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忠告六:做“敏銳”之人
敏銳,是指人感覺靈敏、眼光銳利、反應迅捷。可以說,敏銳是成功者必不可少的一種要重要素質。隻有敏銳,才能把事情想在前頭,把工作做在前頭,把好事辦得更好,把壞事化於無形,做到未雨綢繆,化險為夷。荀子說:“先事慮事,謂之接,接則事優成。”“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後,後則事不舉;患至而後慮者,謂之豫,豫則禍不可禦”。敏銳,“則事優成”;不敏銳,“則事不舉”、“禍不可禦”。信哉斯言!
李嘉誠認為做人要有敏銳的品格,生意才做得靈活,才能隨著市場的變化迅速調整戰略,這樣才能立於商場的不敗之地。
一直以來,李嘉誠的過人之處,是他總可以在一項業務的鼎盛時期洞悉其危機所在,然後迅速作出新的部署和嚐試。當年他生產塑膠花的時候,塑膠花行業正大行其道,大有帶動香港工業起飛之勢。然而李嘉誠卻看到了這個行業的前途有限,於是轉向房地產發展,全力拓展地產市場,並在緊接而來的房地產高潮中獲得可觀的回報。那時的李嘉誠,已經成為香港炙手可熱的富豪級人馬,可他並沒有安於現狀,而是在香港房地產最高峰時看到了這個行業的危機。1997年,他開始不斷出售手上的物業,努力開拓新的業務領域,把資金分投於電訊、基建、服務、零售等多個領域,使集團避過了金融風暴中樓價大跌的重大打擊。
洞察先機洞察未來的眼光也就是預見力是敏銳者具備的素質之一。
多年來,李嘉誠先生都是香港人熟知的首席富豪。他的成就一次大過一次,永遠會有更大的成就出現。如果一個人沒有洞悉未來的眼光,隻單憑虛無飄渺的所謂運氣,我不相信他能夠創出如此龐大的事業。
一個人的成功並不是無因的,也不可能單靠“幸運”
兩個字。因為我們並不知道幸運之神什麼時候會降臨,也下知道它什麼時候會離我們而去。我們應該做好所有的準備,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以成功人物為榜樣,學習他們在商場上怎樣判斷事物,怎樣做重要的決策,怎樣找到成功之路,怎樣渡過逆境,這樣我們才有機會沾到成功的一分光。
李嘉誠先生的成就絕對是因為他有個人獨到的銳利眼光,能夠洞察其他人未能見到的前景,在商場上能夠高瞻遠矚,洞察入微。這種獨到的眼光,使他在商場上大小戰役中,都能夠智珠在握,穩操勝券。
當年,當李嘉誠先生在塑料花行業打出了名堂,被尊稱為“塑料花大王”之時,他卻能夠洞見塑料花市場隻會有數年的光景,並不會長久。於是,在其他廠家大肆擴充塑料花的生產時,李嘉誠先生卻隻是將生產規模保持原狀。結果,數年之後,塑料花行業真的走了下坡。如果當年李嘉誠先生全力將資金投入塑料花行業的話,事後他可能會一敗塗地,但李嘉誠先生卻沒有這樣做,這就是他敏銳的過人之處。如果你留意過李嘉誠先生做生意的手法,你應該會看到,李嘉誠先生經營的生意,當時都並非很多同行參與的,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門生意就會成行成市,變得非常熱門,市場上也變得極興旺。李嘉誠先生能夠在早期進入市場,競爭一定很少,而他卻能快人一步,在市場內奠定根基,對該行業的運作、成本、管理、市場、供求情況、消費者的心態、潛在的競爭對手等等進行了解。到其他人加入這個市場之時,李嘉誠先生已經成為該行業的領導者。其他新加入者,還在學習、摸索、嚐試,但李嘉誠先生卻已經將業務在打了基礎之後,不斷提升,其他競爭對手就難再和李先生的企業匹敵。
有這麼一句宣傳語是這樣說的:
“快人一步,理想達到。”在商場上,能夠洞悉先機,先人一步捕捉到市場,開發出新的市場,新的產品,提供市場上從來沒有人提供過的服務,或是在市場已經有這種服務,但行內的企業隻是一盤散沙,未成氣候之時,以企業化的形式去經營,使市場人士耳目一新,都算是快人一步的做法,這樣理想一定會更加容易達到。
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洞察先機比別人早一步,都要比別人更迅速地掌握未來的動態、未來的資訊、未來的走向。這就是超級成功者所擁有的觀念,就是我們思考的模式,這也就是超級成功者的秘訣。
從對大多數成功者的研究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成功首先來自對未來的科學預見和高瞻遠矚。
被人譽為“電腦神童”的美國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經過短短20年的努力,在1998年美國《財富》雜誌世界10大富豪排行榜中,以千億美元的資產榮任首富,引起了世人的注目。他的成功之道除了電腦時代所賦予的機遇外,更主要的還是他的高瞻遠矚和遠見卓識,善於洞察先機。
蓋茨當選全球首富後,自稱其事業成功主要是由於他能專注長線目標,並不理會短期困擾。他說:“作為一名企業領導者,必須不斷地自問,自已是否應用了可長期通行的技術?是否可長期維係顧客?自己的分銷策略是否長久不變?
