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20

1%的陰霾會導致100%的失敗

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有人發脾氣,也經常看到有人因為發了脾氣,而把事情搞得一團糟,其中的原因不是這個人的能力不夠,更不是這個人缺乏溝通的能力,而是因為這個人1%的陰霾,導致了最後 100%的失敗。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是一個能正確對待自己壞心情的陽光人士,而他的對手恰恰是因為不能控製這1%的壞心情,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洛克菲勒有一次遇到官司,在法庭上就一直保持著冷靜的狀態,在麵對對方律師粗暴的詢問時一直都保持著一種很平和甚至是不動聲色的態度。正是這樣不動聲色的態度讓他贏得了這個艱難的官司,並一舉挫敗了對手的陰謀。

在法庭詢問上,對手的律師的態度明顯地懷有惡意,甚至有羞辱之意,可以想象,當時洛克菲勒的心情有多麼的糟糕,如果這個時候他也發怒,必將掉入對方設計的陷阱之中,不過洛克菲勒很聰明,他明白這個時候控製自己的情緒有多麼的重要,自己千萬不能和對方的律師一樣魯莽,更不能讓自己的這種氣憤的心情有所流露。

“洛克菲勒先生,我要你把某日我寫給你的那封信拿出來,”對方律師很粗暴地對他說。洛克菲勒知道,這封信裏麵有很多關於美孚石油公司的許多內幕,而這個律師根本就沒有資格問這件事情,不過洛克菲勒先生並沒有進行任何的反駁,隻是靜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沒有任何表示。

此時,對方律師心情已經壞到了極點,甚至有點開始暴跳如雷了,全庭寂靜無聲,除了對方律師的咆哮聲。

最後對方律師因為情緒的激動失控,把真相說漏了嘴,被法官當場聽到,最終結果可想而知,而洛克菲勒不僅贏得了官司,還在美國人眼中,留下了一個很有風度的形象。

在這裏不是說對方律師技術有多麼的不好,證據有多麼的不充分,他們僅僅是輸在情緒上,一個律師最重要的是要處變不驚,沉著應對各種問題,即使出現了自己不可控製的局麵,也不能一時情急而把重要的事實泄漏了,這樣不僅給委托人帶來重大的損失,也給自己的聲譽抹黑。試想,如果對方的律師也能像洛克菲勒一樣冷靜而客觀地應對這些場麵,那麼他手上所掌握的資料絕對能夠使他獲得勝訴。

有人曾經說過:“如果某人情緒不穩,甚至怒不可遏,我總覺得對於我自己來說不但沒有壞處,更會對我的地位產生幫助。”

一個人心情不好,情緒波動是很正常的,也是很必要的,但關鍵就要看你有沒有抓住時機,有沒有在恰當的場合以一種恰當的方式表現出來,如果表現得當,將是一種具有很高價值的動力,相反,將會是一股破壞力極大的力量。

陽光的人必定是能控製自己情緒的人,他們都有自己的一套思想食譜,在此推薦給大家,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陽光的人。

1.積極的自我意識

在構成成功心理的三種主要因素中,心態積極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和自我期望與要求占據了最主要的位置,它不僅對生活的各個方麵,甚至是對人的言談舉止以及重要的人生選擇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因此一個人想要成功,必須先有一個積極的自我意識。

2.明確的價值觀念

價值觀念是指一個人認為什麼是最重要的、最喜歡的、最需要的。它反映了一個人最主要的欲望、動機、追求的目標。一個人如果沒有一種積極的價值觀念,那麼這類人早晚得陷入一種消極的生活狀態中去,成功對這類人來說基本是不可能的,即便有短暫的輝煌,那也隻能是曇花一現,不能長久。

3.良好的自我狀態

這種狀態是指一個人能否經常保持一種奮發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也是一種能否選擇控製自己情感的心理機製。自我狀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也直接關係到一個人能否成功,能否憑借自己的努力達到自己的目標。

壓力,隱藏在男人身上的隱形殺手

1993年3月9日上午,上海大眾汽車公司前總經理方宏,一個在外人看來近乎完美的人物,一個事業興旺的成功人士,從自己5樓的辦公室淩空一躍,選擇了死亡。方宏的死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使人迷惑不解,有人追蹤了解,從其當醫生的妻子口中,慢慢證實:方宏死於抑鬱症。因為一些幹擾自己的事情無法隨便向人訴說,漸漸積累,終於到了那不能抑製的一天。英國心理學家查理斯頓認為,抑鬱症這種病往往襲擊那些最有抱負,最有創意,工作最認真的人。

類似的例子有很多。宏基董事長施振榮,經常在打球後感到眩暈,需要平躺休息才能恢複,但在很長的時間裏,他竟然從未想到過自己可能得了心髒病,直到被迫去做了身體檢查,才恍然大悟。2004年7月,曾被譽為“膽大包天”第一人,集團擁有航空、乳業和置業投資三大板塊,總資產35億元的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因患腸癌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年僅38歲。這則消息迅速傳遍了全國各地。在自己事業一帆風順的時候卻因過度勞累而失去生命,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正確對待壓力,而使自己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

現代社會是一個到處充滿壓力的社會,有求學的壓力,有家庭的壓力,有工作的壓力。美國精神健康研究所菲利浦·戈爾德說,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沒有壓力的環境。要求生活中沒有壓力,就好比幻想在沒有摩擦力的地麵上行走一樣是不可能的,關鍵在於怎樣對待壓力。從事壓迫感研究30多年的塞利說:“現代人要麼學會控製壓迫感,要麼走向事業的失敗、疾病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