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敬業工作,付出汗水收獲幸福
敬業,讓工作成為一種快樂旅行
一個擁有純真微笑的小學畢業生,比一個臉孔冷漠的博士更有用。
——希爾頓酒店集團創始人 康納德·希爾頓
工作是個人價值的體現,應該是一件幸福的差事,我們有什麼理由把它當做苦役呢?有些人抱怨工作本身太枯燥,然而,問題往往不是出在工作上,而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
作為一名員工,如果你能敬業工作,出色地完成任務,就會為自己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會,最終所獲得的也不僅僅是一些物質上的獎勵,而更多的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從而獲得最大的快樂,而這也正是人生真正的快樂。
如果你開始覺得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情緒越來越緊張,感受不到工作中的樂趣,沒有喜悅的滿足感,就說明有些事情不對勁了。如果我們不從心理上調整自己,即使換一萬份工作,情況也不會有所改觀。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憑借對工作的熱愛去發掘內心蘊藏的活力、熱情和創造力,那麼,工作對你來說就會成為一件快樂的事,猶如一次快樂的旅行。
十年間,在瓜洲鎮的這片荒灘上崛起了一個人均GDP超過揚州全市平均水平1000多元的“富裕村”。建華村的老百姓都清楚,那是朱快樂的功勞。朱快樂用他樸素而頗具實效的治村理念,讓建華村1000多戶農民走上了幸福的康莊大道,也走進了全國人民的視野。
朱快樂夢想中的建華村應該像江陰華西村一樣,是個有影響力的“中心村”。從1996年起,他帶著一幫村幹部潛心落實“中心村”計劃。他的計劃從五金彈簧廠周圍的一大片荒塘開始,他自掏50多萬,把塘填了起來。接下來的幾年裏,朱快樂又出資金600多萬用於修路建橋、辦學校、建農貿市場,發展基礎配套設施。基礎設施完善了,300多戶村民開始向中心村動遷,在這裏建別墅、開飯店、開商店。不久,超市、銀行、種子站等也相繼落戶。朱快樂夢想中的“中心村”初具規模。
朱快樂對村民的奉獻是無私的,他會半夜冒雨去給雙腿殘疾的楊老漢修房子;他會拿著別人母親的病曆檔案,去找蘇北醫院的肝病專家開藥,讓老太太康複;村裏有個特困戶,出了名的懶,落實幫扶對象時,村幹部一個都不肯去,朱快樂卻主動與他掛了鉤。
朱快樂是新世紀農村幹部的一麵旗幟,他不是富豪,卻慷慨地把自己幾乎所有的積蓄都用於建華村的建設,自己留下的卻十分有限:家裏沒有一張存折;因常年操勞疾病纏身,長期失眠、神經衰弱。在朱快樂看來,隻要村裏人快樂,他就會快樂。
如果我們能像文中朱快樂一樣,用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那麼工作對我們來說就是一件快樂的事,因為工作在現代人生活中的分量愈來愈重,甚至成為衡量成功的重要標準。不管你為哪家公司、哪個老板工作,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工作當成自己人生的樂趣。在今天,享受工作樂趣的方法很多。像科學家、運動員、藝術家、音樂家或演員,等等,他們都以工作為樂,因而取得矚目的成就。要樂在工作,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它視為一種成長曆程。
人生最大的價值,就是對工作有興趣,並從工作中獲得樂趣。美國思想家愛迪生說:“在我的一生中,從未感覺是在工作,一切都是對我的安慰。”這樣的人,就是一個具有敬業精神的人。如果一個人一開始工作,就覺得是做一件受罪的苦差事,就很難對之傾注熱情,所做的成績也不會很出色,在他的麵前隻是一片無邊無際的荊棘。而如果一開始就抱著很大的熱情和希望,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憧憬著美好的前途,並盡其最大的努力去工作,情況可能就完全不同了。即使眼前是一片荊棘,也會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現出一條平坦光明的大道。
閱讀思考:
在工作中,你能感受到敬業工作所帶來的樂趣嗎?你知道為什麼會快樂嗎?
工作詮釋價值,敬業人生更精彩
每個人的人生價值都是由自己決定的。
——法國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 盧梭
工作為我們提供了穩定的薪水,解決了我們的衣、食、住、行等需要,使我們有了穩定的生活,使我們的心安定了下來。除此之外,工作還是一個機會,一個平台。它為我們提供的工作環境、辦公設備、各種福利等,成就了我們的事業,成就了我們的人生。對我們來講,敬業工作的人生是精彩的。
對於中美兩國人民而言,姚明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姚明身上擁有著許多作為優秀員工必備的良好素質,如努力、上進、敬業,同時,幽默、平和的性格也為他贏得不凡的人氣。
被譽為“小巨人”的姚明在職業運動生涯中,用高超的體育技能,在一個強手如林的國家運動項目中占有一席之地,成就了很多人的夢想,更成為中國人的驕傲。
我們應當看到,除了2米26的身高之外,姚明其實缺乏成為一名優秀籃球運動員的很多天賦,但在他成功之後,這些問題都被忽略了。姚明被稱為“上帝的禮物”,仿佛他一降生在世界上,就理應成為今天的姚明。
有些人也許還不太清楚:姚明的左耳喪失了大部分聽力,這嚴重影響了他在場上、場下和教練、隊友的交流。他往往聽不到從左側傳來的聲音,當教練布置戰術的時候,他必須用右耳傾聽。
姚明的身體條件也曾經受到懷疑。他的兩肩狹窄,胯骨寬大,對於中鋒而言,這會影響他的籃下對抗能力和轉身時的靈活性。
而姚明的臂長短於身高,隻有2米20,這讓他在籃下爭奪籃板球時常常處於劣勢。此外,姚明的跟腱短,腳形為俗稱的“刀削腳”。對於籃球運動員來說,彈跳力是決定性的天賦之一,而跟腱越長的運動員,彈跳力越好。
當我們認為有2米26身高的姚明一定會成功時,我們其實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我們曾經有過那麼多身高和姚明相似、籃球天賦甚至超過姚明的運動員,但沒有一個人實現了像姚明一樣的成就。
作為成功運動員的姚明刻苦敬業的精神一向為其前主教練範甘迪所稱道,據範甘迪透露,姚明一般的訓練安排是這樣的:提前45分鍾開始訓練,而在日常訓練結束後自己再加練45分鍾。“當他腳受傷的時候,他依然堅持在場外自己進行訓練。”
如果姚明滿足於2米26的身高,他很可能會成為一個出色的籃球運動員,但永遠不會成為令人矚目的球星。
富蘭克林曾說:“我讀書多,騎馬少,做別人的事多,做自己的事少。最終的時刻終將來臨,到時候我但願能聽到這樣的話,‘他活著對大家有益’,而不是‘他死時很富有’。”活著對大家有益,這就是工作賦予我們的樂趣,這會使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升華,我們會從中獲取無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