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其他國學經典中的養生智慧1-2
五髒六腑各司其職,身體就會健康安泰
所謂“五髒”,即心、肝、脾、肺、腎,其共同特點是能貯藏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各種精微物質,如精、氣、血、津液等;所謂“六腑”,即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其共同特點是主管飲食物的受納、傳導、變化和排泄糟粕。
《黃帝內經》中對五髒六腑進行了明確的分工。其中,心為“君主之官”,肝為“將軍之官”,肺為“相傅之官”,脾胃為“倉廩之官”,腎為“作強之官”,膽為“中正之官”,大腸為“傳道之官”,小腸為“受盛之官”,膀胱為“州都之官”,三焦為“決瀆之官”。這裏的五髒六腑已經超越了具體的組織器官,上升為一個國家的若幹種官職,通過這幾種官職把同類功能的組織器官整合在一起,沒有提到名字的器官都歸這些有名稱的官員統帥,再通過經絡把各個器官聯係起來,就形成了身體這個“國家”了。隻要五髒六腑各司其職,就能把身體這個“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所以說,如何保養髒腑對養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下麵就分別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五髒六腑養生的基本常識。
1心
《黃帝內經》稱心為“君主之官”,指出了心在五髒六腑中的重要性,它是髒腑中最重要的器官。心是人的生命活動的主宰,統帥各個髒器,使之相互協調,共同完成各種複雜的生理活動,以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如果心發生病變,則其他髒腑的生理活動也會出現紊亂,從而產生各種疾病。另外,人的精神、思維和意識活動,都是由心主持的。心的功能正常,則精神健旺、神誌清楚;否則可致精神異常,出現驚悸、健忘、失眠、癲狂等症候,也可引起其他髒腑的功能紊亂。
那麼,如何保養心髒呢?
首先要養神。因為心主神明,所以養生就是要心氣平和,保持心神的虛靜狀態。
其次通過飲食來保養心髒。平時飲食要清淡,因為鹽分過多會加重心髒的負擔;不要暴飲暴食,戒煙限酒;多吃一些養心的食物,如桂圓、杏仁、蓮子、黃豆、黑芝麻、木耳、紅棗等。
再次,按摩有益心髒的穴位:手上的勞宮穴和腳上的湧泉穴。這兩個穴位互相搓揉、按摩能起到心腎相交的作用。
最後,要睡午覺。心經在午時當令,這時心經氣血運行最旺盛,在此時小憩一下,對保養心髒很有好處。
2肝
肝主要有兩大功能:
那麼如何養肝呢?
第一,要保持情緒的穩定,這是養肝的第一要務。如果一個人經常發怒,必然會影響到肝。當肝氣鬱結時,憂鬱症就會接踵而至;而肝氣過旺的話,則極易誘發高血壓、腦卒中、腦梗死等病。
第二,要起居有常。有規律的生活,足夠的休息和睡眠,對養肝來說至關重要,這是因為,當人睡著時,體內的血就會回到肝裏麵去,肝髒供血充足不僅有利於肝細胞的恢複,還會增加肝髒的局部免疫能力。
第三,要飲食有節。不能暴飲暴食,並注意食物禁忌,如不能飲酒,忌吃雄雞、鯉魚、牛、羊、狗肉等發物;少食油膩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肥肉、豬油、辣椒、油炸等上火食物。要做到不偏食,注意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葷為充,合理均衡地搭配飲食。
第四,不妄作勞。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肝的重量逐漸減輕,肝細胞的數目逐漸減少,肝的儲備、再生、解毒能力下降,若過度勞累或精神緊張,肝很容易受到損害。
生活中從以上四個方麵多加注意,就能達到養肝的目的。
