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是一項高尚的娛樂活動,既能強身健體,又能愉悅性情,是一項集智能和體力於一體、動靜結合的有益消閑活動。這項活動正以其特有的魅力受到越來越多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喜愛。天未明便起床,背上行裝從城市到郊外,或步行幾公裏,或騎車幾十公裏趕赴釣場,有時還要翻山涉水,這就像田徑運動。垂釣之中不斷投竿、甩竿,或站或蹲,全身各部位都要發動起來,從而得到了均衡的鍛煉;釣魚一般在野外或水庫湖泊,那裏空氣新鮮,有利於呼吸係統的健康。所以垂釣能夠鍛煉體質,祛病延年,寓健身於娛樂之中。為了讓這樣一個美好的休閑健身活動能有一個完美的過程,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呢?
垂釣能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磨煉意誌,是一種積極的休閑靜心養神之法。當你垂釣湖邊,青山綠水交相輝映,環境清雅,微波蕩漾,當魚欲上鉤而未上鉤之時,你會排除一切煩惱雜念,精神高度集中,全神貫注,意守鉤上,凝神靜氣嚴陣以待;一旦有大魚上鉤,那歡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此時那些人世間的苦惱、生活中的鬱悶、工作中的緊張情緒會一掃而光。有一利必有一弊,雖然如前所述,垂釣給人們帶來說不盡的益處,但因垂釣者常常被固定在一個位置,而且身體也久久不能移動,也會引起各種疾病。在釣魚愛好者中,中老年人較多,大部分患各種疾病。為了尋求獵物,他們長時間固守在水邊,即使是健康人也易患神經痛。因此垂釣之時,不要讓腿或腰部長時間接觸地麵,盡可能不要坐在冰冷的岩石和地麵上。同一種姿勢長時間不動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細節提醒:
1了解垂釣的害處,防止“釣魚病”
垂釣之前注意自備一個舒適的坐具,以免坐在石頭或地麵上垂釣;垂釣1小時左右,要活動身體,鬆弛一下,前後俯仰幾次,做做體操有助於消除疲勞。
2注意保護垂釣水域的生態環境
水域水質清潔、不被汙染才能保證魚類的繁殖發展。因此不要在水域內丟棄垃圾、廢物等,以免水質被汙染。另外,已經受汙染的魚、毒魚就不能食用了。
3注意安全
不要去河流太急、易滑到水裏去的地方垂釣。
跳跳繩能鍛煉大腦
運動可提高心髒功能,加快血液循環,使大腦享受到更多氧氣與養分。運動還能促進腦中多種神經質的活動,使大腦的思維與反應更為活躍、敏捷。凡是有氧運動都有健腦作用,特別是彈跳運動,能使機體供給大腦充分的能量,如跳繩、踢毽子、跳皮筋、舞蹈等。
跳繩是最為普及的健身運動,不受時間地點的限製,也不需要特別的運動器械,是最受歡迎的運動方式,對健腦特別有幫助。
人在跳繩時,以下肢彈跳和後蹬動作為主,手臂同時擺動,腰部則配合上下肢活動而扭動,腹部肌肉收縮以幫助提腿。同時,跳繩時的呼吸加深,胸、背、膈、腹等所有與呼吸有關的肌肉都參加了活動。這是一項全身綜合控製的運動,大腦必須不停地運動。因此,跳繩能鍛煉大腦,鍛煉全身神經係統。
跳繩時,手握繩頭,不停地做旋轉運動,能刺激手掌與手指的穴位,從而疏通手部經絡,使分布於手和上肢的6條經絡氣血暢通,貫通大腦,對大腦、腦垂體等組織發生作用,增加腦神經細胞的活力,提高思維能力。
跳繩對腳也是一種良性刺激。人體的另外6條經脈起止於腳部,跳繩能促進下肢6條經脈的氣血循環。因此,通過跳繩運動使經絡通暢,從而溫煦髒腑,通調氣血,達到醒腦、健腦的作用。
人在跳繩之後,會感到精神舒適,精力充沛,這正是跳繩達到的健腦效果。
不過,任何事都得有個度,跳繩也不例外,跳繩時要講究方法和掌握運動量。每分鍾彈跳達到120次的跳繩,連續5分鍾,相當於750米的跑步活動量;持續跳繩10分鍾,與慢跑30分鍾或跳健身舞20分鍾消耗的熱量相當。跳繩是耗熱量大的運動,達到活血醒腦的目的就行了,過量了就會讓人產生疲勞感。
細節提醒:
跳繩注意事項
1應穿質地軟、重量輕的高幫鞋,避免腳踝受傷。
2選擇軟硬適中的草坪、木質地板和泥土地的場地較好,切莫在硬性水泥地上跳繩,以免損傷腳骨。
3身體較胖的人和中年婦女宜采用雙腳同時起落,上躍不要太高,以防止單腳跳時關節因過於負重而受傷。
春季早晚去散散步
春天,萬物複生,室外的空氣越來越清新。春季早晚去散散步,有益身體健康。
