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責任與愛管理班級(1 / 2)

用責任與愛管理班級

班級管理

作者:張豔敏

摘 要: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內容、中心主題,更是一門學問和藝術。當前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許多父母為家庭生計在外拚打,導致對子女的教育出現偏差和疏忽,單親學生、離異家庭學生、問題學生、障礙學生等人數激增。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做到:細心觀察,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大力提倡學生自我管理,組建優秀的班級管理機構;不拋棄、不放棄,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隻有有責任與愛的班主任才能管好班級,教育好學生。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 責任 關愛 班級管理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整體工作的一個重要基點,是教與學的關鍵結點,也是一名教師教育教學生涯中不可缺少的內涵。我工作22年,深深感到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十分有意義且十分辛苦的事。本著求真善美,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開啟心靈之窗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我積極努力,思考出智慧,實踐出真知。下麵我就這些年管理班級的一些做法與大家共同切嗟,共同進步。

一、細心觀察、見微知著,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班主任要細心、耐心,做到細水長流,點點滴滴地積累,全方位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社會關係、交往人員、成長曆程、學科短板和長項、個人愛好和追求,然後根據學生的發展潛能給學生指明發展的方向和目標,讓學生主動地、自覺地為自己的前途和發展學習。抓好班級工作的關鍵是了解、理解學生。知人要知心,愛要愛到深處,隻有讀懂學生的心理,才能走近學生,得到學生的信任。

首先要學會尊重學生。尊重學生就是使學生的向上人格和內心價值得到理解和承認。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文中說:“在影響孩子的內心世界時,不應挫折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自尊心。”可見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對於孩子的成長多麼重要。孩子是小草,尊重是陽光,孩子是健全的人,像每一個成人一樣,在他們尊重父母、尊重師長的同時,教師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我們應更好地關注他們的內心世界、深層的精神生活,挖掘他們的閃光點,點燃希望之火,樹立自信,對他們說,“你行”,“你一定會成功”,不要挫傷他的自信心,永遠不要讓他產生失敗感,即使在遭遇挫折時。

其次要做到關愛學生。關心學生就是胸中裝著學生,心中熱愛學生,做事服務於學生。要耐心、細心,學生出現心理障礙,要及時幫助他解開疙瘩,或提出建議。學生遇到難題時,要及時幫助他們排憂解難,爭取做到:學生哪裏需要,哪裏就有班主任的身影,事無巨細,時無長短,隻要是雪中送炭,它就會深深留在學生的永恒記憶裏。關心意味著奉獻和努力,同時是責任和義務。唯有關愛學生,才能取信於學生,人們常說:“關心他人如日。”讓關心給你我送來光明,帶來和諧。

最後要用心理解學生。理解學生就是讀懂學生心裏所想的和師生相融的。相信學生口中說的,明白學生手中做的,高中生正處於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時期,是個性品質和人格氣質的塑造時期。因此,不時會出現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錯誤,班主任對學生尤其是問題學生不能見風就是霧,不分輕重地加以批評、訓訴,應寬嚴相濟,嚴要嚴得有理,“寬”要有據。不能僅以“不出事”為目標,而單純教條地采取“盯、嚇、壓、罰”等方式管理,要多一些教育,少一些批評,多一些引導,少一些說教,多一些情感,少一些暴躁。現在考試頻多、密集,學生心態調整的周期大為縮短,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增多,因此,班主任更要勤於疏導,做好個性調整。“理解萬歲”,理解是寬容的體現,是情感的見證,是心與心的碰撞,是黏合劑,將師生之心緊緊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