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9

衝動是魔鬼

衝動是指在理性不完整的狀況下的心理狀態和隨之而來的一係列行為。打架鬥毆都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來自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數據顯示,“衝動殺人”成為治安一大憂患,其中,20~30歲青壯年男性最易一時衝動起殺意。一些人僅因一件瑣事、一句口角,一時衝動便起意傷人、殺人。當然,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是法治社會最基本的準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的人,事後往往悔不當初,而旁觀者則對他們遲來的覺醒搖頭歎息。

研究發現,下麵這些人的衝動指數相當高:

1.價值觀不正確,擺不正自己的位置的人。

2.無所事事,沒有明確的事情分散體力、精力的人。

3.在節律周期的臨界日,特別是在情感曲線的臨界日的人。

4.人體內環境失衡,如甲亢等內分泌失調的人。

一個衝動的人,在他作出衝動的舉動之前是很欠考慮的,甚至都沒有考慮過,而是憑一時的衝動而先行動,最終導致嚴重的後果,後悔莫及,尤其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最容易衝動,在事後又追悔莫及,因此,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改掉衝動的毛病。在此提供一些方法,希望對性格衝動的人改變自己的性格能有一定的幫助。

1.用理智戰勝衝動

理智者遇上不順心之事,一般都能三思而後行。除了那些喪失理智和法律意識單薄之人外,正常人都有一時激憤或消沉的時候,這是個危險時段,很多不正確的判斷常常是在這不冷靜的時刻作出的。判斷失誤必然導致行為欠妥,如果人們能在最短的時刻內讓頭腦降溫,就會掐掉一根危險的導火線。

2.提高文化素養

能否理智行事與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這點,和深圳法院的調查報告完全吻合:“衝動殺人的罪犯最多僅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低下,缺乏自控能力是逞一時之快殺人的重要原因。”眾所周知,法律對一些欲鋌而走險的人能起警示作用,可是,如果文化程度低下,加之法律意識淡薄,“無知無畏”,那就極其容易經不起旁人的攛掇而走向犯罪的深淵。

3.用外人的眼光看問題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話不無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曾做過局外人觀看過別人吵架,這時候,無論是哪一方的言行,其失當和偏頗之處你大多能覺察。因此,如果人們能以局外人的頭腦,觀察自己,則善莫大焉。“衝動是魔鬼”,我們應該時刻謹記這句話,並在我們情緒失控的時刻以此來加以製止。任何事情都應該三思而後行,一時的衝動隻能讓結果變得更壞。

抑鬱是靈魂在疼痛

每個人都會有不快樂和心情不好的時候。抑鬱是人們常見的情緒困擾,是一種感到無力應付外界壓力而產生的消極情緒,常常伴有厭惡、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緒。它不分性別年齡,是大部分人都有的經驗。對大多數人來說,抑鬱隻是偶爾出現,曆時很短,時過境遷,很快就會消失。但對有些人來說,則會經常地、迅速地陷入抑鬱的狀態而不能自拔。當憂鬱一直持續下去,愈來愈嚴重以致無法過正常的日子,即稱為憂鬱症。

有些抑鬱症患者傾向於退居人群之外,他們對周遭的事物失去興趣,因而無法體驗各種快樂。對他們而言,每件事物都顯得晦暗,時間也變得特別難熬。通常,他們脾氣暴躁,而且,常試著用睡眠來驅走抑鬱或煩悶,或者隨處坐臥、無所事事。大部分人所患的抑鬱症並不嚴重,他們仍和正常人一樣從事各種活動,隻是能力較差,動作較慢。

除出現抑鬱外,尚有身體上的變化,常見的症狀有:

1.在吃、睡及性方麵會失去興趣或出現困難。

2.對外在事物漠不關心。

3.消化不良、便秘及頭痛。

4.與現實脫節。

5.無故而發的罪惡感及無用感。

6.幻想。

7.退縮。

抑鬱是一種很常見的情緒障礙,長期抑鬱會使人的身心受到損害,使人無法正常地工作、學習和生活,但不需要過分擔心。經過妥當的調適後,大多數人都可以恢複正常、快樂的生活。

你可以參考下麵介紹的一些方法:

1.自己調節情緒,逐步改善心境,從而使生活重歸歡樂

抑鬱者要想消除抑鬱情緒,首先應該停止對自身及周圍世界的埋怨,明確自己的認知錯誤來源於以感覺作依據來思考問題。因為感覺不等於事實。每當你焦慮、抑鬱時,切記以下幾個關鍵步驟:

