錢的都是投資,投資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較高的利潤,與其他理財對象不同,投資的項目繁多、風險較高。

對自己的財產狀況有了大致了解以後,你就知道為了以後的生活,為了增加自己的財產,不能再“月月光”了。而且必須盡早理財,盡早規劃,為自己的未來進行投資。

不論投資者有哪種投資目標,他們都會以自身條件為依據,確定一個具體的投資目標,以便在風險既定的條件下使收益達到最大,或者在收益既定的前提下使風險降至最低。

由於每個人的背景和情況不同,致富的目標和計劃也就不同。但是,無論如何,目標必須是長期的、具體的、遠大的。要有總體目標,也要有分期目標,以便分步實施。製定目標的首要問題是標準有多高,如果指標太高,長遠來看,它會打擊投資者的信心,甚至導致最終失敗。應該說計劃設計和目標的確立,都得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越切入個人的實際,其實施的可行性就會越高。

成功的投資計劃一般具有以下幾個共性:

1.最好的投資計劃是簡單的,簡單的計劃容易實施。這對開始投資的新手來說很重要,簡單的計劃比較容易堅持。

2.最好的投資計劃能有針對性地滿足目標,就是說它能充分滿足個人投資的需要。

3.最好的投資計劃是具體的,比如“節省每筆薪水的10%”比“存儲每周能省下來的”更好。

學做最會儲蓄的田鼠

田鼠的智商非常高,秋天它知道要儲備糧食安全過冬。通常情況下,一隻田鼠需要儲備七八斤甚至十多斤糧食,而運送和儲存這麼多糧食,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它們卻非常專注,樂此不疲。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月光族”越來越多,花錢如流水肯定很瀟灑,但到了用錢時捉襟見肘也非常尷尬,所以隻花錢不攢錢的年輕人應學學田鼠提前計劃、積穀防饑的理財思路。

有錢時就開心地花、沒錢時就節約過日子的人生觀,雖然灑脫,卻有些不切實際。也許現在的你,養活自己沒問題,但是五年、十年後;在組成家庭以後,開始為孩子的學費、生活費擔憂的時候;在退休沒收入以後呢?月月光的後果,隻會讓自己對未來的生活感到無助和心慌。

年輕是你擁有的最大本錢,而且現在可以完全自我控製的事情已經不多了,好好地享受一下錢被你征服的快感吧!越早學會理財投資,就比別人在理財的路上越早起跑,也會比別人更早達到各種生活目標、實現自我理想。對很多人來說,花錢是愉悅的享受,存錢反倒是痛苦的懲罰。如果僅僅是因為愛花錢而難於開始存錢的話,你可以把存錢看成是一個遊戲。將存錢視為一個遊戲,一旦你意識到這個遊戲充滿著智慧的挑戰,你會很熱衷的。

小欣二十多歲,單身貴族,自由撰稿人。

俗話說:“吃不窮,喝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小欣說他這人就是缺少算計,這是對錢不對人的,對人算計那是小人,對錢不算計那就是窮人了。

當初剛剛開始工作時,每月隻有200塊錢的實習工資,夠可憐的,可勉強還夠小欣的生活支出。而現在跳槽到這家公司,拿到月薪四千的時候,一月下來,竟然還是沒有剩餘,這是為什麼呢?小欣苦思冥想,並決定建立“花錢檔案”,先做一個月的記錄再說吧,將每日每項支出都登記造冊。然後開始分析症結所在,看看花錢如流水到底流向了何處。

結果所顯示的問題非常明顯:他每周從北京跑一趟東北看女朋友,特快列車一個來回,這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一件衣服就花了一千多,還是在西單打了五折的;還有與同事泡吧花了六百多;還有買電腦、買隨身聽……

小欣終於明白了,看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掙錢多少,而是欲望決定一切。掙錢少時欲望自然就小,手裏攥的錢多了,消費欲便跟著膨脹。所以,第一要點是扼住欲望的咽喉。而且,事宜早做,馬上施行。

然而想得容易,做著難,畢竟是多年的老毛病了,想改掉就跟煙神酒鬼們戒癮一樣難。所以小欣賬上的虧空還是持續了幾個月,直到他得了一場大病,讓他痛徹心扉地體驗到了沒有應急之需帶來的嚴重後果。俗語雲:“閑裏置下忙裏用。”古話還說:“置之死地而後生。”原來都是金玉良言。現如今,小欣已基本上養成了算計的習慣,他說,看著賬戶裏的錢月月飛漲,那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