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一天中午12點,劇院接到緊急而特殊的任務——當天下午4點在北京國貿宴會大廳舉辦意大利總統訪華接待儀式演出。要演奏的意大利國歌樂譜由於是從意大利傳真過來,譜麵極不清晰,馮選民以最快的速度辨析、加印、整理發給演奏員。4個小時後,指揮家一下棒,原汁原味的意大利國歌旋律悠然響起,在場的意大利文化官員高興地起立鼓掌。“這的確是份辛苦活兒,之前的樂務大多隻幹兩三年就會換崗,我有時也覺得委屈,因為樂務工作牽扯到很多部門,碰到困難、壓力和矛盾是常事,但樂團每一次的成功演出,就是我的豐收!”馮選民說。
“在音樂會演出中,樂譜分譜是整個音樂會排練、演出的重要環節。”馮選民說,一套曲目在排演前根據演唱者和演奏者的需要,經常要不斷地改調、移調,再進入排練,並要根據聲部要求,準確分發給每個演奏員、演員。有時在一個時間段裏,樂務需要同時管理六七套樂譜。為此,樂務要反複核對,和指揮、演出部門、演奏員及時溝通,努力做到所有問題解決在排練廳,不影響正式演出。
“一旦發現問題,不論是否屬於自己職責範圍,都要及時補台。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為了保證演出順利進行,馮選民十餘年如一日,從無怨言。同事們都說:“這個樂務選對了,選好了!”
歌劇演出是個係統工程,涉及諸多環節,需要樂務平心靜氣地與方方麵麵協調溝通、一一解決。上班時間,馮選民的精神一直是緊張的,每天回到家後,他還要過電影一樣回憶白天工作中是否有安排不妥的地方:現場演奏員的椅子是否放好了,樂譜台的數量、位置是否正確,每個人的衣冠、儀貌是否整齊……人雖然到了家,可心還在工作上。
多年來,樂務馮選民任勞任怨、認真負責地工作。在中央歌劇院,提起為人實誠的樂務“小馮”,沒有人不豎起大拇指。
公司成功了,自己就成功了,正如惠普公司創始人比爾·休利特和戴夫·帕卡德曾經說:“隻有在員工為公司創造出豐厚利潤的條件下,他們的獎金和工作才能得到保障。公司隻有實現了贏利,才能把贏得的利益拿出來與員工分享。”
因為企業與員工本身就是一個共生體,企業的成長,是每個員工努力累積的結果,有了每個員工付出的“量變”積累,企業的發展才能夠實現“質變”的飛躍。再美好的願景,也要靠當下的踏實行動才能實現。千斤重擔人人挑,每個人多努力,多推動一些,企業就能夠不斷向前發展;而員工的成長,要依靠企業這個平台,企業興員工興,企業衰員工衰。隻有企業獲利,員工才會最終獲利,員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是一致的,企業的發展也是保障員工個人利益與發展前途的基礎。作為員工,我們要盡自己所能,將公司發展壯大,實現個人與企業的雙贏。
一名優秀的員工能自覺地找到自己在企業中的位置,自覺地服從企業運作的需要,把企業的成功看做發揮個人才能的目標。他明白,隻有真正融入企業,才有機會在和企業一起成長,成功。
閱讀思考:
你怎樣看待你和企業之間的關係?你認為企業成功了會給你帶來哪些益處?
把公司看成自己,愛企如愛己
現代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對職業缺乏愛心。
——法家雕塑家 羅丹
公司就是一個把有著共同事業目標和合作基礎的人們按照一定的規章製度結合到一起的團隊組織。公司出現之後,人們的工作就有了歸宿,把公司當成自己事業的歸宿,不僅僅是人們的一種理念,還體現了人們最基本的良知。公司是每一個工作著的人的精神歸宿,就好像孤雁需要雁群一樣,人人都離不開公司大團隊的庇護和提攜,公司就是你的歸宿,愛公司實際上就是愛自己。
汪宏輝,電焊工,是油田施工企業最艱苦的工種之一。汪宏輝從1993年成為一名電焊工,到現在,和他一起進來的同事,都因為受不了苦,辭職的辭職,下海的下海,他卻與焊槍成了最親密的夥伴。他每天充分利用時間,看書,背操作要領。不分春秋冬夏,他始終蹲在大罐裏學焊接,幾近癡迷,工服時常被1000多攝氏度的鐵水燙穿,手上、胳膊上被焊渣燙得傷痕累累,但他一點都不在乎。
憑著這種好學的態度,汪宏輝邊幹邊總結,很快成長為單位的技術骨幹,並摸索總結出“觀、請、學、摸、把、試、悟”的電焊工七字要訣,以及“二胡”引弧法、短弧左焊法、內外兼容送絲法、溫度判斷法、鋸齒下拉法等操作法。
按照國際施工慣例,所有從事電焊技術操作的人員必須在現場通過上崗考試,而標準是國際通用的美國“阿斯米”標準。一陣焊花飛舞,一個漂亮的“阿斯米”國際標準的管口蓋麵迅即呈現在人們麵前。外國人於是稱他為“免檢王”。
汪宏輝成名後,有幾家大公司慕名前來,提出年薪20萬元的條件聘請他,都被他婉拒了。汪宏輝說:“是江蘇油田培育了我,油田的發展也給了我不斷進步的機會,這輩子我在江蘇油田幹定了!”
從汪宏輝擲地有聲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在江蘇油田工作,不是出於一種物質回報上的考慮,而是一種情感上的融入。如果我們能夠做到像汪宏輝那樣,我們的行動對其他同事也會產生積極的感召力,能夠與大家一起主動地與公司合二為一,才是真正地做到了愛企如己。
“我屬於這個公司,並不僅僅因為我在這裏工作。我的內心告訴我,我對公司負有責任,愛護公司就像愛我自己一樣,我必須忠誠於我的公司。”在某公司年終總結大會上,一位獲得嘉獎的優秀員工這樣說。的確,一個人屬不屬於一個公司,並不僅僅在於他是否在公司工作,關鍵看他的心在不在公司,是否把公司當成他的歸宿,有沒有與公司合二為一。
有一位房地產老板,雖已年近五旬,但工作仍然十分拚命。有一個樓盤從打地基到竣工,他天天都在現場指揮,從沒休息過半天。
樓盤剛建成的遊泳池,需要放水消毒,第一次灌滿水清洗消毒,水卻無法放走。每個工程師都百思不得其解,這個時候,已經熬了兩個通宵、聲音沙啞的老板指著池底說:“可能是下麵的出水口堵塞了。”
那些專業的工程師們個個都說不可能。老板二話沒說就跳進髒兮兮的遊泳池,很快就從水裏撈出了一個粉紅色的塑料袋,平靜地說:“就是這個袋子塞住了出水口。”全場寂然。大家心裏無比震撼,到底是什麼驅使這個身價過億的老板跳進滿是蘇打水和消毒水的水池裏?
這位老板為什麼會跳下去?答案很簡單,這個公司是他的,這個工程凝結了他的心血和期望。如果我們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在那個時候,我們也會跳下去,這就是在情感上與公司合二為一,也是愛企如己的體現,當然,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做,我們離自己事業的成功也會越來越近。
愛護公司就像愛自己一樣,我們應當在竭盡忠誠中,自覺維護職責所代表的利益,真正以公司為家,愛企如己,真正關心公司的興衰成敗,認真思考公司的經營發展之道,將自己的全部身心奉獻給公司,將自己徹底融入公司,為能夠使公司發展壯大而自豪。
閱讀思考:
平時在工作中,你考慮問題是從個人角度出發的比較多,還是從公司角度出發的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