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及時開誠布公

猜疑往往是彼此缺乏交流,人為設置心理障礙的結果,也可能是由於誤會或有人搬弄是非造成的,因此一旦出現猜疑,如果自己去想,不如開誠布公地和對方談一談,這樣才能消除疑雲,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依賴別人的男人永遠不會成功

喜歡依賴別人的男人一般很幼稚順從,他們一般很幼稚順從,但卻常懷疑自己可能被拒絕,在任何方麵都很少表現出積極性,顯得缺乏對生活的信心和力量。由於這種人缺乏基本應付生活的能力,所以一般很難適應新的環境和生活,需要逐步引向獨立。

依賴型人格一般發源於幼年時期。幼年時期兒童離開母親就不能生存,在兒童印象中保護他、養育他、滿足他一切需要的母親是萬能的,他們必須依賴她,總是怕失去這個保護神。

這時如果父母過分地溺愛其子女,或者因內疚、負罪感而超乎常理地愛護其子女,或者因在社會生活中的自卑感而特別寵護其子女,以此來獲得子女的愛戴、尊敬,滿足其自尊心,那就隻會鼓勵子女依賴父母,使他們沒有長大和自立的機會。

這樣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會逐漸產生對父母或權威的依賴心理,成年以後依然不能自己做主,而總是依靠他人來做決定,缺乏自信心,終身不能負擔起選擇及采用各項事件的責任,成為依賴型人格。

具有依賴型人格的人一般十分溫順、聽話,他的巴結和逢迎最初受人歡迎,可能會引起人們的好感。但不久,這種黏著性依賴就令人厭煩,因此他們很難處理好人際關係。依賴型人格常缺乏自信,顯得悲觀、被動、消極,在人際關係中總處在被動位置。

從心理學角度看,依賴心理是一種習以為常的生活選擇。當你選擇依賴時,就會使你失去獨立的人格,變得脆弱、無主見,成為被別人主宰的可憐蟲。

但是,依賴心理並非是一種頑症,是可以逐步克服的。樹立獨立的人格,培養獨立的生存能力,是克服依賴心理的首選目標。

樹立獨立的人格,培養自主的行為習慣,一切自己動手,自然就與依賴無緣了。對於已經養成依賴心理的人來說,就要用堅強的意誌來約束自己,無論做什麼事都有意識地不依賴父母或其他的人,同時自己要開動腦筋,把要做的事的得失利弊考慮清楚,心裏就有了處理事情的主心骨,也就敢於獨立處理事情了。

樹立人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一些沒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人,生活懶散,消極被動,常常跌入依賴的泥坑。而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人,都有一種實現抱負的雄心壯誌。他們對自己要求嚴格,做事認真,不敷衍了事、馬虎草率,具有一種主人翁精神。這種精神是與依賴心理相悖逆的。選擇了這種精神,你就選擇了自我的主體意識,就會因依賴他人而感到羞恥。

獨自或與不熟悉的人辦一些事或做短期外出旅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鍛煉獨立處世能力。自己單獨辦一件事,完全不依賴別人,無論辦成或辦不成,對你都是一種人格的鍛煉。與不熟悉的人外出旅遊,由於不熟悉,出於自尊心和虛榮心,你不會依賴他人,事事都得自己籌劃,這無形之中就抑製了你的依賴心理,促使你選擇自力更生,有利於你獨立的人生品格培養。要克服依賴心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麵出招:

1.要充分認識到依賴心理的危害

要糾正平時養成的習慣,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多向獨立性強的人學習,不要什麼事情都指望別人,遇到問題要作出屬於自己的選擇和判斷,加強自主性和創造性,學會獨立地思考問題。獨立的人格要求獨立的思維能力。

2.要在生活中樹立行動的勇氣,恢複自信心

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沒做過的事要去鍛煉。

3.豐富自己的生活內容,培養獨立的生活能力

在學校中主動要求擔任一些班級工作,以增強主人翁的意識,使我們有機會去麵對問題,能夠獨立地拿主意,想辦法,增強自己獨立的信心。

4.多向獨立性強的人學習

多與獨立性較強的人交往,觀察他們是如何獨立處理自己的一些問題的,向他們學習。同伴良好的榜樣作用可以激發我們的獨立意識,改掉依賴這一不良性格。

二十幾歲再玩叛逆,隻會讓人嘲笑

“逆反心理”是人對某類事物產生了厭惡、反感的情緒,作出與該事物發展背道而馳的行動的一種心理狀態。年輕人的“逆反心理”是一種消極的抵抗心理,這種心理一旦產生,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對外界持否定態度,並最終導致矛盾的激化。

了解叛逆性格所產生的原因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對症下藥來改掉叛逆的性格缺陷。那麼,叛逆產生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首先,產生逆反心理是幼兒教育弊端的反映。當前,幼兒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存在許多問題。比如,許多年輕的父母不了解兒童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水平,對他們提出的要求過高,讓兒童承受的學習任務過重;不知道兒童具有多方麵發展的潛能和資質,具有多方麵的興趣和愛好,為孩子過早定向,強製兒童過早地從事長時間的專業訓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可以說正是這些教育弊端造成的。教養方式和手段違背孩子的天性,自然會引起孩子的抵觸、對抗和逆反心理。可見,孩子逆反心理的形成“事出有因”,它在一定程度上敦促人們對幼兒教育作出改進。

