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對幼兒學習的啟示(1 / 2)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對幼兒學習的啟示

幼教天地

作者:袁麗娟

摘 要: 幼兒的學習是通過活動獲得的。幼兒是主動的活動者,他們需要主動活動的機會,主動活動是幼兒智力、身體和社會性能力發展的基礎,教師是幼兒主動活動的支持者、鼓勵者,是材料的提供者,興趣的關注者、激發者。

關鍵詞: 幼兒教育 認知發展理論 學習啟示

皮亞傑認為,認識起源於動作,認識是從動作開始的。動作在兒童智力和認識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認知結構是逐步建構起來的,它的發生起點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唯一可能的聯結點——活動(動作),而不是知覺。知道一個東西就是對它施加動作。“思維就是操作”,思維是內化了的動作。兒童的學習是主動的,是在操作活動中完成的。

一、幼兒在活動中是主動的

皮亞傑認為,主動過程有兩個含義:一是兒童直接作用於他的環境,二是兒童在心理上是主動的。[1]這就是說首先要提供兒童直接作用於其中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兒童可以直接與環境相互作用。其次是指兒童的主動活動需要相應的自由的探索氛圍及探索欲望。

(一)提供幼兒可直接相互作用的活動環境

幼兒天生就是主動的探索者,如他們麵臨空盒子時,就會把它的蓋子打開,放一些小積木進去,蓋上盒蓋搖晃,再把它倒空,然後再試圖放在頭上當帽子。[2]因此,作為成人,要相信兒童有主動活動的能力,尊重幼兒喜歡探索的天性。教育就是提供給每個幼兒能激發主動探索的環境和材料,這些材料可供幼兒與之相互作用,通過聽、聞、嚐、摸等親身體驗獲得經驗,而不僅僅通過看、聽或者等待。

(二)為幼兒營造自由活動的心理氛圍

皮亞傑非常重視情感性質的力量在主動活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一種自由的、積極的、愉悅的氛圍中,更容易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欲望和熱情,發揮其創造力和想象力。相反,如果幼兒所處的環境並不自由和友好,又缺少幼兒探索材料的刺激,很容易使幼兒感到單調和乏味,並易使幼兒焦慮和無所適從。

二、幼兒是主動活動的主體

在主動活動中,幼兒是活動的開啟者,幼兒通過自己開啟的感興趣的活動探索環境、獲得經驗。因此,環境和材料的提供都要遵循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

(一)材料和環境應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

皮亞傑在材料的提供上提出了一個適度新穎原則,認為材料必須和兒童已有的經驗有一定的聯係,同時又要足夠新穎,這樣才能產生認知上的不協調和衝突,引起兒童的興趣[3],材料的提供應和兒童過去的經驗相聯係;在環境上,應當更讓兒童動手布置,體現兒童的生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