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認為,人食五穀雜糧,要在腸中積結成糞,產生穢氣,阻礙成仙的道路。葛洪的老師鄭隱就善於斷穀之道。葛洪親眼看見他的老師在銅山中斷穀兩年之久。鄭隱本不善飲酒,而斷穀其間卻能一次飲酒二鬥而不醉。葛洪據此推測,斷穀能令人耐毒,既然能耐毒,就能抗病。為了進一步確定辟穀的作用,葛洪還訪問了很多斷穀數年之久的人,這些人看上去雖不肥胖,但身輕體健顏色好,能抵禦風寒暑濕的侵襲。據他們親身體驗,在斷穀初期也都感到氣力不足,而後身體狀況就越來越好,精神、氣力、顏色比正常飲食時要強很多。因此,葛洪對辟穀術也是深信不疑的。
當然斷穀並不是什麼東西都不吃,它往往與服氣、服藥同時進行,這樣才能取得預期的養生效果。所謂“服氣”,就是通過呼吸吐納來驅散人體本身的濁氣和邪氣,攝取天地精氣,從而對五髒六腑進行按摩,使全身氣血通暢。葛洪曾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地方發生了兵亂,有一家人為了減輕逃難時的負擔,就把他們5歲的小女兒藏在家裏的地窖中,還留下了夠吃3個月的食物和水,準備兵亂過後再來找她。後來由於情況變化,這家人未能及時趕回,一直到3年之後才回到家中,他們以為小女兒一定餓死了,但時,出乎他們意料的是,當他們進入地窖後卻發現女兒還活得好好的。這家人十分驚奇,問她這3年是怎麼過來的,小女孩說,當初食物吃完之後十分饑餓,意外中發現地窖中有一個大龜在引頸呼吸,小女孩就學著龜的樣子做呼吸,漸漸的,就不知道餓了。其實這個傳說不過是為了說明斷穀和“服氣”應該同步進行的道理。
“服藥”,則是吃一些藥物以充盈身體。《仙藥》篇中就有上百種服食藥材,其中論及的植物藥有靈芝、茯苓、地黃、麥門冬、胡麻、枸杞、菊花等。經現代科學實驗研究分析,也證實這些藥物確實具有延緩衰老、增強體質的作用。
不過,葛洪並非一味地推崇辟穀術,他認為這種方法並不能讓人長生不老。他說:“道書雖言欲得長生,腸中當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又雲,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肉者多力而悍,食穀者智而不壽,食氣者神明不死。此乃行氣者一家之偏說,不可便孤用也。”但是,辟穀確實可以清除人體的病源。人的腸道中長期積聚著宿便,不僅會產生腐敗物質,還直接影響胃腸對食物中營養物質的吸收。如果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功能正常,人吃了五穀雜糧,是不會發生營養不良或缺乏各類營養物質的。關鍵是看人體能從食物中吸收多少營養成分,而不是看人吃了多少東西。所以,要想徹底改善人體的吸收功能,就必須清除宿便。辟穀就可以做到這一點。實踐證明,一般人辟穀到第四五天仍然有大便排出,到了第七天時,宿便就會被徹底排淨。宿便的清除,使消化係統的功能提高了,營養吸收良好,疾病自然減少。
人的生命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新陳代謝的過程,因此總是需要不斷地從外界攝取能量。通常,人們主要是依賴正常飲食來獲取生命活動必需的能量。在斷絕正常飲食的情況下,人體是怎樣獲取能量的呢?這似乎是一個不解之謎。即使在現代,也有不少斷穀之人常年不食五穀飲食,隻進食水和少量的諸如幹棗之類的自然果實,仍舊保持健壯的身體和旺盛的精力,客觀地說明了自古相傳的斷穀一說並非妄傳。
但是,我們要弄清楚的一點是,辟穀和絕食是不一樣的。人不吃食物隻喝水最多也就能活60天左右,而如果長期缺乏營養補給,就會導致體質和抵抗力迅速下降,從而引發多種疾病。水穀為人生存的根本,所以葛洪倡導的辟穀,如果不以“服氣”、“服藥”為輔助,人就無法存活,更談不上祛病延年了。
葛洪的煉丹服藥養生法
煉丹術是古代道教的一個偉大發明,千百年來,成為無數有錢人,甚至帝王將相畢生的追求,因此而斃命的也不計其數。煉丹術正是從晉朝開始,才成為一門完整、係統、有理論、有實踐的學問的,葛洪正是這門高深學問的集大成者。
煉丹是葛洪最大的興趣,他煉丹的目的就是為了成仙。在葛洪看來,神仙是一定存在的,人類的壽命也掌握在自己手中,他的口號是“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為此,他後來隱居於廣東的羅浮山,潛心煉丹,一直到他去世也沒能成仙。他的著作《抱樸子》中詳細描述了煉丹術的各種理論基礎以及各個操作環節,是煉丹術的“聖經”。
葛洪的煉丹術,其核心是製作“還丹”、“金液”。他認為這兩樣東西是仙道的至寶,如果吃了它們還不成仙,世界上就沒有神仙了。那麼這兩樣東西到底是什麼呢?
所謂丹,就是丹砂,以金石類為主要原料,如五石丹砂、雄黃、白礬、曾青、慈石等。葛洪詳細解釋了丹砂的神奇之處,他說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所以稱為還丹。葛洪認為煉丹需要九轉九合,就是用不用的冶煉方法,煉出不同的丹藥,所以也叫九轉之丹。丹成之後,服食之法也有講究,不可亂吃,按照正確的方法服食,就會使白發變成黑發,掉落的牙齒重新長出來,皮膚也會變得潤澤細膩,甚至還會返老還童、長生不老等。
其實,丹砂與金石類大多有毒,選擇不慎,反而會致人死亡,所以這種養生方法是不可取的。但是他提倡的服食草藥以養生的方法還是有一定延年益壽作用的。例如鬆柏脂、茯苓、地黃、黃精、麥門冬、天門冬、巨勝子、枸杞子、地骨皮、菖蒲、遠誌等。這些藥物多為醫家常用,有益氣養陰、安神定誌等作用。在用作養生時,既可合用,亦可單服。葛洪收集記述了很多例子來說明它們的功效。例如,南陽酈縣山中有甘穀水,其水甘美,因為山兩側遍生甘菊花,年複一年,花墜水中,故而水甘美。當地居民飲用此水,皆得高壽,少者八九十歲,高者可達一百四五十歲,說明甘菊可以益壽延年。
此外,葛洪還列舉了服食菖蒲、遠誌、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枸杞子、巨勝子、黃精等俱得長壽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