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經營一家最賺錢的超市5(1 / 2)

第二卷 經營一家最賺錢的超市5

第5章 怎樣管理超市商品庫存

71.怎樣有效管理商品庫存

商品庫存管理常被認為是後台管理,比現場銷售管理更重要,卻容易被忽視。其實由於絕大多數的賣場和倉庫是相連的,他們的租金也幾乎是相同的,因此如果不好好利用倉庫空間,那麼這部分租金無形中就會押壓給賣場了,給賣場銷售造成一定的壓力,同時混亂的倉庫管理常會牽製現場的銷售。如顧客需整箱的商品,員工到倉庫左翻右翻,明知有貨卻找不著,結果顧客不願意等太長時間便走了。盡量使單位倉庫空間得以充分利用,同時保證各種商品進出倉庫暢通無阻,積極配合現場銷售工作是庫存管理的主要任務。一般而言,商品庫存管理包括以下內容:

1庫存分區

將商品按部門或類別分區存放;也可按廠商劃分,但這種情況較少,大多數采用前者。這樣,員工就知道自己的商品堆放在哪裏,還有多少存貨,什麼時候應該補貨,簡便快捷;避免不同商品交叉存放,有利於商品的先進先出。例如,在家樂福的蔬菜水果部門,其冷庫裏各類商品擺放的位置都有明確的規定,哪一格哪一行陳列什麼樣的商品,其店員都要能背得出來。

2庫存更新

並非所有的區域一旦劃定就不變,因為商品結構的變化,各部門不同商品的貢獻度不一樣,或隨環境、季節的變遷,有些類別的商品會相應地增加而另一些則相應地減少,因此必要時還得對各區域進行重新界定。

3存貨盤點

存貨盤點屬於定期工作項目,主要目的是確保超市的利益。經營超市的最大目標是獲取“利潤”。在日常營業中采取的各項措施,例如銷售、展示、宣傳等,都是為了提高業績,創造利潤。但此階段的利潤還不算是真正的利潤,必須實地盤點存貨,將實地盤點的存貨與賬麵上的存貨相比較,若相差不多,才能確保營業利潤。

計算盤存損失金額公式為:賬麵庫存金額-實地盤存金額=損失金額

賬麵庫存金額=期初存貨+本期進貨-末期銷售+移入金額-移出金額-退貨金額+提寫金額-降寫金額

72.怎樣分析庫存是否合理

良好的庫存管理不是隻有在庫存盤點時才知如何分析,而是在平時就要一目了然。分析庫存量是否合理,哪些部分應該減少,哪些部分應該增加,以免造成壓貨或缺貨。一般而言,遠距離采購的庫存可適當多一些,近距離的則少一點;周轉率高的多一些,周轉率低的則少一些。

存貨管理的目的是通過確定合理的進貨批量和進貨時間,使存貨總成本最低,從而避免商品過季。但存貨過剩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店主要首先分析存貨過剩的具體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找出相應的應對方案。造成存貨過剩的原因很多,但基本上都屬於人為因素,主要有:

(1)預測市場有誤,對未來市場作出錯誤的判斷,引進的商品不能獲得顧客的認同,就會造成存貨積壓。

(2)商品的規劃不夠合理,不能滿足顧客的需求,商品組合、款式、規格沒能針對市場的需求。

(3)店員的銷售能力較差,無法抓住顧客的真實需求推銷。無論是店員的銷售能力,還是廣告促銷的能力,如果不及其他競爭者,市場的萎縮很快就會反映到存貨的增加上。

(4)商品品質參差不齊,影響了超市的品牌質量,也不能符合顧客要求。有瑕疵的商品,不但不能賣出去,即便銷售了也會被顧客退回,成為永遠壓箱底的存貨。找出具體的存貨過剩的原因後,就需要店主作出針對性的控製措施,有效避免貨品積壓的問題。

超市一般會用到以下一些控製存貨的策略,以保證合理的庫存:

(1)確定存貨處理政策。當存貨產生的時候,應有明確的存貨處理規定,告訴店員多久之內、用什麼方法、通過什麼渠道把存貨處理完畢。

(2)找出造成存貨增加的原因並加以預防及改善。較常用且簡便的方法為“魚骨圖”或稱“要因分析圖”,它能幫助我們像抽絲剝繭一樣把造成存貨增加的原因找出來。

(3)加強完善對商品的規劃,明確商品在市場上的定位,對目標市場的需要有充分的認知及數據的支持,才能規劃出滿足市場需要的商品。

(4)增加對店員的職業培訓,提升其銷售能力。銷售能力的提升有賴於不斷學習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