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打先鋒的賺不到錢。”由於瘋狂地鑽油,導致油價一跌再跌,每桶原油從當初的20美元暴跌到10美分。那些鑽油先鋒一個個敗下陣來。三年後,原油一再暴跌之時,洛克菲勒卻認為投資石油的時候到了,這大大出乎一般人的意料。
此時,洛克菲勒認為別人全都不幹石油了,自己的策略選擇就是幹石油。洛克菲勒總是根據眾多商家的策略選擇來判斷自己的行為選擇,洛克菲勒在投資中已經運用了博弈論。
洛克菲勒與克拉克共同投資4000美元,與一個在煉油廠工作的英國人安德魯斯合夥開設了一家煉油廠。安德魯斯采用一種新技術提煉煤油,使自己的公司迅速發展。
後來,洛克菲勒決定放手大幹,可他的合作者克拉克這時卻舉棋不定,不敢冒風險。兩個人在石油業務的決策上發生了嚴重分歧,最後不得不分道揚鑣。分手後,他滿懷希望地幹起了自己的石油事業。他迅速擴充了煉油設備,日產油量增至500桶,年銷售額也超出了100萬美元。
1865年洛克菲勒初進石油業時,克利夫蘭有55家煉油廠,到1870年標準石油公司成立時隻有26家生存下來,1872年底標準石油公司就控股了26家中的2l家。
洛克菲勒成了美國十大超級富豪之一,從此後洛克菲勒家族成了美國威望最高的家族之一。正是博弈的策略選擇成就了洛克菲勒的輝煌,他每一次都根據別人的選擇判斷自己進入的最佳時機,每一次選擇對洛克菲勒的事業都是一次極大的進步。
彎曲適度,才能跳得更高
趙思岐是一所名牌大學的高才生,他不僅成績出眾,還是學校學生會的主席。大學畢業後,他如願以償到一家外資企業工作。可是不久他就發現,自己在公司裏的工作有點像秘書,幹的都是些打雜的事情。
從一個學生領袖到別人的“助理”,這讓趙思岐很難受,特別是老張小李什麼的動不動就喚他去打雜,令他覺得很沒尊嚴。他想,自己又不是奴才,他們憑什麼指揮自己做這個又做那個?不過,事後冷靜一想,他們並沒有錯,自己的工作就是這些。剛進來時,王經理也對自己說過,但一旦涉及具體事情,情緒就有點失控。有時咬牙切齒地幹完某事,又要笑容可掬地向有關人員彙報說:“已經做好了!”如此違心的兩麵派角色,自己都感到惡心。有幾次,還與同事爭吵起來。時間一久,日子就更不好過了,同事們幾乎沒人理他,孤傲的趙思岐變得更加孤獨了。
一天,王經理叫趙思岐到他的辦公室,趙思岐隻好硬著頭皮去了。進去後,他幫忙整理王經理的桌子。其中有一盆黃沙,細細的、柔柔的,泛著一種陽光般的色澤。趙思岐覺得奇怪,這幹嗎用呢?又不種仙人球,這人真怪!
王經理看出了他的心思,伸手抓了一把沙,握拳,黃沙從指縫間滑落,很美!他神秘地一笑:“小夥子,你以為隻有你心情不好,有脾氣,其實,我跟你一樣,但我已學會控製情緒……”原來,那一盆精致絕倫的沙子,是用來“消氣”的。那是王經理的一位研究心理學的朋友送的,一旦他想發火時,可以抓抓沙子,它會舒緩一個人緊張激動的情緒。朋友的這份禮物,已伴他從青年走向中年,也教他從一個魯莽少年,成長為一名穩重、老練、理性的管理者。王經理說:“在控製別人之前,首先學會控製住自己。”
趙思岐低下了頭。
由主角變成配角的時候不必悲歎時運不濟,也不必懷疑有人暗中搗鬼,如果自暴自棄,到最後就算不下台,也必將淪落為跑龍套的角色,人到如此地步就很悲哀了。如果能把配角扮演好,一樣會獲得掌聲。
著名藝術家韓美林曾經談起他的煉獄之苦:因為難以忍受饑餓,為了生存,韓美林在眾目睽睽之下吃掉了別人扔掉的、爬滿蒼蠅的五個包子皮。今天的人根本無法想象,在那個年月,韓美林一聽到碗響或“米”字就會本能地流口水,渾身發顫。
但韓美林挺過來了。他寫道:“20多年後的今天,這五個包子皮在我身上產生了多大能量?它成就了我多少事業?壯了我多少膽?它讓我成了一條頂天立地的好漢,它練就了我一身錚錚鐵骨,讓我悟出了人生最深邃的活著的真理。我雖然沉入過無邊的人生苦海,卻也悟到了做人的真諦。”
韓美林曾對學生講:“你們可知道什麼是一條漢子嗎?一個多麼高多麼大的男子漢,就要有多麼高多麼大的支撐架。但這個支撐架全部都是由苦難、辛酸、羞辱、失落、空虛和孤獨組合起來的……你得踢著石頭打著狗,你得忍無可忍地一忍再忍,難舍難分地一舍再舍……”
二十幾歲學會彎曲,是生活與生存的必然需要,否則容易導致“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悲涼。而唯有能上能下,方能有效地保存實力,尋找機會,再展宏圖。
圓融讓你自在行走於人生的每個戰場
人生像大海,處處有風浪,時時有阻力。做人是與所有阻力進行較量,必須積極排除萬難,爭取最後的勝利。有些人麵對人生疑問時,總是消極地逃避。
做人就要實際一點,為了絢麗的人生,必須忍受許多痛苦,向一些強大的勢力妥協。必要而合理的妥協,便是這裏所說的“圓”。不會“圓”,就相當於沒有駕馭感情的意誌,往往會碰得焦頭爛額,甚至一敗塗地。
舊中國,在封建高壓之下,為了維護人格的獨立,許多正直而又明智的知識分子,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逐漸形成了外圓內方的性格。當然,在今天的社會條件下,人們麵臨更多的是“人民內部矛盾”,但有時也同樣要來點“外圓內方”。也許某些人是可惡的,他是這樣的小家子氣,如此的自私,這般的狂妄,出奇的愚昧,讓人無法忍受的獨斷專行,等等。或許你是一個很高尚的人,有知識、有修養、長得也漂亮,可人無完人,與人相處必須能容忍他人的怪癖甚至醜陋。
