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敬業決定品質,讓工作成為個人品牌(1 / 3)

第八章 敬業決定品質,讓工作成為個人品牌

敬業是一種標準和價值取向

我們在全世界各地開展業務的地方實施我們的價值觀,並在所有的地方堅持同一標準。

——杜邦公司的創始人 厄留梯爾·伊雷爾·杜邦

美國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曾說:“除了工作,沒有哪項活動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也沒有哪項活動能提供如此強的個人使命感和一種活著的理由。”可見,一個具有敬業精神的人,對於工作的理解是深刻的,他無論從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呈現出積極的狀態,完成工作也更主動,更能保證效率。

20世紀80年代中期,作為“第一捕俘手”,丁曉兵先後出色地完成了20多次偵察和作戰任務。一次他在敵人陣地上生擒了一名俘虜,撤退時,為掩護戰友和俘虜,他一把抓起敵人投來的手雷向外扔去,手雷在出手的瞬間爆炸,他的一條右臂被炸得隻連著一點皮肉,血流如注。為了完成任務,他拔出匕首,割下斷臂,以驚人的毅力,和戰友們扛著俘虜,冒著敵人的炮火翻山越嶺4個多小時撤了回來。

戰後,丁曉兵榮立一等功,獲得全國“為邊陲優秀兒女掛獎章”活動為他專設的第101枚金質獎章。後來,他被調至某團政治處任宣傳幹事。從沒有搞過新聞報道的他苦練寫作本領,紮實深入采訪,1年時間內就在中央和軍區級報刊發表報道100多篇,成為軍區“新聞工作先進個人”。

凡是和丁曉兵有過接觸的人,無不從他身上感受到不甘平庸、永不服輸的銳氣和力量。丁曉兵一直珍藏著一條沾著血跡的背包帶,這條背包帶是他一次恥辱的記錄,留著它,是為了時時鞭策和激勵自己。丁曉兵剛到連隊擔任指導員的第二天,連隊組織緊急集合訓練,全連都集合齊了,他的背包還沒打好。當他最後一個出來,站在全連官兵麵前的時候,麵對的是一片憐惜和懷疑的目光。一向好強的丁曉兵麵如火燒,他暗下決心:我要用一隻手創造一流的業績!為了練好打背包,他一個人躲在房間裏腳、嘴和左手並用,練得手指磨破了皮,嘴角流出了血,直到打背包的速度全連沒人趕上他。他當指導員4年,連隊榮記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2次,被集團軍樹為“基層建設樣板連”、“基層建設標兵連”。

1993年12月,丁曉兵任某營教導員時,這個營已多年與先進無緣。他從摔打部隊戰鬥精神入手,下決心改變營隊麵貌。部隊到安徽丹陽湖農場水利施工,他把全營的黨員集中起來組成黨員突擊隊,自己任突擊隊長,專揀硬骨頭啃。這一年,他帶的營被評為“施工先進營”,此後,又連年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營”,受到師集體嘉獎。

2003年7月,淮河流域發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丁曉兵所在團奉命執行抗洪搶險任務。時任團政委的他,洪峰在哪裏,他就衝在哪裏;哪裏最危險,他就戰鬥在哪裏。7月17日,安徽壽縣瓦埠湖堤壩突然發生特大管湧,丁曉兵第一個跳進激流中,與黨員突擊隊一起打樁,和大家一同運土扛包,經過連續19個小時的艱苦奮戰,終於堵住了管湧,保住了縣城。之後,丁曉兵的斷臂疼痛難忍,原來是汙水浸泡時間長了,傷口縫合處嚴重潰爛,一小塊烏黑的彈片露了出來。在丁曉兵精神的激勵下,全團官兵經過18天的戰鬥,圓滿地完成了抗洪搶險任務。他帶領的部隊被武警總部評為“抗洪搶險先進單位”,並榮記集體三等功。

從“戰場英雄”到“時代先鋒”,丁曉兵不斷用敬業來要求自己。敬業是一種標準,它塑造了社會或者團隊成員之間科學、和諧的有效工作方式,能夠保證一個組織的發展以及組織中各個成員之間的利益,保證一個組織的和諧與高效。

