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二十幾歲,你還要學會說話(1 / 3)

第十二章 二十幾歲,你還要學會說話

在女人的一生中,和諧的人際關係是至關重要的,這就需要二十幾歲的女人在年輕時熟練掌握與人溝通的技巧,用真誠的讚美、適當的批評、甜蜜的微笑、耐心的傾聽、幽默的語言來獲得大家的認同和好感,從而讓自己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遊刃有餘。

讓口才為你的魅商加分

在社交場合中,經過介紹之後便進入互相用語言交流的階段。如果說見麵是相互認識的第一步,那麼,交談就是相互認識的第二步了。而且交談時給別人的印象比初次見麵時更為深刻,因為“言為心聲”,交談中措辭是否恰當?態度舉止如何?是否能給別人一種溫文有禮、大方明快的印象?這都可以從交談中表露無遺。

一個善於交談的女人,她不但在社交場合中到處受人歡迎,獲得別人的好感,而且在個人事業上也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就。所以,二十幾歲的女人,一定要鍛煉好自己的語言能力,讓口才為自己的魅商加分。

1.選擇合適的話題

當你遇見一個朋友或熟人的時候,不善於交談,那實在是一個相當尷尬的局麵。為了你的快樂與幸福,談話的藝術,是不可不加以注意的。首先要選擇一個比較適合談話雙方的話題。

話題即談話的中心。話題的選擇反映著談話者品位的高低。選擇一個好的話題,使雙方找到共同語言,預示著談話成功了一半。那麼,什麼樣的話題才是好的話題呢?

(1)對方喜聞樂道的事情。在正式場合或非正式場合談談有關體育比賽、文藝演出、電影電視、風景名勝之類的話題,往往是比較輕鬆愉快和普遍能夠接受的。孔子曰:“仁者愛心,智者愛水。”每個人的誌趣愛好不盡相同,對此必須格外注意。

(2)自己鬧過的一些無傷大雅的笑話。例如,買東西上當,語言上的誤會,或是辦事擺了個烏龍,等等,這一類的笑話,多數人都愛聽。如果把別人鬧的笑話拿來講,固然也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但對於那個鬧笑話的人,就未免有點不敬。講自己鬧過的笑話,開開自己的玩笑,除能夠博人一笑外,還會使人覺得你為人很隨和,很容易相處。

(3)笑話。當然,人人都喜歡笑話,假如你構思了大量各式各樣的笑話,而又具有說笑話的經驗,那你恐怕是最受人歡迎的人了。

(4)健康與醫藥。談談新發明的藥品,介紹著名的醫生,對流行病的醫療護理,自己或親友養病的經驗,怎樣可以延年益壽,怎樣可以減肥等,這一類的話題,不但能吸引人的注意,而且對人還有很大的好處。特別在遇到對方或其家人健康有問題的時候,假如你能向他提供有價值的意見,那他更會對你非常感激的。

(5)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假使你有一些特有的新聞或特殊的意見和看法,那足夠把一批聽眾吸引在你的周圍。

(6)運動與娛樂。夏天談遊泳,冬天談溜冰,其他如足球、羽毛球、籃球、乒乓球等都能引起人們普遍的興趣。娛樂方麵像盆栽、集郵、釣魚、聽唱片、看戲,什麼地方可以吃到美味的食品,怎樣安排假期的節目等,這些都是一般人很感興趣的話題,特別是有世界著名的音樂家、足球隊前來表演的時候,或是有特別賣座的好戲、好影片上演的時候,這些更是熱鬧的閑談資料。

2.交談時要有好態度

常聽見別人這樣說:“不管他是多麼有學問,不管他的話多麼有道理,可是他的態度不好,我實在不願跟他多談。”

這是一種普遍的情形,一個人要是沒有良好的態度,別人就會討厭他、避開他、不願和他談話。對女人來說,交談時的良好態度尤為重要。

那麼,什麼才是良好的態度呢?

(1)對別人表示友好。如果你對人表現出不屑的神情,對他們所談的話表示冷淡或鄙視,那麼,對方與你交談的興致也就消失了。

無論別人說的話你喜不喜歡聽,同意不同意別人的意見,對於他個人還是應該表示友好。不要因為他說了一句不得體、不適當的話,就否定他的整個人格。你尊重他,並不妨礙你表示與他有不同的意見。在一種互相尊重的友好氣氛中,大家更容易開誠布公地暢所欲言。

(2)對別人的談話表現得有興趣。在別人講話的時候,要很專注地望著他,如果你東瞧西看,或是玩弄著別的小物件,或是翻弄報紙、書籍等,別人就會以為你對他的話不感興趣。

這時,別人口停心惱,交談就不能繼續,而關係也就破裂了。

在人多的時候,你還不能隻對其中一兩個你熟悉的人感興趣,你要把注意力分配到所有的人身上,除了特別注意正在說話的人以外,也要偶爾注意其他的人;對於那些說話說得很少,或是神情不大自在的人,你更要特別留意,找機會特別關照一下他們,在他們正因為別人沒有注意他們而感到不適的時候,你的關心對他們是莫大的安慰,正好把他們從窘境中解救出來。

(3)謙虛有禮。謙虛有禮不是一種虛偽的客套,更不是說一些不著邊際的客氣話。謙虛有禮,一方麵真誠地尊重對方,關心對方的需要,盡力避免傷害對方;一方麵嚴格要求自己,能對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帶著一種“可能有錯”的保留態度,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4)輕鬆,快樂,富有幽默感。真誠溫暖的微笑,快樂生動的目光,舒暢悅耳的聲調,就像明媚的陽光一樣,可以使談話進行得生動活潑,使大家談笑風生、心曠神怡。

