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其他國學經典中的養生智慧2-2
排毒:天然食物是最好的選擇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天都在吸收毒素,毒素無處不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排毒的重要性,於是,排毒成了很多人的每日必修課,清腸、斷食、保健品……各種排毒方法都用了個遍,但效果並不明顯,甚至一些排毒藥品還有副作用。那怎樣才能更有效地清除體內毒素呢?
我們知道,大部分毒素是從飲食中來的,因此最好的排毒方法當然要從日常飲食入手,這樣才能將毒素排出體外。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食物都有排毒的功效,像那些醃製食品、油炸食品等,不但不能排毒,還會增加體內的毒素。隻有那些天然食物才是排毒的最好選擇。
對此《本草綱目》中有詳細的記載,如紅豆、菠蘿、木瓜、梨等都是排毒不錯的選擇。此外,宿便之所以會留在人體內就是因為腸道的蠕動不夠,如果平時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比如糙米、蔬菜、水果等,都能增加腸道蠕動,減少便秘的發生。另外,吃東西時應該細嚼慢咽,以便口腔中分泌較多唾液,中和各種毒性物質,引起良性連鎖反應,排出更多毒素,在吃吃喝喝中就將毒素排出了體外。這樣既飽了口福,又有利於健康,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下麵就為大家介紹幾種排毒的好食物。
1黃瓜
《本草綱目》中說黃瓜有清熱、解渴、利水、消腫之功效。也就是說,黃瓜對肺、胃、心、肝及排泄係統都非常有益,能使人的身體保持平順,避免過多的體內垃圾堆積,生吃能起到排毒清腸的作用,還能化解口渴、煩躁等症。
另外,黃瓜的美容功效也同樣為人們所稱道。因為黃瓜富含維生素C,比西瓜還高出5倍,能美白肌膚,保持肌膚彈性,抑製黑色素的形成。經常食用或貼在皮膚上可有效地對抗皮膚老化,減少皺紋的產生。黃瓜所含的黃瓜酸還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排出體內毒素。
黃瓜就像是人體內的清道夫,打掃人體的內環境,保持著它的清潔和健康。
不過需要提醒你的是,黃瓜性涼,慢性支氣管炎、結腸炎、胃潰瘍病等虛寒者宜少食為妥。如果要食用,也應先炒熟,要避免生食。
2茄子
茄子是一種營養豐富的保健食品。中醫認為,茄子味甘性寒,具有消熱解毒、活血散淤、消腫止痛、祛風通絡及止血等功效。《本草綱目》說:“茄子味甘、性寒、無毒。主治寒熱、五髒勞損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腫寬腸。”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茄子中豐富的維生素P,可增強細胞間的黏著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和促進傷口愈合。因此,常吃茄子可防治腦溢血、高血壓、動脈硬化、咯血、紫癜、壞血病、內痔出血、癌症等病,對慢性胃炎及腎炎水腫等也有一定治療作用。
不過,茄子也不能多吃。尤其是消化不良、容易腹瀉的人,茄子吃得太多對腸胃無益。《本草綱目》中還說:“茄子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所以這種寒性的蔬菜最適宜的季節應該是夏季,進入秋冬季節後還是少吃為宜。
3綠豆芽
綠豆芽清爽可口,是不少人非常青睞的食物,但是很多人隻知道綠豆芽好吃,卻不知道綠豆芽還是很好的排毒食物。《本草綱目》說它“解酒毒熱毒,利三焦”。綠豆芽富含纖維素和膳食纖維,可清腸排毒,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而且它含有核黃素,可以用來治療口腔潰瘍。另外,綠豆芽的熱量很低,經常服用,還能起到減肥的目的。
因此,凡體質屬痰火濕熱者,平日麵泛油光,胸悶口苦,頭昏、便秘、足腫汗黃,血壓偏高或血脂偏高,而且多嗜煙酒肥膩者,常吃綠豆芽,便可清腸胃,解熱毒。但是,綠豆芽所含的膳食纖維較粗,不易消化,且性質偏寒,所以脾胃虛寒之人不宜久食。綠豆芽也不宜與豬肝同食。
4紅薯
紅薯味道甜美,營養豐富,又易於消化,可供給大量的熱量,有的地區還將它作為主食。此外,它還有著“土人參”的美譽。紅薯中含有大量膠原和黏多糖物質,不但有保持人體動脈血管彈性和關節腔潤滑的作用,而且可預防血管係統的脂肪沉積,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減少皮下脂肪,避免人體過度發胖。此外,紅薯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通便排毒,有利於減肥。
