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其他國學經典中的養生智慧3-1(2 / 3)

賈寶玉喜歡飲茶,經常喝的是普洱茶。也是在第六十三回中,林之孝家的對襲人等說該給寶玉“沏些個普洱茶吃”。襲人晴雯二人忙笑說:“沏了一盅子女兒茶,已經吃過兩碗了。”女兒茶也叫普洱茶,是川、黔西部的草藥,別名女兒紅、黃茶根、岩果紫。悶此茶時,可加入少許糖,泡一夜即可服之。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講道:“普洱茶膏黑如漆,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對於酒,賈寶玉更有節製,他從一個飲烈性酒,經常喝的養生酒是“紹興酒”。第六十三回中“寶玉生日那天,襲人和平兒說了,已經抬了一壇好紹興酒藏在那邊了。”紹興酒即黃酒,是寶玉特別愛喝的養生酒之一。而黃酒性平和,不傷人,又有營養,係優質糯米釀造,深受大觀園裏的人喜愛。榮國府除夕有獻“屠蘇酒”習俗,這屠蘇酒是赤木桂、防風、蜀椒、桔梗、大黃、赤小豆等浸泡而成,具有祛風寒、清濕熱作用。賈寶玉外出遊玩時,喜歡喝點來“促生”。

2淡泊名利,情商卓越

出身富貴和官宦之家的賈寶玉就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對一切名利、榮辱皆不放在心上,而是坦然自若地去追求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真實。他很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即使遇到讓他憤怒的人和事,他也能很快克製自己;即使有時他很傷心難過,但他也不會長期悲戚疑慮。這種卓越的情操讓他始終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愉悅的心情,而好心情使他的健康狀況一直都很好。相反,整日以淚洗麵的林黛玉卻疾病纏身,最後愁悶而死。這正與中醫“情氣上升,濁氣下降,氣順血和”的養生理論不謀而合,“恬淡虛無”的賈寶玉,外邪和內邪都難以侵害他的身體,他身體好也就理所當然了。

3知識淵博,深諳醫藥、醫理

熟悉《紅樓夢》的朋友都知道,賈寶玉非常厭惡封建知識分子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諷刺那些熱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因此,他對八股文章也非常排斥,而是喜歡讀各種雜書來豐富知識,這其中也包括一些醫學類的書籍,使得他對醫學也有了很深的造詣。我們從他給晴雯看藥房的描寫中就可以看出來。在《紅樓夢》第五十一回中,晴雯患了感冒,請胡庸醫診治,結果給晴雯開了一副“虎狼藥”,寶玉看了藥方非常生氣,於是又請王太醫來重新診病,看了王太醫開的方子後,寶雲才轉怒為喜說:“這才是女孩子服的藥。”服後,晴雯病症就逐漸好轉。由此可見,賈寶玉對各種中藥的藥性是非常熟悉的,他也懂得中醫治病講究辨證施治,處方因人、因時、因地而異。這些無疑對他自己的養生保健都有很大的幫助。假想如果賈寶玉潛心研究醫學的話,很有可能成為一代名醫呢。

賈寶玉,這個《紅樓夢》的主角人物,在讓我們看到一個具有叛逆思想形象的同時,還教給了我們很多養生的知識,給忙碌的現代人以有益的啟迪,讓我們從更多的角度去理解人物,讀懂作者的內心世界。

紅樓壽星的快樂養生學

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寫了兩位“壽星”:一位是身處豪富之家,“鍾鳴鼎食”的老祖宗,賈母;一位是身居村野,貧寒位卑靠“打抽豐”過日子的老寡婦,劉姥姥。兩人身份地位的巨大懸殊,讓人可以揣測那個時代的貧富差距與不公平的現實。不過兩人也具有共同之處,那就是都很長壽。

《紅樓夢》第三十九回中就有一段二人關於年齡的對話。賈母道:“老親家,你今年多大年紀了?”劉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賈母向眾人道:“這麼大年紀了,還這麼健朗。比我大好幾歲呢。我要到這麼大年紀,還不知怎麼動不得呢。”劉姥姥笑道:“我們生來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來是享福的。若我們也這樣,那些莊稼活也沒人做了。”賈母道:“眼睛牙齒都還好?”劉姥姥道:“都還好,就是今年左邊的槽牙活動了。”

