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忠告一:做“有誌”之人(2 / 3)

李嘉誠先生於22歲開創他個人的事業,他開辦的塑料工廠以“長江”為名,反映出李嘉誠先生的內心並不因一個小企業而滿足,他早年已經胸懷大誌。李嘉誠先生曾經解釋過,當時為什麼以“長江”作為創業時企業的名稱。他這樣說,“長江不擇細流,不嫌棄細的山泉或小的河流,不然又怎能彙聚成為長江?”單是這樣的想法,已經顯示出李嘉誠先生確是一個極不簡單的人物。他以長江命名他所開創的第一項事業,除了表示出他的胸襟就如長江不擇細流一樣,什麼河川、水流都可以容納之外,更表明了他的事業將來一定要彙聚成如長江一樣,氣勢磅礴,是萬千川流彙聚而成的大企業。長江是中國最長的河流,李先生原意是將來他的事業也不可屈於人下,一定要成為領導者。這種大誌不是一個普通人能夠擁有的。

除了要成就一番大業,使企業成為行業領袖外,李嘉誠先生的大誌還包括做到最好。如果一個企業規模是最大的,但所生產的產品在品質上有問題,這個大企業或遲或早都會出現問題。所以李嘉誠先生的大誌,還包括要做到最好、最優質。做到最好、做到最優質是李嘉誠先生一貫的生意手法,也是李嘉誠先生的處世哲學。

李嘉誠先生要自己的企業一定要走在時代的前列。他的企業一定要在其他人還未察覺到有市場潛力之前就已經進行探索、研究,提前打開市場。走在社會的前端,保有行業內領導的地位,凡事不可以落後於人,是一個抱負不凡的人才做得到的。

遠大的理想通常促使我們發揮自身的最佳能力,激勵我們努力工作,瞄準目標,全力以赴。當你問起NBA職業籃球高手“飛人”邁克·喬丹,是什麼因素造成他有不同於其他職業籃球運動員的表現,而能多次贏得個人或球隊的勝利?是天分嗎?是球技嗎?抑或是策略?他會告訴你:“NBA裏有不少有天分的球員,我也可算是其中之一,可是造成我跟其他球員截然不同的原因是,你絕不可能在NBA裏再找到我這麼拚命的人。我隻要第一,不要第二。”

羅馬納·巴紐埃洛斯是一位年輕的墨西哥姑娘,16歲就結婚了。在兩年當中她生了兩個兒子,丈夫不久後離家出走,羅馬納隻好獨自支撐家庭。但是,她決心謀求一種令她自己及兩個兒子感到體麵和自豪的生活。

她帶著用一塊普通披巾包起的全部財產,跨過裏奧蘭德河,在得克薩斯州的埃爾帕索安頓下來,並在一家洗衣店工作,一天僅賺一美元。但她從沒忘記自己的夢想,即要在貧困的陰影中創建一種受人尊敬的生活。於是,口袋裏隻有七美元的她,帶著兩個兒子乘公共汽車來到洛杉磯尋求更好的發展。

她開始做洗碗的工作,後來找到什麼活就做什麼。拚命攢錢,直到存了四百美元後,便和她的姨母共同買下一家擁有一台烙餅機及一台烙小玉米餅機的店。

她與姨母共同製作的玉米餅非常成功,後來還開了幾家分店。直到最後,姨母感覺到工作太辛苦了,這位年輕婦女便買下了她姨母的股份。

不久,她經營的小玉米餅店鋪成為全國最大的墨西哥食品批發商,擁有員工三百多人。

她和兩個兒子經濟上有了保障之後,這位勇敢的年輕婦女便將精力轉移到提高她美籍墨西哥同胞的地位上。

“我們需要自己的銀行”,她想。後來她便和許多朋友在東洛杉磯創建了“泛美國民銀行”。這家銀行主要為美籍墨西哥人所居住的社區服務。如今,銀行資產已增長到兩千兩百多萬美元。這位年輕婦女的成功確實來之不易。

抱有消極思想的專家們告訴她:“不要做這種事。”

他們說:“美籍墨西哥人不能創辦自己的銀行,你們沒有資格創辦一家銀行,同時永遠不會成功。”

“我行,而且一定要成功。”她平靜地回答說。結果她真的夢想成真了。

她與夥伴們在一個小拖車裏創辦起他們的銀行。可是,到社區銷售股票時卻遇到另外一個麻煩,因為人們對他們毫無信心,於是她向人們兜售股票時遭到拒絕。

他們問道:“你怎麼可能辦得起銀行呢?”“我們已經努力了十幾年,總是失敗,你知道嗎?墨西哥人不是銀行家呀!”

