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食物與食物的配伍禁忌。包括:豬肉忌蕎麥、豆醬、鯉魚、黃豆;羊肉忌醋;狗肉忌蒜;鯽魚忌芥菜、豬肝;豬血忌黃豆;豬肝忌蕎麥、豆醬、鯉魚腸子、魚肉;鯉魚忌狗肉;龜肉忌莧菜、酒、果;鱔魚忌狗肉、狗血;雀肉忌豬肝;鴨蛋忌桑葚子、李子;雞肉忌芥末、糯米、李子;鱉肉忌豬肉、兔肉、鴨肉、莧菜、雞蛋。
(3)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遵循中藥本草學理論,一般參考“十八反”和“十九畏”。“十八反”的具體內容是: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芨;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細辛、芍藥。“十九畏”的具體內容是:硫黃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鬱金,川烏、草烏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參畏五靈脂。
2病人忌口
(1)某種病忌某類食物。如:肝病忌辛辣;心病忌鹹;水腫忌鹽、硬固、油煎、生冷等食物;骨病忌酸甘;膽病忌油膩;寒病忌瓜果;瘡癤忌魚蝦;肝陽、肝風、癲癇、過敏、抽風病人忌食發物;頭暈、失眠忌胡椒、辣椒、茶等。
(2)某類病忌某種食物。如凡症見陰虛內熱、痰火內盛、津液耗傷的病人,忌食薑、椒、羊肉之溫燥發熱飲食;凡外感未除、喉疾、目疾、瘡瘍、痧痘之後,當忌食芥、蒜、蟹、雞蛋等風動氣之品;凡屬濕熱內盛之人,當忌食飴糖、豬肉、酪酥、米酒等助濕生熱之飲食;凡中寒脾虛、大病、產後之人,西瓜、李子、田螺、蟹、蚌等積冷損之飲食當忌之;凡各種失血、痔瘡、孕婦等人忌食慈姑、胡椒等動血之飲食,妊娠禁用破血通經、劇毒、催吐及辛熱、滑利之品。
(3)服藥後應忌食某些食物。如:服發汗藥忌食醋和生冷食物;服補藥忌食用茶葉、蘿卜。
這些禁忌之說,有的是有科學道理的,有的還未經證實,但這些都是古人遺留下來的經驗總結,服食藥膳時應多參考,以免影響藥膳功效,甚至出現意外情況。
推拿:中國古老的醫治傷病的方法
“元老醫術”——推拿
推拿指用手在人體上按經絡、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進行治療。推拿又有“按蹺”、“蹺引”、“案杌”諸稱號。推拿,作為一種非藥物的自然療法、物理療法,的確由來已久,有學者讚之為“元老醫術”。推拿作為以人療人的方法,通常是指醫者運用自己的雙手作用於病患的體表、受傷的部位、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體運用推、拿、按、摩、揉、捏、點、拍等形式多樣的手法,以期達到疏通經絡、推行氣血、扶傷止痛、祛邪扶正、調和陰陽的療效。
“推拿”一詞是由“摩挲”、“按矯”、“按摩”逐漸演變而來的。它不僅是名詞的變更,而且是千百年來從事推拿醫術的醫師不斷總結、不斷創新、不斷發展的結果。推拿醫術是中國古老的醫治傷病的方法,是目前中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推拿是醫生用雙手在病人身體上施加不同的力量、技巧和功力刺激某些特定的部位來達到恢複或改善人體機能、促使病情康複的一種方法。它是“以人療人”的方法,屬於現在所崇尚的自然療法的一種。由於它的方法簡便無副作用,治療效果良好,所以幾千年來在我國不斷得到發展、充實和提高。尤其是近四十年來,由於西醫學習中醫,開辦中醫學院,對中醫事業的發展和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近年來,一些科研機構又開始對推拿機理進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績,這對推拿又是一個很大的促進。
推拿保健有很多作用:
1疏通經絡
《黃帝內經》裏說“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說明按摩有疏通經絡的作用。如按揉足三裏、推脾經可增強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按摩主要是通過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淋巴循環及組織間的代謝過程,以協調各組織、器官間的功能,使機體的新陳代謝水平有所提高。
2調和氣血