從這段對話中,我們得知,賈母和劉姥姥都已經是七十多歲的高齡了,但是身體都十分硬朗,這在古代已經是長壽的人了。細細探究兩人的長壽秘訣,雖然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心態樂觀,豁達開朗。

喜歡《紅樓夢》的朋友都知道,賈母雖是整個賈府至高無上的領導者,但她不像王熙鳳那樣有著強烈的權力欲望,反而是將賈府所有的事務都交給兒媳、孫媳處理,自己樂得清閑,享受天倫之樂。沒有家族的繁雜事務的打擾,賈母的晚年生活是相當怡然自在的,這為她的長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賈母又樂於和晚輩們共處,因此一家子年輕晚輩都愛和她做伴。年輕人的簇擁,讓賈母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而不是乏味枯燥。她能夠接觸到孩子們的世界,在心態上也就年輕了幾分,心態的年輕才是身體保持活力的基礎。

劉姥姥則更是一個樂觀而豁達的老人。家道艱難,被迫到親戚家尋求幫助。一般人難免自怨自艾,覺得顏麵盡失。但劉姥姥很看得開,隻當自己是“去見了趟世麵”。麵對王熙鳳等人取笑、嬉鬧,她也不惱,反而配合他們耍弄。她用自己樸實的幽默,給賈母和大觀園的女兒們帶去了很多的歡聲笑語。如第四十回中賈母給劉姥姥頭上插花,而王熙鳳則把一盤花橫三豎四地插了劉姥姥一頭。這分明是王熙鳳在耍弄劉姥姥,但劉姥姥笑道:“我的頭也不知修了什麼福,如今這樣體麵起來。”“我雖老了,年輕是也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晚索性作個老風流。”眾人都大笑不止。其實,像劉姥姥這樣一個久經世故的老寡婦,麵對橫三豎四的取笑,為何會表現得渾然不知呢?她的心裏非常清楚,但是她不表現出來,而且還自己作踐自己,說些讓人捧腹的“瘋話”,常人看來實在也就“傻”得可以。這恰恰反映出劉姥姥卓越的情商和豁達的心胸。

心態的健康是身體健康的基礎,甚至是根本。《黃帝內經》中說:“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一個健康、積極的心態才是抵禦一切外來疾病的最有力的武器。所以,從賈母和劉姥姥的長壽經上看,並不是隻有家境優越,養護周到才能長壽,隻要你有了一份快樂的心態,不管是錦衣玉食還粗茶淡飯,你都能從中體味養生的真諦。

金陵十二釵,養生各有妙法

“金陵十二釵”是《紅樓夢》裏太虛幻境“薄命司”裏記錄的南京十二個優秀的女子。在《紅樓夢》第五回中首次出現,寶玉問道:“何為金陵十二釵正冊?”警幻道:“即貴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冊。”即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

這十二名女子每人一首判詞、一支曲,各首判詞中用隱晦的詩境提前暗示了她們的命運,而每支曲則寫出了她們各自的生活遭遇、性格和最終的結局。曹雪芹用他深厚的文學功底描寫了十二個血肉豐滿的奇女子,讓我們在感歎她們不幸命運的同時,又被她們鮮活的人物形象所吸引。在這裏我們主要向大家介紹的是十二釵的日常養生方法,其他方麵則不再做過多的贅述。

1林黛玉:食物有寒熱,飲食多留心

林黛玉排在“金陵十二釵”之首,書裏說黛玉有“不足之症”,這是中醫的病症名,即民間常說的先天不足,泛指各種虛證。黛玉很了解自己的體質,所以平日裏除了吃人參養榮丸調理,在飲食上也很注意,在《紅樓夢》第三十八回螃蟹宴中就有體現。“因螃蟹性寒,獨黛玉不敢多吃,隻吃了一點兒夾子肉就下來了。她自斟自飲,斟了半盞,看時卻是黃酒,因說道:‘我吃了一點子螃蟹,覺得心口微微的疼,須得熱熱的喝口燒酒。’寶玉忙道:‘有燒酒。’便令將那合歡花浸的酒燙一壺來,黛玉也隻吃了一口便放下了。”