人的覺悟程度,是人生經曆的結果。改變他人就像改變自己一樣,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人們固然需要對他人的劣根性進行批判,然而,更需要做的是對他人施以誠摯的厚愛。
圓,是一種豁達,是寬厚,是善解人意,是與人為善,是心胸的寬闊,是生活的輕鬆,是人生經曆和智慧的優越感,是對自我的征服,是通往成功的坦蕩大道。
古語雲:取象於錢,外圓內方。這不是老於世故,實際上,圓是為了減少阻力,方是立世之本,是實質,也是為人處世之道。
有時候,適時地表現善良,的確能讓人贏得更高的評價。千萬不要忽略“圓通”的力量,隻要運用得當,它不僅能幫助你抬高身價,還能讓你獲得更多的喝彩。
有一家雜誌社的編輯,由於他曾在英國待過一段時間,行事有些洋派,在那作風保守的雜誌社裏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偏偏他個性散漫,又常做錯事,總編輯早就看他不順眼,隻因他是老板朋友的兒子,所以隻好對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有一天,為了一篇稿件,他和總編發生衝突,眾人見戰火引燃,紛紛過去圍觀。他還要力爭,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加入戰場,聯合起來打擊他,挑他稿件的毛病,批評他偶爾的遲到早退,後來,他辭職了。
人具有求生存的本能,求生存除了靠一己之力外,也要靠他人的幫助及團體的庇蔭,因此人總是向占據優勢者靠攏。這與其說是現實,不如說是人類的本能。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做人的原則也不見得能讓所有人滿意,因此你絕對有成為弱勢一方的可能。此時,除了忍耐,別無他法。
麵對暫時失勢的人,適時地“偽善”,圓融做人,在精神上支持他,對你是有益的。
別讓那一槍打到強出頭的你
人要想得到別人的認可,就得善於表現自我,但是過分表現會遭到別人的反感,讓自己寸步難行。因此,適當地低調一些,適度地隱藏自己的實力是明智之舉。
張偉是某政府機關辦公室主任,談起新人在單位急於表現的話題,他就搖頭歎氣。他說,有一年招了一個中文係畢業生,人是很用功,但勁總是使不到點子上。
畢業生來上班的第三天,看見張偉桌上有一份領導發言稿,他覺得文章結構不夠合理,於是,也沒問過張偉就自己把稿子拿回去改了。改完以後,還直接把稿子交到領導手裏。
那篇稿子的初稿是張偉寫的,已經給領導看過,並根據領導的意思做了修改,文章的結構也是領導慣用的。
開會時,領導讀起稿子來很不順,因為跟他習慣的風格相去甚遠。會後,領導對張偉大發雷霆。
事後,張偉把畢業生叫到辦公室,那位畢業生不但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事,而且還辯解說是為領導好,最後導致辦公室裏大家都討厭他。
無論是剛從校門走進社會的畢業生,還是在跨國公司間跳槽的資深職業經理人,到了一個全新的工作環境,總會希望盡快展現自己的才華,以求得到別人的了解與認同。急於顯露自己的能力,是很多新人的通病,也是人之常情。
對於剛來的新人,上司對他的工作表現一般都會比較寬容。雖然他們與新人見麵時,都會談及公司的不足,並說些鼓勵的話,比如“希望你的到來能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之類。實際上,他們不會指望新人一進公司就能馬上出成績,他們會通過一些小事來觀察新人的為人、品性、工作態度等,據此形成一個基本判斷。這個判斷會影響上司將來對這位新人的使用。此外,作為上司,他們並不希望新人的到來一下子打破原有的平衡,就算他們計劃用新人來替代原來的員工,也希望能平穩過渡。
很多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都有大幹一番事業的豪情壯誌,所以到了新單位,幹什麼事都想衝在前麵,希望給別人留下好印象。實際上,這樣高調張揚的表現反而容易弄巧成拙。要做一個有心人,在剛開始接手某件事情的時候,要學會低調,適當地隱藏自己的實力,韜光養晦,才能一鳴驚人。
讓你的臉皮保持適當彈性
曆史是一個幽默大師,它總是漫不經心地開著玩笑,讓人感到它的深不可測、變化無常。
曆史上的大奸大雄都是厚臉皮黑心肝,你說我無恥,我本來就是無恥的,怎麼說都無所謂;你說我是無賴,那是我的看家本領,靠的就是這個。在秦末的群雄逐鹿中,有一個鄉間的無賴,組織了一夥人揭竿而起,卻意外地撈到了皇冠,成就了帝業。他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漢高祖劉邦。
劉邦文化水平低,又沒有治軍的經驗,所以他在戰場上是個常敗將軍。指揮部隊不同於耍無賴,那可是真刀實槍的功夫,沒有本事光靠想當然是不行的,所以他常吃敗仗,多次險些當了俘虜,但他很幸運,總是大難不死。劉邦打仗不行,但他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行,就放手利用別人。他讓張良、韓信、彭越、黥布等能人放手去幹,特別是他大膽地起用了韓信,為奪取天下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