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陶弘景秉承了葛洪“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養生觀,使人們認識到養生過程中努力發揮個人主觀能動作用,便可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事實也確實如此,當我們做到精心攝養、保精、養神之後,自然會收獲健康和長壽。
陶弘景行氣延年“六字訣”的真諦
“六字訣”古已有之,是儒、釋、醫都推崇的一套祛病延年的養生功法。陶弘景在他的《養性延命錄》中,也詳細敘述了“六字訣”治病延年的功效。他說:“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微而行之,名曰長息。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為吸之,吐氣六者為吹、呼、嘻、嗬、噓,皆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時溫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風,呼以去熱,嘻以去煩,嗬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積。”
除陶弘景外,唐代名醫孫思邈、明代太醫院的龔廷賢都非常推崇“六字訣”的治病效果。六字訣是一種吐故納新的功法,它是通過噓、嗬、呼、呬、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形,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不動的髒腑經絡氣血的運行。“六字訣”鍛煉分別對應人體的肝、脾、腎、心、肺、三焦六個部位,根據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之原理,弱則補之,強則抽之,使人體陰陽五行平衡,從而達到健身祛病的目的。
練六字訣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著重呼吸、式子、吐音;第二階段轉到處理意念、吐字出氣流。練“噓”字功,睜眼練,其他字可以閉目吐。每個字吐六次。吸氣時鼓肚子,呼氣時癟肚子。吐字呼氣,吐盡吸氣,嘴呼鼻吸。
在練功之前,還要做好準備工作,最主要的是身體一定要鬆靜自然,這是氣功鍛煉的共同要求。所謂“鬆”,是指身體各個部位從關節到肌肉都要做最大的放鬆,放鬆後才能達到“氣遍周身不少滯”;“靜”,指意要靜,凡人皆有所思,我們要求在練功時,把放出的心暫時收回來,用一念代萬念;“自然”,就是動作協調平衡,不強求,強求就容易出偏差。
準備工作做好了,就可以開始練習了。
1“吹”字功
在人體器官中,“吹”對應腎,因此常練習此功,可以補腎氣,對腰膝酸軟、盜汗遺精、陽痿早泄、子宮虛寒等腎經疾患有很好的療效。
練習方法:舌向裏,微上翹,氣由兩邊出。足跟著力,五趾抓地,足心空起,兩臂自體側提起,繞長強、腎俞向前劃弧並經體前抬至鎖骨平,兩臂撐圓如抱球,兩手指尖相對。身體下蹲,兩臂隨之下落,呼氣盡時兩手落於膝蓋上部。下蹲時要做到身體正直。呼氣盡,隨吸氣之勢慢慢站起,兩臂自然下落垂於身體兩側。共做六次,調息。
2“呼”字功
在人體器官中,“呼”對應脾,因此常練習此功,可以培脾氣,對腹脹、腹瀉、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縮、皮膚水腫等脾經疾患有很好的療效。
練習方法:撮口如管狀,唇圓如筒,舌放平,向上微卷,用力前伸。足大趾輕輕點地,兩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臍部,左手外旋上托至頭頂,同時右手內旋下按至小腹前。呼氣盡吸氣時,左臂內旋變為掌心向裏,從麵前下落,同時右臂回旋掌心向裏上穿,兩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裏,兩手內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於體側。再以同樣要領,右手上托,左手下按,做第二次吐字。如此交替共做六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
3“嘻”字功
在人體器官中,“嘻”對應三焦,常練習此功,可理三焦之氣。對由於三焦氣機失調所致耳鳴、耳聾、腋下腫痛、齒痛、喉痹症、胸腹脹悶、小便不利等症有很好的療效。
練習方法:兩唇微啟,舌平伸而微有縮意,舌尖向下,用力向外呼氣。足四、五趾點地。兩手自體側抬起如捧物狀,過腹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並向頭部托舉,兩手心轉向上,指尖相對。吸氣時五指分開,由頭部循身體兩側緩緩落下並以意引氣至足四趾端。重複六次,調息。
4“嗬”字功
在人體器官中,“嗬”對應心,常練習此功,可以補心氣,對心神不寧、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口舌糜爛等症有一定療效。
練習方法:練功時,足大趾輕輕點地;兩手掌心向裏由小腹前抬起,經體前到至胸部兩乳中間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呼氣盡吸氣時,翻轉手心向麵,經麵前、胸腹緩緩下落,垂於體側,再行第二次吐字。應注意念“嗬”字之口形為口半張,腮用力,舌抵下頜,舌邊頂齒。連做六次,然後調息。
5“噓”字功
在人體器官中,“噓”對應肝,常練習此功,可以平肝氣,對肝鬱或肝陽上亢所致的目疾、頭痛,以及肝風內動引起的麵肌抽搐、口眼歪斜等有一定療效。
練習方法:兩手相疊於丹田,男左手在下,女相反;兩瞳著力,足大拇指稍用力,提肛縮腎。當念“噓”字時,上下唇微合,舌向前伸而內抽,牙齒橫著用力。兩手自小腹前緩緩抬起,手背相對,經脅肋至與肩平,兩臂如鳥張翼向上、向左右分開,手心斜向上。兩眼反觀內照,隨呼氣之勢盡力瞪圓。呼氣盡吸氣時,屈臂兩手經麵前、胸腹前緩緩下落,垂於體側。吸氣盡後,稍事休息,再念“噓”字,並連做六次。
6“呬”字功
在人體器官中,“呬”對應肺,常練習此功,可以補肺氣,對於肺病咳嗽、喘息等症有一定療效。
練習方法:兩唇微向後收,上下齒相對,舌尖微出,由齒縫向外發音。兩手從小腹前抬起,逐漸轉掌心向上,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對喉,然後左右展臂寬胸推掌如鳥張翼。呼氣盡,隨吸氣之勢兩臂自然下落垂於體側,重複六次,調息。
這套功法簡便易行,針對性強,所耗時間短,效果好。做一遍“六字訣”隻需10~15分鍾。功法較溫和,不會出偏差。隻要放鬆自然、持之以恒,定能收到祛病強身的效果。
叩齒養生,簡單易行效果好
陶弘景81歲了牙齒依然完好堅固,身體健壯,他主要的健身方法就是叩齒。《養性延命錄》中這樣記載:“齒為筋骨之餘,常宜叩擊,每次叩擊36數。”宋代大詩人蘇軾也養成了“子時後,披衣坐,麵對麵,盤足,叩齒三十六通”的習慣。明朝有位長壽者叫冷謙,史載活了一百五十歲,他的長壽經驗就是:“每晨睡醒時,叩齒三十六遍。”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壽命最長的皇帝,他的長壽秘訣之一也是“齒宜常叩”。可見,牙齒不僅僅是咀嚼器官,它還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
從現代醫學對牙齒功能研究的認識來看,叩齒可以發揮咀嚼運動所形成的生理性刺激,經常叩齒可促進牙床、牙齦和牙體的血液循環,改善這些組織的營養,使牙齒變得更加堅硬而有光澤,使咬肌保持和增強機能,並維持其一定體積的充盈度,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因年老機體萎縮造成的凹臉癟肋狀。已經有牙病的患者,經常叩齒也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