但這種微笑,這種快樂,必須具有真實的內容,它出自一個對人充滿善意與好感的心胸,它來自一種樂觀的朝氣蓬勃的氣質。至於幽默感,更需要慢慢培養,它是一種興致和機智的混合物。富於幽默感的人,常常能使人群充滿歡聲笑語,有時,一個笑話或是一兩句妙語,就能驅散愁雲,消除敵意,化幹戈為玉帛,變凶戾為吉祥。

(5)能夠適應別人。人是複雜多樣的,各有各的癖好,各有各的脾性,跟自己氣味相投的人在一起就舒服愜意,話很多;一遇見氣味不投的人,就感覺別扭,不想開口。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就是這種情形的寫照,但是,真正投機的人又有多少呢?所以,一般人就有“知己難得”的感歎。

但是,善於跟別人交談的人是很善於適應別人的。隻有把話說到對方的心坎上,才能給交際架起絢麗的彩橋。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在社會上,不能適應別人的人多,善於適應別人的人少,因此,善於適應別人的人也就特別可貴了。

3.交談要恰到好處

交談要恰到好處,就是說既要不亢、不卑,又要熱情、謙虛,富有幽默感,這樣的談吐才能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亢就是談話時不盛氣淩人,不自以為是。即使你是一個很有學識的人,也不要輕視別人,而要用心傾聽別人的意見。更何況“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別人的意見不見得完全不可取,而自己的意見也不見得全都可取。如果你總是以高人一等的口吻說話,好像處處要教訓別人,這樣隻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反過來,交談時有自卑感也是不可取的。一個對自己沒有信心的人,是難以得到別人的重視和信任的。比如在談話時,你處處都表現得畏畏縮縮,說什麼都不懂,或者顯出一副未經世事、幼稚無知的樣子,這也是很糟糕的。

自卑與謙虛,兩者是大有分別的。謙虛在談話中受人歡迎,又不失自己的身份,更不等於幼稚無知。“虛懷若穀”、“不恥下問”,這就是交談中謙虛的態度。碰到自己在交談中不了解的話題,不妨請教對方作簡單的解釋。這樣既可避免誤解別人說的話,又可表示對對方的賞識,尊重對方,自然使對方也覺得你很有禮貌了。

交談時誠懇、親切,也是很受別人重視的。如果你碰到一個油腔滑調、說話不著邊際的人,你一定會覺得非常不舒服,甚至會反感。自己的心情如此,別人的心情也是一樣,因此,在社交的談話中也須特別注意。

4.注意說話過程中的禮節

談話是人們交流感情、增進了解的主要手段,是一門藝術。談話過程中的一些禮節要特別注意:

(1)談話超過三人時,不要冷落了某個人。尤其要注意的是,談話時要禮貌而謹慎,不要在許多人交談時,隻同其中一位一見如故,談個不休。

(2)談話時要溫文爾雅,不要惡語傷人,諷刺謾罵,高聲辯論,糾纏不休。不要與人抬杠,也不要打破沙鍋問到底。

(3)談話時要注意自己的氣量。當你選擇的話題過長或不被人感興趣時,應立即止住;當有人反駁自己時,要心平氣和地與之討論;有人想同自己談,可主動與之交流;談話一度冷場,應設法使談話繼續下去;談話中途急需退場,應說明原因,並致歉。

(4)談話時目光應保持平視,輕鬆柔和地注視對方的眼睛,不要直愣愣地盯住別人不放。

談話應集中精力,不要讓人感到心不在焉。

(5)談話中要善於聆聽,要讓別人把話講完,不要在人講得正起勁時打斷他。在聆聽中積極反饋是必要的,適當地點頭、微笑、重複一下對方的要點,會令人感到愉快,適當地讚美對方也是必需的。

“說”出你的風采

語言是社會交際的工具,是人們表達意願、思想感情的媒介和符號。語言也是一個人道德情操、文化素養的反映。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二十幾歲的女人如果能做到言之有“禮”,談吐優雅,就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相反,如果滿嘴髒話,甚至惡語傷人,這種女人就會令人反感討厭。言之有“禮”,談吐優雅,主要有以下幾層含意。

1.用語文雅、謙遜

如稱呼對方為“您”、“先生”、“小姐”等;用“貴姓”代替“你姓什麼”,用“不新鮮”、“有異味”代替“發黴”、“發臭”。如你在一位陌生人家裏做客需要用廁所時,則應說:“我可以使用這裏的洗手間嗎?”或者說:“請問,哪裏可以方便?”多用敬語、謙語和雅語,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文化素養以及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

2.音量適中,語調平穩

無論是普通話、外語、方言,咬字要清晰,音量要適度,以對方聽清楚為準,切忌大聲說話;語調要平穩,盡量不用或少用語氣詞,使聽者感到親切自然。

3.交談時態度要誠懇、親切

說話本身是用來向人傳遞思想感情的,所以,說話時的神態、表情都很重要。例如,當你向別人表示祝賀時,如果嘴上說得十分動聽,而表情卻是冷冰冰的,那對方一定認為你隻是在敷衍而已。所以,說話必須做到態度誠懇和親切,才能使對方對你的話產生表裏一致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