散步同其他體育活動一樣,也有一套方法和要領。
1調身
就是調整身體,使散步的姿勢端正。散步的時候,要抬頭、挺胸、收腹,兩臂前後自然擺動。眼睛要看前方遠處的山、樹、屋等目標,並注意由遠而近、由近而遠地調整視力。頭部可以緩慢地左右轉動,活動頸部。行走的時候注意用腳的大拇指、腳後跟的內側有力著地。這不僅對端正姿勢有好處,而且對舒經活絡,防治靜脈曲張、小腿抽筋有一定作用。
2調心
就是調整心態,使心境處於寧靜、喜悅的狀態,丟掉一切煩惱和苦悶,輕鬆愉快地、專心致誌地散步。為了做到這一點,可以邊走邊欣賞風景,看看藍天、白雲、綠樹、紅花;還可以用手指梳梳頭發,促進頭部血液微循環。
3調息 就是一邊走一邊調整呼吸。把體內的二氧化碳等廢氣從口內慢慢吐出來,把新鮮空氣徐徐吸進去,不斷進行“吐故納新”。呼吸要注意輕慢深細,不要憋氣,不要拚命用力,保持自然、均勻。
不同體質的人可以選擇不同的散步方法。
1體弱者——甩開胳膊大步跨
體弱者要達到鍛煉的目的,每小時走5000米以上最好,走得太慢則達不到強身健體之目的。時間最好在清晨和飯後進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2肥胖者——長距離疾步走
肥胖者宜長距離行走,每日2次,每次1小時。
3失眠者——睡前緩行半小時
晚上睡前散步,緩行半小時,可收到較好的鎮靜效果。
4高血壓患者——腳掌著地挺起胸
高血壓患者散步,步速以中速為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髒功能,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衝作用,要前腳掌著地,不要後腳跟先落地,否則會使大腦不停地振動,容易引起一過性頭暈。
5冠心病患者——緩步慢行
冠心病患者散步步速不要過快,以免誘發心絞痛。應在餐後1小時後再緩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
6糖尿病患者——擺臂甩腿挺起胸
糖尿病患者行走時步伐盡量加大,挺胸擺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後進行,以減輕餐後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為宜。
細節提醒:
通過長期的實驗觀察,專家認為:每天進行1~3次,每次持續20~30分鍾輕鬆、愉快的散步運動,對一些控製飲食而不需依賴胰島素和需少量胰島素,病情便能得到明顯控製的糖尿病人,是非常有益的。有益的散步對糖尿病人不能理解為單純的減肥運動,而是具有藥理學方麵意義的。也就是說,讓糖尿病患者每天“服”兩次這種每次30分鍾的散步“藥丸”,就能產生相應的醫療效果。
運動時間黃昏最佳
要知道什麼時間運動最好,就要知道運動最基本的原理:通過不斷增強新陳代謝來排掉體內垃圾,同時讓身體內部得到更新,那麼最需要的就是新鮮的氧氣。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誤區,就是清晨的空氣最新鮮,其實不然。由於晝夜的溫差導致清晨的空氣中的灰塵比例大大提高,而空氣中灰塵量最小的時候便是在黃昏時段,具體時間自然根據季節的不同有所改變。
科學家發現,下午3至6點是人體生理周期最適宜運動的黃金時間,因為受腦部生理周期節律的指揮,此時的人體體溫處於最高點,肌肉最暖和且最有彈性,人的反應快、力氣大、不易受傷,而脈搏跳動與血壓則最低。一般人下午2至4點體溫最高,之後就開始下降,反之,體溫在早晨起床前3小時之內是最低的。如果運動,達不到最好效果。
所以最佳運動時間段不是清晨而是黃昏。不過健康專家們認為,用不著斤斤計較體溫的差別,更重要的是抓緊你能調配的時間去運動。美國運動協會對運動一族提出如下建議:
晨練族如果喜歡早上運動,最好繼續堅持下去,而不是改成下班後,因為很顯然你是個會被工作拖磨得找不到時間運動的人。你需要注意,運動前應做足伸展與暖身運動,因為早上體溫還在低點,易受傷且不利心髒血管;下午鍛煉族從生理科學角度而言,無疑時機最佳,身體反應最好,肌肉最柔軟;放鬆族如果運動是為了舒緩壓力,那麼任何時間做舒緩運動都適宜;夜貓族盡量在睡前3小時之前運動,太靠近睡覺時間運動,可能對心髒不利,也可能因興奮反而不易入睡。
細節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