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美激情,用術導行(2 / 2)

教師在運用多種教學資源的過程中,可建議學生登台表述自己的內在思想感知,他們在自我主動表達過程中發現更多的美麗。同時,教師要為他們搭建展示的平台,通過作品展覽、觀摩欣賞等方式展現他們的勞動果實,讓學生帶著激情和興趣主動參與課程學習交流。

3.借助教師人格魅力,做學生的朋友

學生對美術的興趣除了與他們各自的喜好、性格特征相關外,教師的引導也有很大作用。特別是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學生,往往過於追求自由和尊嚴,很容易與教師產生隔閡。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和性格特征,多欣賞他們的與眾不同,對於學生的大膽想象、自由創作,多以平等商討的語氣與學生探究,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主體地位和價值意義。多融入學生的學習交流,讓他們在自由表達自己對美的認知感悟中更輕鬆,讓他們的美感得到認可。教師在教學中不妨多與學生溝通,讓他們能夠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中主動表達,激發他們發現美的創造力和活力。

學生在教師求真、求善、求美的感召下,不僅能夠主動和教師親近,消除緊張畏難的學習心理,更能夠使得學生對美術產生一定的好感。保持這樣的良好學習習慣,一方麵,能夠讓教師的表率作用得以發揮,更為輕鬆自如地駕馭課堂教學,活化教學。另一方麵,能夠讓學生在教師親和人格魅力的影響下,積極主動參與,發揮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歡樂的學習情境中主動表達和積極交流,不僅能夠使得他們將視覺的美景自然轉化為內在的必然表達需要,不斷激發自身的學習內驅動力。例如,在作品欣賞中,可讓學生做講解員,針對自己的發現綜合表現,教師則做觀眾,耐心地聽學生不成熟的講解。這樣朋友式的互動交流更利於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

綜上所言,幫助學生發現美,調動他們美術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僅利於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而且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激發自身學習潛能。突出學生美術學習的主動性,優化教學策略,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態度和審美價值觀,促進非智力因素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程懷軍.培養中學生美術學習濃厚興趣的策略探究[J].中學時代,2013(18).

[2]郭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活躍美術課堂教學[J].學園,2010(12).

[3]龔慧芹.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8).

[4]夏丹.美術教學方法初探[J].華章,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