第一步,記錄。瞄準那些消極的想法,並把它們記下來,別讓它們占據你的大腦。

第二步,反思。讀一遍本文提及的幾種認知扭曲的模式,準確地找出你是怎樣曲解事實的,一定要擊中要害。

第三步,改變思維方式,調整心態。用更為客觀的想法取代扭曲的認知,徹底駁斥那些讓你自己瞧不起自己、自尋煩惱的謬論。

2.擴大人際交往

悲觀的人周遭多都是悲觀者,而樂觀的人身邊亦多為樂觀者,因此要想改變命運,你必須要和樂觀者學習。不要拘泥於自我這個小天地裏,應該置身於集體之中,多與人溝通,多交朋友,尤其多和精力充沛、充滿活力的人相處。這些洋溢著生命活力的人會使你更多地感受到事物的光明和美好。

3.學會宣泄

要善於向知心朋友、家人訴說自己不愉快的事。當處於極其悲哀的痛苦中時,要學會哭泣。另外,多參加文體活動、寫日記、寫不寄出的信等,都可以幫助消除心理緊張,避免過度抑鬱。

4.良好的生活習慣——盡可能地使生活有規律

規律與安定的生活是憂鬱症患者最需要的,早睡早起,按時起床、按時就寢、按時學習、按時鍛煉等有規律的活動會簡化你的生活,使你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別的事情,保持身心愉快。而多完成一件事,就會使人多一份成就感和價值感。

5.陽光及運動

多接受陽光與運動對於憂鬱症病人有有利的作用,多活動活動身體,可使心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放鬆,陽光中的紫外線可或多或少改善一個人的心情。

6.藥物療法

如果一旦出現了抑鬱症,我們應該找專門的精神科醫生進行治療,依照指示服藥,不可以諱疾忌醫,以免貽誤病情。不要好了就停藥,要繼續服藥直到完全好了為止。不要和其他藥物混合使用,否則可能會產生危險的副作用或降低藥效。服藥同時加上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可以讓我們學會更多處理生活問題及修正性格的有效方法。但不能忽視藥物的作用。

7.飲食療法

糖類食品有安定的作用,蛋白質則可提高警覺性。要多吃含有必需脂肪酸和(或)糖類的蛋白質的食物。鮭魚和白魚都是蛋白質的來源。避免進食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豬肉或油炸食物。脂肪會抑製腦部合成神經衝動傳導物質,並造成血球凝集,導致血液循環不良,尤其是腦部。

盡量讓自己的飲食可以綜合糖類和蛋白質這兩種營養素,讓腦部活動達到平衡。比如,選用全麥麵包製作火雞肉三明治就是一種很好的綜合食品。如果你感到緊張而希望能夠振作起精神,則可以多吃蛋白質。有憂鬱傾向者,不妨嚐試攝取富含蛋白質和多糖類的食物,例如,火雞和鮭魚,對提升精神狀態會有所幫助。

偏執就是不走正路走死路

所謂偏執是指人的意見、主張等過火,多存在於青少年中。性格和情緒上的偏激,是為人處世的一個不可小覷的缺陷。性格和情緒上的偏激是一種心理疾病。它的產生源於知識上的極端貧乏,見識上的孤陋寡聞,社交上的自我封閉意識,思維上的主觀唯心主義等。

偏執的人的感覺往往是極度過敏的,對侮辱和傷害耿耿於懷;思想行為固執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狹隘;愛嫉妒,對別人獲得成就或榮譽感到緊張不安,妒火中燒,不是尋釁爭吵,就是在背後說風涼話,或公開抱怨和指責別人;自以為是,自命不凡,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慣於把失敗和責任歸咎於他人,在工作和學習上往往言過其實;同時又很自卑,總是過多過高地要求別人,但從來不信任別人的動機和願望,認為別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確、客觀地分析形勢,有問題易從個人感情出發,主觀片麵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懷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這種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與朋友、同事相處融洽,別人隻好對他敬而遠之。

偏執不僅僅對人的心理產生不良的影響,它也危害到身體的健康。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偏執不但妨礙了健全的精神麵貌,而且還會導致神經係統與內分泌係統的功能紊亂,進而影響到人的正常生理代謝過程,使人體的免疫能力降低,易患多種疾病如神經官能症、消化道潰瘍、高血壓冠心病等身心疾病,並使人早衰,縮減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