設立的薪金標準和獎勵製度是否適合公司長遠需要?”“當改變必然發生時,你必頸預先指出它、接受它和找出方法使其改變能為你服務。”
蓋茨的成功的確是靠其對未來發展的準確判斷。10年前他就預測光盤軟件將大有可為,可以立即帶頭發展,事實證明了他的正確。在20世紀80年代花費億萬美元巨資改進視窗係統,在十年後收到了重大回報。1995年,比爾·蓋茨推出了《未來之路》一書。在書中,比爾·蓋茨提出信息高速公路——國際計算機網絡將成為今後的發展方向。他又走在了別人的前麵,領導時代的潮流。查克·豪絲是惠普公司一位聰明能幹、積極努力的工程師,幾年前正在研製一種新型顯示監視器時,上級通知他放棄這個努力。他通過廣泛調查,預見到這種顯示器必然有巨大的潛力。因此,他沒有理會上級的指示,繼續進行這種新產品的研製,而不管上級多次要求他停止這項工作的壓力。他說服他所在部門的研究與開發經理,把這種監視器投入了生產和市場。結果,惠普公司銷售了17000台這種監視器,贏利3500萬美元,豪絲也因“超乎工程師的正常職責範圍,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藐視上級指示”而受到重獎。
實際上,促使豪絲出人頭地的主要因素是他超出常人的預見力。
如果他不能正確預見到產品暢銷,則沒有足夠的勇氣違背上級指示;如果預見和判斷錯誤,則會受到上級的嚴厲指責,可能因此被炒魷魚。
預見力是成功人士的必備素質。
任何缺乏戰略預見商家,都難以適應製定戰略和實施戰略的需要。
預見能力在商務中是如此重要,許多公司都把它作為工作取得進展的主要尺度。
期貨市場是投機者的樂園,搞期貨交易的人更要深謀遠慮,有先見之明,要在別人之前搶先抓住機遇,才能夠賺大錢。
王誌遠是70年代從大陸去香港的打工仔,他初入期貨市場,對期貨是一無所知,但是他隻是全憑著過人的洞察力而做成了一筆又一筆的大生意。
有一次,一位布廠老板讓王誌遠替他買下100張日本棉紗,他以為日本的棉紗行情不錯,一定可以賺一大筆。誰知事與願違,不久之後,日本市場疲軟,這批期貨一個多月都無法脫手,資金積壓,造成流通不暢。王誌遠和布廠老板都仿佛捧著一把熱炭,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正在此時,中國唐山發生了大地震。而唐山是紅豆主產區,這次地震一定會大大減少紅豆的產量。王誌遠聽到了這個消息,靈機一動,他感到機遇來了,於是馬上去見了布廠考板對他講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王誌遠買下了100張日本紅豆合約。別人覺得很奇怪,既然那100張棉紗都已經被套牢了,怎麼還那麼大膽去買進100張紅豆的合約呢?他們卻認為王誌遠初涉期貨市場,對此一無所知,有些人好心地勸他,有些人則冷嘲熱諷,但王誌遠並沒有理會。
不久之後,紅豆價格暴漲。王誌遠將手中的合約盡數拋出,所賺取的錢除了彌補了由於買入棉紗合約的損失,還另獲了一大筆利潤,布廠老板笑逐顏開,連聲讚歎王誌遠的敏銳眼光。
王誌遠從這件事上了解到要在期貨市場有所成就,就必須要充分掌握信息,並且還要通識各種知識這樣才可能有先見之明。之後,他勤奮自學,並且時時關注一切可能引起期貨市場波動的信息。
有一次,王誌遠從電視上看到沙特阿拉伯提高石油價格的新聞,一下子從床上跳起來,衣服都沒有穿就馬上打電話下單買入香港“九九”金。
果然,一天不到,金價開始暴漲。一夜之間,王誌遠的每張合約就賺了10多萬港元。
就這樣,王誌遠以其特有洞察力在期貨市場中隨意馳騁,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1975年初春的一天,美國亞默爾肉食加工公司的老板正躺在沙發上看報紙,突然,一則短訊讓他雙眼圓睜——《墨西哥將流行瘟疫》。
