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教你五大招輕鬆擺脫“月光族”。

1.記賬——反省你用錢習慣的好方法

畢竟,如果你連哪裏可以省著點花都不知道,又從何談起修正用錢習慣呢?

2.想告別月光族一定要能“忍”

勒緊荷包,能摳則摳,先存錢再花錢。投資隻要開始就不嫌遲,隻要訂出計劃,能堅決執行,錢就不會無緣無故溜走。

3.絕不輕言貸款

這裏所謂的貸款不隻是指那種大額度的房貸車貸,包括你的信用卡透支以及現金卡額度,都算在貸款範圍內。

4.從熟悉的基金類別開始下手

如果你喜歡名牌,就買名牌類基金;如果你喜歡高科技產品,就買高科技基金。要讓自己成為自己喜歡的東西的股東,而不隻是它的消費者。

5.選擇一家銀行,透過它做基金投資,而且消費時隻用它的信用卡,存款和支出都在同一間銀行,這樣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財富的盈虧變化。

學做注重穩健的狼

狼算是動物中最冷靜和沉穩的,每次進攻前它都要仔細了解對手,先用對峙來消磨對手的耐力,然後伺機而動。麵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狼會借助集體力量群起而攻之,所以狼在一生的進攻中很少失手。

機會就在你麵前。大多數人看不見這種機會,隻是因為他們忙著尋找金錢和安定,所以,他們得到的也就有限。當看到一個機會時,你就會在一生中不斷發現機會。當找到機會時,你就能避開生活中最大的陷阱,也就不會感到恐懼了。

生活中有很多人,當他們麵臨投資良機時,卻退縮了。因為他們的內心充滿恐懼,一開始就害怕災難。出於這種消極情緒,他們決定不投資,或者是把不該賣的賣掉,把不該買的買回,投資行為的發生完全依賴於樂觀的猜測或悲觀的預感。如果他們有一點點投資知識和投資經驗,並且做好準備的話,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在猶太人看來,成功投資的一個基本原則是無論市場行情上漲還是下跌,都應該隨時準備獲利。實際上,最好的投資者在市場蕭條時反倒能賺更多的錢。這是因為,行情下跌的速度比上漲的速度快。正如投資高手所言,牛市緩緩來臨,而熊市卻瞬間光顧,如果無法對市場的每一種情況進行把握,你就是在冒險了。

“打先鋒的賺不到錢。”僅二十多歲卻像個老成的生意人的洛克菲勒,一貫堅持著這個信條和策略。在人生的馬拉鬆賽上,讓別人打頭陣,找準機會再迎頭趕上是很明智的,得到冠軍的馬拉鬆選手幾乎都這樣說和做。“不管打先鋒的如何吹牛,絕不可盲目下手。”洛克菲勒做中間商時一直把這句話當座右銘。不久,石油中間商洛克菲勒又用它打開了美孚石油的大門。沉默寡言的洛克菲勒好似一條精力無窮的狼。輸往歐洲的食品和北軍的軍需品猛增,聯邦政府狂印鈔票,導致了惡性通貨膨脹。洛克菲勒同聯邦政府和北軍當局並未打過特別的交道,然而他卻賺了不少錢,並不斷購進貨物。和佛拉格勒一道買進的鹽,如今成了投機市場上的搶手貨,鹽的生意給他帶來了財富,這時公司已發展為附帶經營牧草、苜蓿種子的大公司了。善於把握投資的一個個良好時機,洛克菲因此獨攬了公司的經營大權。

“我們賺了這麼多錢,拿來投資原油吧,怎麼樣?”他跟克拉克商量道。

“想投資暴跌的泰塔斯維原油?你簡直瘋了,約翰。”克拉克不以為然。

“據說尹利鎮到泰塔斯維計劃修築鐵路,一旦完工,我們就能用鐵路經過尹利運到克利夫蘭……”

盡管洛克菲勒磨破了嘴皮,克拉克仍舊是無動於衷。於是洛克菲勒開始單獨行動,他拿出4000美元,和安德魯斯一起發展煉油事業,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他獨家包攬了石油的精煉和銷售,這真是比“卡特爾”還要“卡特爾”的方式!1865年,洛克菲勒的公司共繳納稅金3.18萬美元。克利夫蘭的大小煉油廠共有50多家,洛克菲勒的公司規模最大,它僅雇用了37人,1865年銷售總額卻達120萬美元之巨。

