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講 職業健康:辦公室女人的養生方案?(1 / 3)

第十五講 職業健康:辦公室女人的養生方案

現代的職業女性既肩負著相夫教子的重擔,又是家庭經濟來源的創造者。她們本應是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的群體,但事實上大多數的職業女性都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疾病纏身,甚至未老先衰的情況。所以關愛職業女性健康是全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

葛洪:謹防勞累過度以致疾病

“養生之方,唾不及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久,臥不及疲。……不欲甚勞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車走馬,不欲極目遠望。”

——《抱樸子內篇·極言》

華為新員工胡新宇因病毒性腦炎被診斷死亡,多天的搶救仍無法挽回胡新宇的年輕生命,他的全身多個器官在過去的幾個月中不斷衰竭,直至最後一刻,年僅25歲。

科教精英何勇教授,年紀輕輕,已是浙江大學的博士生導師,正值事業發展的黃金時段,卻不幸病逝,年僅36歲。

經營高手王均瑤,十幾年時間就聚集了幾十億資產,事業如日中天,卻身患腸癌,告別人間,年僅38歲。

影視明星傅彪,演技高,人品好,塑造的銀幕形象,生動感人,可惜被肝癌奪去了性命,年僅42歲。

積勞成疾,英年夭折,屢見不鮮;近年來,突然猝死的悲劇,更是屢見報端。

現代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人們往往要花兩倍三倍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人的精神壓力過重,又不能放鬆,時間一長,就會形成慢性疲勞綜合征。長此以往,必定威脅生命。

東晉著名醫學家葛洪在其書《抱樸子內篇·極言》中說:“養生之方,唾不及遠、行不疾步、目不久視、坐不至久、臥不及疲……不欲甚勞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車走馬,不欲極目遠望。”孫思邈也曾說:“養生之道,無作搏戲強用氣力,無舉重無疾行,常欲小勞,但莫大勞及強所不能堪耳。”這些都說明心不可過思,神不可過用。思不太過則傷,神過用則廢。如果整天心思不斷,長期用神過度,就會導致精氣衰竭。

《醫述養生》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人身之精氣如油,神如火,火太旺則油易幹,神太用則精氣亦竭。”

的確,人的大腦就像一架極為精密的機器。機器久置不用,就會生鏽,運轉不靈。但機器運轉一定時間,又需停歇,加以保養。如果不注意保養,隻是一味地加大油門,開足馬力,拚命運轉,必然磨損過度,也會運轉不靈,終致提前報廢。

現在職場上的白領,表麵看起來健康,也沒發生什麼疾病,於是就拚命的工作,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其實,你真的要小心了,也許你身上的某些器官正在慢慢衰竭,所以告誡奮代在工作的年輕的女士們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一張一馳。我們一定要記住法國醫學博士範阿肯的一句名言:“隻要有錢,就可以買到你想要的一切,但有一樣東西你買不到,這就是健康。”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健康人生的哲理,一定要樹立生存智慧的理念:工作美麗,健康第一!

健康小警示

已經處於過度疲勞的你,必須控製工作和學習的時間,而且務必忙中休閑,娛樂遊戲,體育鍛煉。

忽思慧:少量多餐,反對暴飲暴食

“先饑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

——《飲膳正要》

我國曆代養生學家都十分重視“飲食有節”。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在其書《飲膳正要》說:“先饑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又說:“夜不可多食”、“一日之忌:暮勿飽食。”唐代的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告誡說:“不欲極饑而食,食不可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可過多;飽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眾多養生家都讚同“太餓傷脾,太飽傷氣”的觀點。

這裏說的都是“飲食有節”、“食無求飽,貴在能節”。善於養性的人,饑飽應當適度,饑餓了就吃飯,口渴了就飲水,要吃的次數多而數量少。因為人體是一個平衡的整體,能量的貯存、轉化和利用都要不斷地在更新過程中保持平衡,適量的運動是維持這一平衡的必要條件。應該做到飽中有饑,饑中有飽。吃得太飽,加重胃腸負擔,對消化不利,特別在臨睡前尤為不宜,能量過剩,除造成身體肥胖外,還可導致多種疾病。

關於暴飲暴食的害處,我們看看下麵的一個真實的案例:

28歲的常麗與相戀8年的男朋友分手了。那段日子,常麗整個人跟丟了魂似的,做什麼都提不起勁。有一次,常麗與朋友去吃自助餐,麵對琳琅滿目的美食,常麗突然食欲大增。那一次到底吃了多少東西,常麗自己都記不清了,隻記得她幾乎把自助餐提供的每一種食物都吃了一遍。雖然肚子漲得難受,但她的心情似乎一下子開朗了很多。

自此以後,“吃”成了常麗治療壞心情的法寶。每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常麗就會買上一大堆零食回家,開懷大吃一頓。隨之而來的是身體日漸發福。最近,常麗不時覺得頭暈、出虛汗、心跳加快,到醫院檢查,原來她年紀輕輕就得了高血壓。醫生說,她再不控製體重的話,所有與肥胖有關的疾病都會隨之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