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經營一家最賺錢的超市9(2 / 3)

(1)超市布局與商品陳列要保持幹淨整潔。

(2)超市內現金管理要嚴格規範。

(3)超市人員應保持高度的警惕,隨時注意可疑情況。

2.預防盜竊

預防盜竊是超市安全管理最主要的工作,主要分為外部顧客防盜和內部員工防盜兩方麵,其防範措施要具體而嚴密。

(1)預防外部顧客盜竊

主要注意事項為:小件東西易失竊;店麵外層比內層的物品更容易被盜;人多時商品容易被偷竊。

相應的防範方法:小件易失竊的商品應陳列在容易被店員看見的地方,尤其是小件物品居多的店,如飾品店、雜貨店等,讓員要具備極強的敏銳性;歡迎顧客,使顧客知道自己被關注;高價商品專列貨架應加強注意,可放在加鎖的櫃子裏單獨陳列,如貴重首飾、鍾表等;結賬時不管商品多少都要用手提袋裝下商品,人多時在入口加強保安或其他安檢機器;隨時掃描店麵,發現異常;安裝監視係統和防盜鎖。

顧客偷竊的處置:證據確鑿才能采取行動,注意不能侵犯行竊者的人身權利或強迫其高價買下物品;以和解為主,要求其悔過並按原價購買所竊商品,然後請家人領回。

在偷竊事故的處理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論證據如何確鑿,店員和其他人員都不能強行對顧客進行搜身。一旦有誤,顧客的名譽就會受到傷害,所以必須認真妥善處理,即使“人贓俱在”,也應悄悄地將其人帶到保安部門,盡量不讓其他顧客看到。

(2)預防內部店員盜竊

店員偷竊的情形:結賬時不打發票和少算金額而中飽私囊;以“水貨”換真貨;在店內消費不付錢;偷竊店內商品。

相應的防範方法:加強盤點,了解盈虧情況;填寫相關報表,自用登記表,分析發票存根聯;安裝電子錄像、監控設備;不讓店員私自結賬。

店員偷竊的處置:盡量堅持不懷疑原則,避免傷害店員感情;態度惡劣者作報警處理;若發現店員偷竊,確認事實及相關內容,責令其進行賠償,解除雇傭關係。

3.防騙

把好防騙這一關,對超市安全管理來說也很重要。超市的防騙工作主要有兩方麵:一是防止采購時受騙,進了偽劣產品;二是防止詐騙。

(1)防止假冒偽劣產品

一旦采購到假冒偽劣產品,銷售出去會損害顧客利益,導致退換貨,既損錢財又壞了超市名譽。如果最終沒有銷出去,其損失也隻能由店主來承擔,即便可以退貨,也要多費周折,增加退換貨成本,影響正常銷售。

店主及店員必須懂得識別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規定的10種假冒偽劣商品,避免受騙把這些商品采購回來。這10種假冒偽劣商品分別是:

①失效、變質的。

②危及人民的健康和安全的。

③不達標的。

④冒用優質或認證標誌和偽造許可證標誌的。

⑤摻雜使假、以假充真或以舊充新的。

⑥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禁止生產、銷售的。

⑦無檢查合格證或無有關單位銷售證明的。

⑧未用中文標明商品名稱、廠商和產地的。

⑨限時使用而未標明失效時間的。

⑩按有關規定應用中文標明等級、規格、主要技術指標成分、含量而未標明的。

(2)防止詐騙

店主應告誡店員時刻提高警惕,防止歹徒的詐騙。應特別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①若店員隻有一位,且進倉庫搬貨無法照顧到收銀機,那麼,除了固定熟客外,盡量不要離開賣場,並婉拒顧客。

②店員應避免與顧客過於接近,以免發生意外。

③若需送貨,必須先結完賬,再提供送貨服務。

④切不可貪小便宜。

96.超市的倉儲管理

在超市的倉儲管理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訂單處理作業:

物流中心的交易起始於客戶的谘詢、業務部門的報表,而後由訂單的接收,業務部門查詢出貨日的存貨狀況、裝卸貨能力、流通加工負荷、包裝能、配送負荷等來答複客戶,而當訂單無法依客戶之要求交貨時,業務部加以協調。由於物流中心一般均非隨貨收取貨款,而是於一段時間後,予以結賬,因此在訂單資料處理的同時,業務人員應依據公司對該客戶的授信狀況查核是否已超出其授信額度。此外在特定時段,業務人員應統計該時段的訂貨數量,並予以調貨、分配出貨程序及數量。退貨資料的處理亦該在此階段予以處理。另外業務部門應製定報表計算方式,做報表曆史資料管理,訂定客戶訂購最小批量、訂貨方式或訂購結賬截止日。

2.采購作業:

自交易訂單接受之後由於供應貨品的 要求,物流中心要由供貨廠商或製造廠商訂購商品,采購作業的內容包含由商品數量求統計、對供貨廠商查詢交易條件,而後依據我們所製訂的數量及供貨廠商所提供較經濟的訂購批量,提出采購單。而於采購單發出之後則進行入庫進貨的跟蹤運作。

3.進貨入庫作業:

當采購單開出之後,於采購人員進貨入庫跟蹤催促的同時,入庫進貨管理員即可依據采購單上預定入庫日期,做入庫作業排程、入庫站台排程,而後於商品入庫當日,當貨品進入時做入庫資料查核、入庫品檢,查核入庫貨品是否與采購單內容一致,當品項或數量不符時即做適當的修正或處理,並將入庫資料登錄建檔。入庫管理員可依一定方式指定卸貨及棧板堆疊。對於由客戶處退回的商品,退貨品的入庫亦經過退貨品檢、分類處理而後登錄入庫。

一般商品入庫堆疊於棧板之後有兩種作業方式,一為商品入庫上架,儲放於儲架上,等候出庫,需求時再予出貨。商品入庫上架 由電腦或管理人員依照倉庫區域規劃管理原則或商品生命周期等因素來指定儲放位置,或於商品入庫之後登錄其儲放位置,以便於日後的存貨管理或出貨查詢。另一種方式即為直接出庫,此時管理人員依照出貨要求,將貨品送往指定的出貨碼頭或暫時存放地點。在入庫搬運的過程中 由管理人員選用搬運工具、調派工作人員、並做工具、人員的工作時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