洛克菲勒以他的耐心等待機會,當機會來臨時,他毫不猶豫,迅速抓住它,從而取得巨大的成功。

做團隊合作的蜜蜂

我們發現蜜蜂有良好的團隊作戰精神及顧全大局的思想,但深入了解蜜蜂的人,一定會知道,蜜蜂除了分工不同外,生理上還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工蜂居然沒有生育能力,它們每天除了勞動還是勞動。工蜂從來不勞動,但養尊處優的它們最大的任務是養育團隊的蜂卵。隻有蜂王,它一定是母蜂,它不但飲用最好的食物,還掌握其他所有的蜜蜂的生殺大權,我們發現工蜂勞動的同時,還緊緊地追隨蜂王,並且可以為蜂王貢獻出自己的生命。

再觀察我們人類的團隊,突然發現蜜蜂理論在人類發展中也存在著非常相似的現象。任何一個團隊,如果沒有把分工與其價值結合起來,團隊就會出現矛盾。蜜蜂理論的核心是勞動量不等於貢獻值。一個蜂群往往能在一個月內由小團隊變成非常強大的團隊,它們分工合理,責任明確,工作時任勞任怨。

溫商既有足夠的合作精神,又有很強的競爭意識。不管是合作還是競爭,有一點是肯定的:溫商最喜歡“紮堆”經營、團隊作戰。

20世紀80年代初,溫商敏銳的商業“鼻子”嗅到了福建廈門這個商業寶地。那時,廈門還未展現出特區的風采,除了正在建設,到處都是鋼筋水泥、腳手架的湖裏工業區外,這個海濱城市尚可炫耀的無非是它的集美學村、廈大校園以及鼓浪嶼、萬石岩等固有旅遊觀光點。但溫商已經在改革開放的信息中看到了廈門的商機,捷足先登,帶去了溫州人生產的小商品。在“豎起買賣旗,便有鈔票賺”的廈門,精明的溫商掘到了“第一桶金”。

綜觀溫商闖市場的模式,一些經濟學家稱讚溫商有一套硬功夫。而溫商也像商場的幸運兒,出現在哪裏,哪裏便福星高照,商機無限,財源滾滾。說溫商的成功是因為運氣好有些片麵,溫商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能夠把握市場,於平淡中見驚奇。另外,就是獨具溫州特色的搶團經濟、團隊作戰,使其在激烈的商戰中占據“人和”的最大優勢。

在溫州,往往是一人出國剛立足,馬上會帶動一群老鄉漂洋過海,巴黎5萬溫州人大多是這樣移民海外的。在《可怕的溫州人》一書中,著者描述說:“靠著溫州人的關係網,初來乍到的人不用怎麼費勁便可以謀生,加工皮包、皮鞋或在親戚朋友的餐館裏做工。溫州人在巴黎能買到一種中文電話卡,把信息源源不斷地從巴黎傳遞到溫州。”

現在溫商的店已經延伸至巴黎郊區93個省,環巴黎市郊一個大圓的範圍內,還分布著上千家溫州餐館。溫州移民光是在巴黎地區就高達15萬。如今到歐美旅遊,說溫州話說不定比說英語還管用。

麵對做工不要命的溫商,商界老大猶太人的地位開始動搖了。

猶太人漸漸開始出賣店鋪給溫商,後來溫州貨的暢銷勢不可擋,猶太人的店裏居然也寫上了中文。

接著,溫商又以高價買下周邊所有的咖啡店、麵包房、洗衣店等統統做服裝批發,一個200平方米的店鋪賣到100萬歐元的天價。溫商還引發了當地區政府和老百姓的集體罷工抗議,原因是溫商把店鋪從小路開到大路、小街開上大街,形成發散式集市。這一下打破了法國人早上麵包、下午咖啡的生活習慣。法國人不幹了:溫商都賣衣服了,我們去哪裏喝咖啡啊?