但是,她始終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努力不懈,如今,這家銀行取得巨大成功的故事在東洛杉磯已經傳為佳話。後來她的簽名出現在無數的美國貨幣上,她由此成為美國第34任財政部長。

你能想像得到這一切嗎?一名默默無聞的墨西哥移民,卻胸懷大誌,後來竟成為世界上最大經濟實體的財政部長。

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的一名教師古爾達·梅厄的夢想原來隻是成為新建立國家的一員,在那裏,她可以尊奉自己的信仰,能夠自由和尊嚴地做禮拜。她不但實現了她的目標,而且後來出任以色列總理,成為一代偉大的政治家。

兩位女性的經曆足以說明誌當存高遠。隻有懷有遠大理想,才能為之奮鬥不息,最終成就一番大事業。如果沒有這種遠大理想,就不敢為,更無從實現。

一個炎熱的夏天,一群人正在鐵路的路基上工作。這時,一列緩緩開來的火車打斷了他們的工作。火車停了下來,最後一節特製車廂的窗戶被人打開了,一個低沉的、友好的聲音響了起來:“大衛,是你嗎?”大衛·安德森——這群人的負責人回答說:“是我,吉姆,見到你真高興。”於是大衛·安德森和吉姆·墨菲——鐵路的總裁,進行了愉快的交談。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愉快交談之後,兩人熱情地握手道別。

大衛·安德森的下屬立刻包圍了他,他們對於他是墨菲鐵路總裁的朋友這一點感到非常震驚。大衛解釋說,二十多年以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在同一天開始為這條鐵路工作的。

其中一個人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問大衛,為什麼他現在仍在驕陽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成了總裁。大衛非常惆悵地說:“23年前我為1小時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卻是為這條鐵路而工作。”

作為一個學生,如果你隻為分數而學習,那麼你也許能夠得到好分數;但是,如果你為知識而學,那麼你就能夠得到更好的分數和更多的知識。如果你為賺錢而努力,那麼你可能會賺很多錢;但是,如果你想通過做生意來幹一番事業,那麼你就有可能不僅賺很多錢,而且會幹一番大事。如果你隻為薪水而工作,你有可能隻能得到一筆很少的收入;但是,如果你是為了你所在公司的前途而工作,那麼你不僅能夠得到可觀的收入,而且你還能得到自我滿足和同事的尊重。你對公司做的貢獻越大,你個人所得到的回報就會越多。

還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叫泰莉的空中小姐,很喜歡環遊世界。另一個空中小姐寶玲也一樣,但她還希望有自己的事業,最好與旅遊有關。寶玲每到一個地方,就不停地記下她經曆到的一切,尤其是當地的旅館及餐廳狀況,並不時提供自己的經驗給乘客。

終於,她被調到負責旅遊行程安排的部門,因為她就像一本活百科全書,對旅遊的知識非常豐富。她在那個部門如魚得水,掌握了世界各大城市的旅遊動態。幾年之後,她已擁有一家自己的旅行社。

泰莉呢?她還是一個空中小姐,還是努力工作,但顯然並沒有什麼升遷機會,惟一能改變現狀的,大概隻有結婚。事實上,泰莉和寶玲一樣賣力工作,但泰莉沒有遠大理想,隻是隨興地到世界各地玩,不把旅行看做發展潛力的活動。

沒有遠大誌向的人,往往終生在原地打轉。

可以說,目標對於成功,猶如空氣對於生命一樣,目標是成功的生命線。對於成功來說,一個人過去或現在的情況並不重要,而未來想要獲得什麼成就,有什麼樣的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高爾基曾說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我確信這也是一個真理。這個真理是由我的全部生活經驗,即我觀察、閱讀、比較和深思熟慮過的一切確定下來的。”

這一經驗帶有普遍意義。

合理規劃你的目標遠大的誌向是一個支配事業計劃的大方向、大原則,是一種野心、一種欲望。它迸發出一種原動力。這種誌向是無形的,卻對個人事業起著導航的作用。

至於目標,則是比較具體的,目標是需要完成的項目;或是在某行某業做得好,之後就再進入另一個更新的、更有潛質的行業。目標在理想的指引之下一步一步向前達成。理想可導航,目標將個人的理想逐一實現。總之,事業的發展應該先有理想作為指針,然後再訂立出具體的目標,事業才可能慢慢壯大,自己心中的理想就會兌現。

可以說,走向成功的人生,正是由大大小小的成功選擇串成的黃金鏈條。成功的選擇,正是成功人生的重要環節。

美國心理學家史蒂芬·裏希認為:“將目標分解成若幹個可以實現的部分,不但能增加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且能減少付出的代價。”我們在選擇目標時,要做到既有宏觀大目標,又有微觀小目標;既有遠期目標,又善於分解成近期目標;既有遠大誌向,又有分階段局部具體的目標。用一步步實現具體目標的行動,向人生的總體目標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