敬業是一種價值取向,是對所負使命的忠誠和堅守,敬業的人做人做事所呈現出的品質,是做一個優秀的職業人所必需的。

1974年,王小旋脫下心愛的軍裝,成了軍工單位的一名普通工人。一次,上級給濟空某航空中心修理廠下達了緊急研製某項工程的任務。那時王小旋剛剛隨遷到該廠,領導從檔案中了解到他曾參加過計算機專業培訓,便把他從車間抽調進課題組。此項工程事關我軍第一代機載計算機設備,是該廠第一次接受這麼重大的科研任務,對王小旋而言,更是首次負責這種既要參與研製又需親自改裝和伴隨保障的新型科研課題,加上就在他們緊鑼密鼓研製時,再次傳來飛行訓練中發生不幸的消息,上級便要求他們“加快研製、同步改裝”。王小旋和課題組人員晝夜不分地奮戰了整整兩年,如期完成了我軍第一代某型機載計算機設備的研製和改裝任務。盡管漂亮地完成了任務,但是高度的責任心使王小旋同時體會到了一種危機感:中國的國防科技太落後了,亟待改進!

此後,王小旋堅定了獻身國防高精尖端科研的決心和信心。他時常拿國內的意外事故提醒自己,拿國外的先進科技激勵自己,讓自己始終處於一種警醒、奮進的狀態。1995年4月,王小旋被聘為該廠新組建的科研所所長,主持“飛行參數記錄與處理係統”(俗稱黑匣子)的研製和定型生產。按常規,這項科研課題應由至少100人以上的專門機構來承擔,而他們課題組一共6人,其中4人是第一次進課題組的新手。按照上級要求,他們研製出的“黑匣子”必須達到“體積小、功能多、采集信號全、安全可靠性高”的設計要求和目的,否則就無法在戰機上使用。

高度的責任感讓他毫不畏懼,讓他能夠穩紮穩打,慢慢地摸索出成功的研製方案。無論是研製階段的總體設計、分項設計、軟硬件設計,還是定型生產後的焊接、調試、組裝、試飛、維護,等等,他都親力親為,反複試驗,力求萬無一失。

苦戰兩個月,終於傳來了喜訊:他們研製的“黑匣子”不僅元器件減少了4/5,成本降低了3/4,而且體積縮小了4倍,記錄容量卻增加了4倍。它標誌著我軍從此有了自己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黑匣子”。

但是充滿責任感的王小旋並未就此放鬆,仍希望精益求精,進一步想到:新的“黑匣子”要是與原有機載設備不兼容呢?事實證明,二者之間的確存在幹擾。王小旋百思不得其解,隻好將近百個焊接點一個個點開,逐點排查後再一個個焊上。經過半個多月的探索,他們終於排除了幹擾。

王小旋領導研製的“黑匣子”已批量裝備於空軍和其他軍種的眾多戰機上,為提高部隊航空維修水平和飛行訓練質量、保證飛行安全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使該廠成為首家為地方工業部門生產配套機載設備的部隊單位。

王小旋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負責地敬業工作,因為,敬業是一個人積極工作的內在動力,敬業工作就等於找到了心中的明燈,明白了工作的意義,你就會充滿激情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用敬業的標準和價值取向工作,也必定是能夠職業常青的人。

或許,你對所在公司醒目位置上懸掛著的“敬業”二字已經熟悉得有些麻木了。然而,你要知道,敬業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是支撐公司立於不敗之地的堅強柱石;而敬業對於一名員工來說,是優秀員工的標準和價值取向。

閱讀思考:

你在工作中做到認真負責了嗎?你明白敬業的真正含義嗎?

用腦隻能稱職,用心才能卓越

我個人認為,我們輸給人家的地方是生活以及工作的觀念和態度。

——中國台灣著名企業家 王永慶

步步高升是每一個職場中人的願景,然而,在充滿競爭的職場中,在以績效作為目標管理的組織裏,現實很殘酷:不換腦袋就換人。人類社會已經步入知識經濟時代,進入一個不斷變化的時代,社會環境、市場環境都不允許我們的工作永遠按著一種模式循環下去。如果不用“心”工作,那麼我們很快就會跟不上潮流,被社會所淘汰。

一流人才的核心素質是:當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總是能夠主動找方法解決,而不是找借口回避責任。作為一名員工,隻有通過無止境的思考和擁有耐心、恒心地去實踐,用“心”來為工作保駕護航,才能做得更好。

曾鵬是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裝焊車間生產班班長,1992年剛進工廠的時候,師傅對曾鵬說過一句話:“咱們當工人的,要多幹活、少說話。”當時,曾鵬他們的工作非常辛苦,經常是8個小時喝口水休息一會兒的工夫都沒有。可是,這麼拚命幹的結果是什麼呢?生產的車照樣賣不出去,同時,產品的質量也在下滑,不少客戶反映他們生產的車質量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