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伐楚成功後,吳國上下張燈結彩、沉浸在歡樂之中,宮殿裏也是日日笙歌、慶功宴不斷。吳王闔閭笑逐顏開,宣布大赦令,要與民同樂,還時常接受其他小國的朝拜、進獻的各種奇珍異寶。當春光明媚之日,便泛舟江邊,召來昔日楚國的舞女陪伴左右,欣賞吳越大好山川,勤政節儉的祖訓早已被拋到九霄雲外。人往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吳王終日遊玩山水,國內待處理的政務也積累了一大堆。孫武擔心朝政荒廢、他國趁機來犯,所以入宮覲見吳王,誠懇地對吳王直言:“大王,您今日取得的戰果實屬不易,俗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何況如今天下並不太平,楚、越隻是暫時屈服於我們,如果北方大國幫助他們就有可能卷土重來。而且,國內還有受苦受難的百姓,如果不能及時救助他們,必將激起百姓的憤怒,引發內亂。曆史上殷商的滅亡是一麵鏡子,我國從中可以吸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吳王每天聽到的都是讚賞、恭維的話,突然聽到這些喪氣話,心中大為不快,但顧及孫武有功,便說:“將軍多慮了,今日的吳國再不比從前了,我們擁有廣闊富饒的土地,中原諸國即使有覬覦之心,也不敢與我抗衡。何況周邊這些小國家,他們早就歸順於我了。”像這樣,孫武覲見了多次,到後來吳王聽說是孫武,就隨便找個借口搪塞過去。後來,朝廷中那些嫉妒孫武的小人便開始在吳王耳邊進讒言,說孫武不接受封賞還到大王麵前胡言亂語,明顯是不把吳王放在眼裏,戰爭時期楚國使節那麼聽孫武的話一定是與他背地裏早就有勾結,如今他不一定還有什麼圖謀,若吳王不加製止,孫武早晚會站在吳王頭上發號施令。吳王開始沒當回事,但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日子久了,吳王疑心加重,漸漸疏遠了孫武。
闔閭繼續大興土木,大肆征集勞動力,為自己修築多處宮殿和奢華陵寢,不同的節日住在不同的宮殿。秋冬季節,闔閭常常在城外的宮殿宴請百官,與眾美女飲酒作樂,連醉數日。春天一到,就換上輕裝,背上弓箭,帶著寵幸之臣到郊外打獵、觀賞奇花異草。孫武見此情形,多次規勸都無濟於事,也就順其自然,不再上朝議事,在家中埋頭著書。一日,好友伍子胥到府上拜訪,吳楚一戰,多年的仇怨了結了,伍子胥終於可以告慰家族的亡靈。孫武看到朋友多年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也長長地鬆了口氣。兩個人斟滿酒杯,坐在一起回憶過去茅草屋中立下的誌願,從過去到現在,又談到將來何去何從。酒喝到興頭上,孫武說:“恕我直言,今日的吳王不圖進取,沉迷於聲色犬馬,如果這樣繼續下去,恐怕我們辛辛苦苦換來的強盛不保啊!”伍子胥點點頭,道:“賢弟的意思我明白,我也曾多次阻止過吳王大肆修築宮殿,避免勞民傷財,吳王卻不予理睬。”“那麼伍兄將來打算怎麼辦呢?你的複仇大業已經完成了。如今的吳王聽不進任何逆耳忠言,卻親近佞臣。”伍子胥深思了許久,道:“我的家人本來就所剩無幾,多年過去了,已經不知去向,我這片葉子也不知道該落在哪塊土地上。輔佐吳王這些年,對這裏的花花草草、風俗人情都習慣了,況且吳王待我不薄,我隻求平靜地走完這一生。賢弟以為如何?”孫武道:“朝廷本是險詐之地,吳王現在漸漸疏遠我們,他周圍的那些親信毫無大誌,都是些貪圖富貴之徒。即使你我安分做事,也免不了災禍找上門來。不如我們一起回到過去的茅草屋,雖然吃飯沒有魚肉、出行沒有馬車,但是簡簡單單一日三餐,耕地讀書,傍晚談天說地,拋開世間的爭鬥,過一種閑適恬淡的日子。”但是,兩個人沒有達成一致,孫武也就打算先暫時留在宮中,繼續著宮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