中醫認為,螃蟹性寒,吃多了會使濕寒之氣在體內凝聚,使髒腑受寒。像黛玉這類體虛之人更是應當少吃寒性食物。而酒性熱,燙過的酒喝下去發散很快,可以疏通血脈、祛風祛寒,中和螃蟹散在體內的寒氣,也可保養脾胃。可見,天生多病的黛玉對食物的性質是很有研究的。

食物有寒、涼、溫、熱等不同的性質,中醫稱為四性或四氣。不同性質的食物適用於不同體質的人。寒、涼性食物適用於熱性體質的人,如白蘿卜、蘑菇、油菜、橙子、小米、綠豆、海帶、苦瓜、黃瓜、香蕉、西瓜,等等。反之,溫、熱性食物則適用於寒性體質的人,如生薑、蔥白、香菜、辣椒、酒、紅茶。另外還有一種平性食物,各類人群皆宜食用,如米、麵、黃豆、山芋、蘿卜、牛奶。我們也應該像黛玉一樣,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食用。

2薛寶釵:久坐傷肉,久臥傷氣

相比黛玉而言,薛寶釵在賈府頗得人心,她識古通今,詩文、戲曲、醫藥等各個方麵都有見解,在養生上也頗有造詣。例如《紅樓夢》第六十七回中她勸解黛玉的那番話就很有道理:“妹妹若覺著身子不爽快,倒要自己勉強掙紮著出來走走逛逛,散散心,比在屋裏悶坐著到底好些。我那兩日不是覺著發懶,渾身發熱,隻是要歪著,也因為時氣不好,怕病,因此尋些事情自己混著。這兩日才覺著好些了。”

寶釵的這番話,正暗含了中醫養生中“久坐傷肉,久臥傷氣”的觀點。中醫認為,長久的臥床會造成氣血不暢,筋脈不舒;長時間坐著不活動,會使周身氣血運行緩慢,肌肉鬆弛無力。

所以說,適當的臥床、靜坐休息可以緩解疲勞,平和心境。但凡事必有“度”,超過了界限就會適得其反,帶來一係列弊病。而略有小疾的病人,適當增加戶外活動既可以避免坐臥的孤獨無聊,轉移對疾病的注意力,又可以活血行氣,增強體質。

3賈元春:香療法調和心神

賈元春自少女時即進宮,後來又晉封為皇妃,多年養尊處優、豪華奢靡的生活必然對她的健康造成一定的損害,但是她也有自己的一套養生方法,那就是香療法。在《紅樓夢》第十八回中對元春的香療法是這樣描寫的:“鼎焚百合之香”,“銷金提爐焚著禦香”。可見,元春的香療法是很奢華的。

中醫認為,通過香療法,芳香氣味通過口、鼻、皮毛等進入身體,通過心、肺、脾、胃等髒腑的綜合作用,可以達到平穩氣血、調和五髒、振奮精神的效果。現代醫學研也證明,氣味分子能夠刺激人體的嗅覺細胞,通過大腦皮質的興奮抑製活動,進而調節全身的新陳代謝,平穩植物神經功能,達到身心的相對穩定。

4賈探春:過憂傷身,以喜勝之

在紅樓“四春”中,相比元春、迎春、惜春來說,探春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最為深刻的。她誌向高遠,精明能幹,清醒精敏,不被富貴蒙昏了頭。但是命運並沒有給她過多的眷顧,她生於封建社會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使她的“才”、“誌”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即便如此,她依然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生活,例如《紅樓夢》第八十三回中,敏感多疑的黛玉以為婆子在指桑罵槐,於是痛苦不已,正巧探春來看她,就勸慰黛玉說:“你別心煩。我來看你是姊妹們應該的,你又少人服侍。隻要你安心肯吃藥,心上把喜歡事兒想想,能夠一天一天的硬朗起來,大家依舊結社做詩,豈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