其次,逆反心理包含有許多積極的心理品質。兒童產生逆反心理,是其天性的自然流露。它從另一方麵反映了幼兒自我意識強,好勝心強,勇敢,有闖勁,能求異,能創新。現代社會充滿競爭,迫切需要具有創造性思維、能開拓、能進取的人才。因此,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逆反心理中的創造性品質和開拓意識,並合理引導。隻要引導得當,逆反心理是能夠在現代社會發揮積極作用的。

最後,逆反心理在某種程度上能防止其他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質的形成。逆反心理強的孩子,在不順心的情況下,在憤懣、壓抑、不滿的時候,敢於發泄,他們不會讓不愉快的事情長期滯留心中,他們不會讓有礙自己身心健康的負情緒長期得不到釋放,他們不會有畏縮心理、壓抑心理,他們也不會懦弱、保守、逆來順受。他們以這種形式保持心理平衡,有時也能起到維持身心健康的作用。

針對叛逆性格所形成的原因,我們也可采取一些措施來加以改正:

1.提高認識

提高文化素質、廣聞博見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解決之道。一個對生活有著廣博知識的人,憑直覺就能認識到逆反心理的荒謬之處,從而采用一種更科學、更寬容的思維方式。廣聞博見能使我們避免固執和偏激,而逆反心理則使我們在最終認識真理之前走了許多彎路,當我們醒悟過來時往往太遲了。

2.增強想象力

逆反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往往是利用了人們缺乏通過多渠道解決問題的想象力。解決一個實際問題用一個辦法就已足夠,但在問題未解決之前卻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如果我們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製住,那麼我們的視野就會變得狹隘、短視和顯得愚蠢。它使我們無法進行正確的思維和判斷,讓思想僅僅是在“對著幹”的軌道上盲目滑行。當我們進行分析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所強烈反對的意見固然並不一定就是真理,但“對著幹”卻使我們的思維同對方的思維一樣狹隘。因此,對總是懷有逆反心理的人來說,努力培養起自己的想象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於我們開闊思路,從偏執的習慣中超脫出來。寬容的思想方式和想象力是可以通過自我不斷的思維訓練來獲得,它能激發出我們的創造力。逆反心理是一種近乎病態的心理狀態,如果你想有所作為,就必須經常性地進行這種自我訓練。

總之,不要整天一副世界對不起你的樣子,讓自己的眼神柔和一些,讓自己的微笑自然一些,你必會走出逆反的痛苦與陰影。

自私的人沒有朋友的同時也丟失了自己

自私的人心裏永遠隻有自己,隻顧及自己的利益,容不得自己的利益有一絲一毫的損害,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去損害他人、集體、國家的利益,甚至不擇手段地去獲取。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私的表現,也有無私的表現。人不總是自私的,也不總是無私的。

我們說,私欲是一切生物的共性,所不同的是其他生物的私欲是有限的,人的私欲是無限的。正因為如此,人的不合理的私欲必須要受到社會公理、道義、法律的製約,否則這個社會就不是正常的社會。作為一個人,他的內心中存在一種普遍的道德、法律和保持自己的私心雜念是不矛盾的。如果人性中全是崇高的道德理念,人就不再是人而是神;如果人心中全是私心雜念,無崇高的道德理念,人就不再是人而和動物沒什麼區別。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私的一麵,它可以說是一種本能的絕望,人也確實要去滿足這種欲望。

自私是一種近似本能的欲望,處於一個人的心靈深處。人有許多需求,如生理的需求、物質的需求、精神的需求、社會的需求等。需求是人的行為的原始推動力,人的許多行為就是為了滿足需求。

但是,需求要受到社會規範、道德倫理、法律法令的製約,不顧社會曆史條件,一味想滿足自己的各種私欲的人,就是具有自私心理的人。自私心理隱藏在個人的需求結構之中,是深層次的心理活動。

正因為自私心理潛藏較深,它的存在與表現便常常不為個人所意識到。有自私行為的人並非已經意識到他在幹一種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別人利益時往往心安理得。

自私的原因可從客觀與主觀兩個方麵來分析。從客觀方麵看,由於各種複雜的原因,目前我國各項資源的數量、種類、方式在占有和配置方麵,都存在許多不平衡、不合理之處,對資源的權力、行業、部門壟斷還比較嚴重。於是,缺乏資源的一方不得不用非正當的方式去交換。由此,一方麵以權謀私,另一方麵以錢謀私,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相互交換。

從主觀方麵看,個人的需求若脫離了社會規範,人就可能傾向於自私。自私自利的人往往是自我敏感性極高,以自我為中心,對社會對他人極度依賴,並無休止地索取,而不具備社會價值取向(對他人與社會缺乏責任感)的人。

凡自私的人,都有這樣的病態社會心理,即“他人即地獄”、“各人隻掃自家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利人者是傻子,利己者是聰明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些心態逐漸變成了一種流行的畸形心態。

由於社會製約機製尚不健全,某些自私自利的人確實從中撈到了某些好處,更使得自私之風盛行不衰。自私導致腐敗,導致社會醜惡現象的出現,它使得社會風氣敗壞,是違法違紀的根源。

正因為自私之心是萬惡之源,貪婪、嫉妒、報複、吝嗇、虛榮等病態社會心理從根本上講都是自私的表現。

因此,我們更應該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來克服自私的性格,可以用以下方式加以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