這位老板立刻推測,如果墨西哥有瘟疫,必定從加利福尼亞和德克薩斯兩州傳入美國,而這兩州又是美國肉食供應的主要基地。這兩地一旦瘟疫盛行,那麼全國肉類供應必定緊張。
於是,在證實了這個消息的可靠性之後,他傾囊購買德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的生豬和牛肉,並及時運往美國東部。
不出所料,從墨西哥傳來的瘟疫蔓延美國西部幾個州。
美國政府立即嚴禁這些州的食品外運。於是美國全境—時肉類價格暴漲,肉類奇缺。
亞默爾公司數月內淨賺900萬美元,一時占盡風光。
大凡成功者都有洞悉自如的境界,因為他們都具備敏銳的品質。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事先就知道,鐵路時代必定要到來。日本“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事先就預測,電氣化時代必然來臨。而美國的尤伯羅斯更是眼光獨具,獨自承辦1984年的第23屆奧運會,名利雙收,名噪一時。如此事例,不勝枚舉。
預見力作為人們遠見卓識的基礎,其主要功能就是正確掌握不確定因素或未知事件,為決策提供有關信息、數據以至可行性方案。洞察未來是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製定規劃和實施的重要前提和手段。預測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決策的成功與失敗。
企業要生存,要具有市場競爭能力,關鍵是要能應付瞬息萬變的競爭形勢。這就迫切要求我們能夠進行科學的預測,使我們能在預測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假設,采取堅決有力的戰略行動計劃。否則,就會貽誤商機,競爭失敗。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的董事長威爾遜曾這樣說過:“我整天沒有做幾件事,但有一件做不完的工作,那就是計劃未來。”
美國建築業巨子比達·吉威特十分注意掌握信息,善於預測市場。1930年,在建築業不景氣的情況下,他預測公共投資將旺盛;1940年,他預測到防衛工程特別是空軍基地的建設要擴大;1950年,他預見到高速公路及導彈基地的建設高潮將到來;1960年,他又預見到都市交通網的大發展。正由於他的先見之明,事先準備充分,保證了其在承接建築項目時投資成功。
多謀善斷多謀善斷是敏銳者必須具備的另一基本素質。
一個人的多謀善斷主要體現在他能深刻認識事物間的內在聯係及事物的本質屬性及發展規律,從而在紛繁複雜的各種事物中,透過現象看本質,並抓住主要矛盾,運用創造性思維方法,進行科學的歸納、概括、判斷和分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是否多謀善斷其實反映了一個人決策水平的高低。成大事者的日常活動中,有一項便是要經常做決策,因此領導者往往需要較強的當機立斷的決策能力,即成大事者決定采取哪一種最有效方式的決斷能力。
當機立斷需要有選擇最佳方案的決策能力,決策就是方案選優。不過,這個選擇不是簡單的在是非之間挑選,而往往是在一種方案不—定全優於其他方案的情況下進行。科學決策必須建立在對多種方案對比選優的基礎上,這就要求領導者具有方案對比選優的能力。
當機立斷需要有風險決策的精神。客觀情況,往往是紛繁複雜的,有—些情況是不可能讓人事先做出百分之百正確判斷的。現實生活中,成大事者常常遇到的是一些不確定型、風險型的決策,這就要求決策者有敢想敢幹、敢冒風險的精神,不能追求四平八穩,因循守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