明代養生家羅洪在《萬壽仙書》裏說:“按摩法能疏通毛竅,能運旋榮衛。”這裏的運旋榮衛,就是調和氣血的意思。因為按摩就是以柔軟、輕和之力,循經絡、按穴位,施術於人體,通過經絡的傳導來調節全身,借以調和營衛氣血,增強機體健康。現代醫學認為,推拿手法的機械刺激,通過將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綜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組織的溫度,促使毛細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使血液黏滯性減低,降低周圍血管阻力,減輕心髒負擔,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3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有人曾在同齡組兒童中進行保健推拿,經推拿的兒童組,發病率下降,身高、體重、食欲等皆高於對照組。臨床實踐及其他動物實驗皆證明,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熱、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重視我國這一傳統療法,據了解,美國、英國、意大利、法國、德國、朝鮮、日本、菲律賓、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瑞典、西班牙、越南、阿根廷等國家都曾派人來我國學習,還有一些國家聘我國專家出國開辦學習班。這說明中國的推拿手法已受到世界的重視。
中式推拿的特點
推拿是醫生用手在病人身體上施力,通過手法以及施力的不同,來調節人體機能的不平衡狀態,使傷病得以痊愈。這種治療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簡單易操作
推拿療法不需要任何特殊設備,隻要學會各種常用手法,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治療。
2安全有效
推拿療法不會產生一般藥物治療所產生的各種副作用,操作時隻要掌握手法要領,認真施行,即可起到治病保健的效果,是一種比較安全可靠,無副作用的治療方法。當然,推拿療法並非適用於各種疾病,有時也會發生醫療事故(馬尾神經損傷、骨折等),所以推拿也有一定的適應證。非適應證者,絕對禁止使用。
3適應證廣泛:目前我國的推拿療法已經適用於臨床各科的某些疾病,主要包括:扭傷,關節脫位,腰肌勞損,肌肉萎縮,偏頭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股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腰背神經痛,四肢關節痛(包括肩、肘、腕、膝、踝關節疼痛),顏麵神經麻痹,顏麵肌肉痙攣,腓腸肌痙攣,因風濕而引起的如肩、背、腰、膝等部的肌肉疼痛,以及急性或慢性風濕性關節炎、關節滑囊腫痛和關節強直等症。其他如神經性嘔吐,消化不良症,習慣性便秘,胃下垂,慢性胃炎,失眠,遺精,以及婦女痛經與神經官能症等,都可考慮使用或配合使用按摩手法。
當然還有一些不適合用推拿療法的禁忌證,包括:各種急性傳染病,急性骨髓炎,結核性關節炎,傳染性皮膚病,皮膚濕疹,水火燙傷,皮膚潰瘍,腫瘤,以及各種瘡瘍等症。此外,婦女經期,懷孕五個月以上的孕婦,急性腹膜炎、急性化膿性腹膜炎、急性闌尾炎患者,某些久病過分虛弱的、素有嚴重心血管病的或高齡體弱的患者,都是禁用按摩法治療的。
按摩的主要手法
按摩療法,大致有如下兩種:一種是主動按摩,又叫自我按摩,是自己對自己進行按摩的一種保健方法;另一種是被動按摩,是由醫生對患者進行按摩療法。我們這裏所介紹的按摩手法是針對被動按摩來說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八種常用手法:按、摩、推、拿、揉、捏、顫、打等法。但各種手法常常相互配合進行,並不是單純孤立地使用。
1按法: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體適當部位,有節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做按法。通常使用的,有單手按法、雙手按法。 臨床上,在兩肋下或腹部,通常應用單手按法或雙手按法,背部或肌肉豐厚的地方,還可使用單手加壓按法。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輕輕用力壓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種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壓在右手指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