有了資金積累後,溫商的群體團結優勢就顯現出來了。有人要開店,親戚朋友都會解囊相助。隨後,家庭作坊式的製作與經營節省了大筆的成本,溫商的經營之路快速而平穩。

如果說溫商最初的“紮堆”隻是出於自身生存的需要,屬於無意識合作;那麼近年來,溫商已經從“紮堆”升級到了團隊精神,開始有意識地聯手出擊。

比如頻頻出擊於全國各地的溫州購房團。當年,10萬溫州人走四方,推銷他們的皮鞋。今天溫州人又攜帶大量資金,上青島,下蘇杭,到處一擲千金,購買房產。溫商現在終於開始顯示自己的實力了。他們一舉一動,開始牽扯各地大老板、銀行的目光,甚至驚動政府官員動用政府的力量進行幹預。

就是這種抱團打天下的團隊精神,使得溫商到了哪裏,都戰無不勝。何況,從最初的“紮堆”版本升級到現在的“團隊”版本,使得溫商在商業活動中如虎添翼。溫商自稱為“森林經濟”——一片森林有大樹,也有灌木、小草,在生態上相互聯係和支持,遠比單打獨鬥更有活力。這種說法似乎更妥帖。難怪,一個外地商人頗有感觸地說:“我們是用一根手指和他們的拳頭在打架,自然招架不住啊!”

不做性格孤僻的熊貓

大熊貓雖然經曆了數百年的生活磨煉,逐漸地適應以高山竹類植物為食,但它們不像其他以植物為食的獸類成員那樣彼此緊密合作,過著群居的集體生活,而保留了像虎、豹等一般食肉動物的特性,分散隱居,過著獨棲生活,故把大熊貓雅稱為“竹林隱士”。此大熊貓,性情孤僻,好遊蕩,但不作長距離遷移。它們總愛各自固守著自己的家園,成天在獨立王國裏遊山玩水,哪兒黑哪兒歇,食不分晝夜,睡不擇棲處,隻求吃得飽,睡得酣,遊得歡,很少與外界接觸。這種孤僻的性格也經常讓它們坐吃山空。

我們追求財富也是同樣,因為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有的性格能夠獲得賺錢的機會,但有的性格容易導致貧困。所以培養完美的性格是必要的致富準備。與此同時,我們要了解阻礙自己致富的性格,不要因為性格而走向了致富的誤區。

容易導致貧困與失敗的十五種性格:

1.消極。消極的人往往給人一種不慕名利的虛假印象,但其實在他的外表之下,是極度消極的心態。什麼都不想,什麼也不去做。即使有再強的能力,終將也一事無成。更可怕的是他卻自認為很聰明,自以為什麼都知道,什麼也都能看透,因而看不起別人。他最容易老,他的晚景最淒涼,因為他有能力敏銳地感受貧困和失敗。

2.輕信。容易輕信的人,往往能給人一種有品格有修養的錯覺,其實輕信是他的人性弱點。比如輕信朋友,輕信下屬,輕信合作對象,包括輕信自己的智慧,輕信知識,輕信實力……甚至有人輕信神靈。要知道,做生意賺錢是一種個人目的非常明確的事,也是一種以利益為根本的事,同時又是冒風險的事。所以,輕信的性格最容易把利益拱手讓給他人,或把成功交給失誤。

3.保守。這種人的生活全憑過去的經驗,沒人走過的路他不敢走,沒人做過的事他不敢做。這種人也許早已經看到自己的現狀不如別人,甚至差得很遠。但他不是去創造財富以迎頭趕上,而總是想到馬失前蹄。因此,新的東西沒有得到,舊的東西反而丟失了,這種人永遠不敢向新生活邁進一步半步,隻能貧困。

4.懶惰。一是身體懶惰,二是大腦懶惰。身體懶惰的人光想不幹,大腦懶惰的人光幹不想。身體懶惰的人每次想到的都是不同的問題,說不準常常還會有些新鮮的思想和念頭,但卻什麼都不幹;大腦懶惰的人一輩子幹的都是同樣的工作,但從來不考慮改變什麼。這兩種懶惰一般很少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因為身體和大腦同時懶惰的結局隻有死亡。

5.自私。不想奉獻,隻想占便宜,這種人最終不會獲得成功和財富,隻能擁有自己——形影相吊,對影長歎。

6.怯懦。這種人膽子特別小,總是怕這怕那。哪一種成功不冒風險呢?所以,這種人總是眼睜睜地看著別人發財,而自己急得在家裏團團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