3脾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說明脾在人體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脾主運化,把水穀化成精微並吸收,轉換成氣血津液,傳輸至全身,保證人體的正常運行。沒有脾的運化作用,人體就不能得到能源,也就不能生存和生活下去。脾還有統血的作用,就是統攝、約束血液行於脈內而不外溢。如果脾氣虛弱,失去了約束血的力量,就會出現一些出血病症,如皮膚紫癜、產後出血不止、嘔血、便血、尿血等。
養脾其實很簡單,隻要你吃好睡好、多運動、少生氣就沒問題。
吃好,就是該吃飯的時候吃飯,不要饑一頓飽一頓,也不要暴飲暴食,該吃什麼吃什麼;早晨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多喝粥,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鹽,清淡飲食,等等。
睡好,就是到時候就要睡覺,不要熬夜,10點之前最好上床睡覺,每天保證8小時的睡眠,睡到自然醒。
多運動,但不是讓你天天大量運動,隻要散散步、打打太極就可以,也不要太刻意,收拾屋子也算運動,隻要不是經常躺著坐著就行。
生氣對一個人的傷害很大,很多疾病都是因為生氣造成的。養脾也是一樣,千萬不要動不動就生氣,凡事心平氣和,身體也就健康了。
4肺
《黃帝內經》中說:肺為“相傅之官”,相傅,就是宰相,說明肺在五髒六腑中的地位也很高。宰相的職責是什麼?負責了解百官、協調百官,事無巨細都要管。肺是人體內的宰相,它必須了解五髒六腑的情況,所以《黃帝內經》中有“肺朝百脈”,就是說全身各部的血脈都直接或間接地彙聚於肺,然後敷布全身。所以,各髒腑的盛衰情況,必然在肺經上有所反映。
另外,肺外合皮毛,皮毛是肺的外延。皮膚是由肺經的氣機充養的,如果肺經氣機太足,血液循環就會加快,導致皮膚發紅、怕熱、容易過敏;如果肺經氣機長期虛弱,皮膚血液循環不足,就會失去光澤,膚色比較暗淡。這時,隻用化妝品並不能達到美容目的,先要將肺經的氣機養起來,這樣內外兼修,才有效果。
怎麼養肺呢?隻要堅持以下三點就可以了。
首先,要保持情緒穩定。肺氣虛時,人也會變得多愁善感,而肺氣太盛時,人容易驕傲自大。所以說,保持內心平靜,才能更好地保養肺氣。
其次,注重飲食,多吃玉米、黃豆、黑豆、冬瓜、番茄、藕、甘薯、豬皮、貝、梨等食物,但要按照個人體質、腸胃功能酌量選用。此外,養肺要少抽煙,注意作息,保持潔淨的居室環境等。
最後,用呼吸法養肺。肺主全身之氣,所以用呼吸吐納的方法來養肺的效果是很好的。比如經常做做深呼吸,把呼吸放慢,這樣就可以養肺。《黃帝內經》還介紹了一種閉氣法,也有助於增強肺的功能。具體做法是:先閉氣,閉住之後停止,盡量停止到你不能忍受的時候,再呼出來,如此反複七遍。
5腎
《黃帝內經》中說:“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這是在肯定腎的創造力。腎主藏精,這是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這裏所說的精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腎藏精氣有先天、後天之分,先天之精是從父母那裏傳承來的,是構成人體胚胎的原初物質;後天之精是出生後攝取的水穀精氣及髒腑生理活動過程中所化生的精微物質,又稱“髒腑之精”。“先天之精”是人體生長、發育的根本,“後天之精”是維持生命的物質基礎,所以說,腎精是否充足與人的生老病死都有很密切的關係。
腎主納氣,也就是接收氣。氣是從口鼻吸入到肺,所以肺主氣。肺主的是呼氣,腎主的是納氣,肺所接收的氣最後都要下達到腎。
腎主骨,齒為骨之餘,所以牙齒也依賴於腎精的充養,腎虧牙齒就會鬆動,甚至會脫落。所以養腎是非常重要的。
養腎的方法有四種:
第一,要節欲保精。對房事要有節製,既要節而少,又要宜而和。隻要做到節欲保精,就會陰精盈滿,腎氣不傷,精力充沛,從而有利健康,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