《本草綱目》中說:紅薯“性平,味甘,補虛益氣,健脾強腎,補胃養心”。因此,紅薯適宜脾胃氣虛、營養不良、習慣性便秘、慢性肝病和腎病及癌症等患者食用。但胃腸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應忌食紅薯。另外,紅薯含有氣化酶,吃後有時會發生燒心、吐酸水、肚脹排氣等現象,但隻要一次別吃得過多,而且和米麵搭配著吃,並配以鹹菜或喝點菜湯即可避免。食用涼的紅薯也可致上腹部不適。
5海帶
海帶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本草綱目》中說:“海帶能催生,治婦人病,及療風下水。治水病癭瘤,功同海藻,昆布下氣,久服瘦人。”中醫認為:海帶味甘、性溫、微鹹,有潤腸通便、去火清熱的功效。這是因為海帶中含有豐富的褐藻膠,它是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夠與食物中的膽固醇結合,將其排出體外。它還具有降糖、降脂、抗饑餓、減肥、通便、防毒解毒、增加抗病能力等作用。除此之外,褐藻膠還能清除致癌物質和放射性汙染物。海帶是急性腎功能衰退、腦水腫、乙性腦炎、急性青光眼患者的理想食療菜品。
海帶中碘的含量極為豐富,此元素為人體內合成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甲狀腺素可調節人體的生物氧化速率,影響生長發育和各種營養素的代謝。胎兒、青少年的器官、組織分化和腦發育也都需要充足的碘。
海帶中的礦物質極為豐富,常食用能預防骨質疏鬆症和貧血症,使人體挺拔壯實、牙齒堅固潔白、容顏紅潤嬌嫩,變得更健美。
但是,患有甲亢的病人、孕婦和乳母及脾虛腹瀉、痰多者都不宜食用海帶。而且,吃海帶後不要馬上喝茶(茶含鞣酸),也不要立刻吃酸澀的水果(酸澀水果含植物酸),海帶中富含鐵,以上兩種食物都會阻礙體內鐵的吸收。
6竹筍
竹筍又名竹肉、玉蘭片,是禾本科植物毛竹等多種竹的幼苗。鮮筍有冬筍和春筍之分,冬筍是在冬天筍尚未出土時挖掘的,質量最好;春筍則是在春天筍已出土時挖掘的,質量較次。
《本草綱目》中記載:竹筍“性寒,味甘;滋陰涼血,開胃健脾,清熱化痰,解渴除煩,利尿通便,養肝明目”。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在藥用上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現代醫學證實: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儲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黏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用於治療便秘,預防腸癌。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內多餘脂肪,消痰化淤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胃潰瘍、胃出血、腎炎、肝硬化、腸炎者、尿路結石者、低鈣、骨質疏鬆、佝僂病人不宜多吃。
7豬血
豬血,又稱液體肉、血豆腐和血花等,性平、味鹹,是理想的補血佳品。豬血以色正新鮮,無夾雜豬毛和雜質,質地柔軟,非病豬之血為優。
《本草綱目》記載豬血可“補鐵、止血、解毒”。中醫認為,豬血是養血之寶。豬血中的血漿蛋白被人體內的胃酸分解後,可產生一種解毒、清腸的分解物,能夠與侵入人體內的粉塵、有害金屬微粒發生化合反應,易於毒素排出體外。很多專家建議,紡織、鑄造、翻砂、教師等與粉塵打交道的人員應該多吃豬血。
但是,高膽固醇血症、肝病、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應少食豬血,患有上消化道出血階段忌食。豬血也不宜與黃豆同吃,否則會引起消化不良;忌與海帶同食,會導致便秘。
女人的美麗源自最簡單的花草
擁有恒久不變的美麗容顏是每個女人的夢想,但女人的美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保養的。於是,那些年過五十仍然保持著嫩滑肌膚、光潔容顏的女人就成了無數致力於美容養顏事業的女性的榜樣和偶像,比如潘迎紫,比如趙雅芝,她們不但沒有因為年齡的增長變成了“黃臉婆”,反而容顏依舊,多的隻是那份經曆了歲月的成熟韻味和從容光輝。很多人以為她們一定經常去美容院,用最高級的護膚品,其實不然,用她們自己的話說:“隻要平時注意和花花草草‘親密接觸’,多吃養顏美容的食物,照樣能讓肌膚光彩照人。”以《雀之靈》聲名遠播的楊麗萍就是從《本草綱目》中得到了這一養顏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