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張愛玲:相見歡,小團圓(3)(3 / 3)

其間為了賺錢,張愛玲回過港台,想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找些機會。她把自己關起來寫《紅樓夢》的劇本。聽到賴雅中風的消息,心中不忍,卻連回國的機票也買不起,於是隻好作罷,繼續埋首紙堆。

後來,賴雅病重,幾次中風之後又摔壞股骨,直至癱瘓,一直以來都是張愛玲照顧左右。兩人在各個文藝營中輾轉,未曾有過落腳的地兒。保姆一般地照料這個大她三十歲的男人,她也是心甘情願。這時候的張愛玲,反倒可以平心靜氣地麵對生命中的千瘡百孔了。

這是張愛玲要的現世安穩。那些日子雖然少了繁華熱鬧和滾滾紅塵,卻是琴瑟和鳴,真正的彼此恩愛。張愛玲自此一直冠夫姓,至死未改。

1967年,賴雅去世,根據遺囑將個人物品全部留給了張愛玲。長達11年的婚姻就此結束。張愛玲去美國之後,除了致力於英文寫作和劇本寫作,她還著手翻譯一些外國名著,以及《海上花列傳》的翻譯。賴雅去世之後,她接受了加州伯克萊大學的研究工作。台灣皇冠出版社開始大量出版她的作品,隨著“張愛玲熱”的再次興起,她的境況逐漸好轉,一下子又開始富裕起來。

晚年的張愛玲便孤身一人在美國,深居簡出,除了香港的宋淇夫婦和她的遺囑執行人林式同,很少有人知道她這漫長的晚年是如何度過的。她與家人也斷絕聯絡。一次,弟弟張子靜忽然看到報上寫“已故”,才得知姐姐張愛玲已離開人世。

她的種種都成了不解的謎。有人傳言,她因為皮膚病,隻能穿紙衣裳。也有人說她一直在不停地搬家,平均每周要搬一次家,為了躲虱子。

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齧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天才夢》

這是張愛玲十九歲的時候寫在《天才夢》裏的句子。這句話好像一語成讖,最終在她的老年兌現。

張愛玲與友人的書信中說:“我這幾年是上午忙著搬家,下午忙著看病,晚上回來常常誤了公車。”她花很多錢買殺蟲劑,還是覺得蟲子很多。於是隻好不停地搬家,以求平靜。這種恐懼症,簡直是心理疾病。

雖然張愛玲一直躲著不見人,可張迷絕不罷休。

其中最幸運的便是台灣的水晶先生,他自從去伯克萊大學進修之後便開始打聽張愛玲的下落,幾次拜訪都被拒絕。後來,在他即將離開伯克萊的時候,把自己寫的《試論〈傾城之戀〉的神話終結結構》寄給張愛玲看。張愛玲見了馬上回信說要見他。就這樣,水晶便走進了張愛玲的公寓,夜談七個小時。之後那篇《蟬夜訪張愛玲》是二十六年來第一篇近距離曝光張愛玲的文章。

之後,水晶先生又寫了《張愛玲病了!》一文,這篇文章引起了張愛玲的極大不滿,認為他暴露了自己的私生活。從此,他失去了“看張”的資格。

比起水晶,另一名膽子更大的張迷,是旅美作家戴文采。這位戴女士拜訪張愛玲無果,便索性住到了張愛玲隔壁。每日耳朵擦著牆窺聽她的動靜。她每天與張愛玲打遊擊,躲在花叢裏看她的行為。趁張愛玲走遠了,趕緊從垃圾桶裏把她扔的垃圾袋揀出來,仔細查看,從中推測張的生活狀況。做粉絲做到了這種地步,也真是絕了。之後,這事兒被旁人知道,輾轉告訴了張愛玲,於是張兩日內搬走,才算有個了結。而戴文采事無巨細地記錄分析垃圾的“采訪”也未被采用,因為在美國的法律中,翻別人垃圾也是侵犯隱私的行為。張愛玲事後說,正是因為在港台隱私權不被重視,她才選擇在美國居住。

1994年,《對照記》出版,收集了從張愛玲的祖父母到她自己當年的近照,時間跨越一個世紀,像是這個年逾七十的才女在整理自己的一生。最後一張照片是她自己,手中拿著折成條狀的報紙,當天的頭條是“金日成昨猝逝”,以昭示天涯共此時,我張愛玲還活著。這個幽默的玩笑好像是個不祥的預兆,為張愛玲的人生埋下伏筆。

第二年,張愛玲便在家中去世,身穿旗袍,帶著上海四十年代最絢爛繁華的底色,安靜優雅地走了。依照她的遺囑,骨灰在冥誕之日撒入太平洋。這個民國才女的傳奇,就此緩緩落幕。她從海上來,最終又歸入大海。

參考書目:

餘斌 .張愛玲傳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張子靜 .我的姐姐張愛玲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

張愛玲 .流言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6.

張愛玲 .小團圓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9.

張愛玲 .對照記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7.

王一心 .小團圓對照記 .文彙出版社,2009.

胡蘭成 .今生今世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