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確使用牙簽有四大危害:
1消毒不嚴、管理不善的牙簽容易引起疾病
任意抓取的牙簽上會附帶著各種各樣的細菌、病毒,這些病毒會通過牙簽進入人體內。據衛生部門化驗,一根小小的牙簽上竟“藏”著幾萬個細菌。
2牙簽使用不當,容易導致牙周疾病
如果沒有塞牙現象而用牙簽亂剔牙,或牙簽使用不當,都會造成牙齦炎、牙齦萎縮、牙間隙增大,從而誘發牙周疾病。所以切不可將牙簽用力壓入牙間乳頭區,這樣會使本來沒有間隙的牙齒間隙增大,造成牙周病。
3叼含牙簽不慎可能危及生命
有的人在叼含牙簽時,不小心將牙簽吞進肚內,會穿破小腸。
4木製牙簽也會造成木材的消耗巨大
據有關方麵統計,全國每年要消耗掉超過6000億支牙簽,如果用木材製造的話,則需消耗木材160萬立方米,相當於203萬畝的樹林;如果用竹子製造,則需消耗竹子140萬噸,相當於70萬畝的竹材。同時,牙簽生產過程和使用後也對環境造成汙染。
盡量少用牙簽,對牙齒健康很重要。
細節提醒:
那麼,不用牙簽,塞進去的食物怎麼使它出來呢?我們提倡飯後漱口,實在漱不出來,可以用牙刷刷,或者用手帕、毛巾按在食物所塞的部位輕輕一擦就可以出來,這些都比牙簽優越得多,不會帶來什麼損傷。
剔牙的另一種方法是牙線。牙線能起到清潔牙麵、剔出嵌塞食物的作用,多用尼龍線、絲線、滌綸線或上蠟的棉線製成。線的纖維鬆散,不撚搓在一起,以便使用時纖維可扁平狀排列開,容易通過牙間隙接觸緊密的區域。
使用牙線最好每日1次,特別是晚飯後,用時將牙線結成環形,或將線兩端繞在兩個中指上,兩指間剩餘10厘米,用兩拇指將線壓入牙間隙,沿一側牙麵輕輕抽動,再換另一側。反複4~5次,直到牙麵清潔或清除嵌塞物為止。
牙線對牙齦損傷小,較安全,但使用時用力要輕柔,可以壓入齲溝底清潔齦溝區,但不能壓入溝底以下的組織,以防出現牙齦出血、疼痛等症狀。
遠離四大吸煙誤區
吸煙有害健康,人人皆知,但吸煙的時間、環境、場合掌握不好更是害上加害。
誤區之一:清晨一支煙,精神好一天
許多吸煙的人清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燃上一支香煙。如果清晨不吸一支煙,就無所適從,甚至總覺得少做了一件事似的。如果一睜眼就吸煙,將一夜新陳代謝後血液中降下來的尼古丁濃度“彌補”上來,這對於那些“煙鬼”來說,精神確實可“為之一振”。可是經過了一個晚上,房間裏的空氣沒有流通,較汙濁,混雜著香煙的煙霧又被重新吸進肺中;空腹吸煙,煙氣會刺激支氣管分泌液體,久而久之就會引發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
誤區之二: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
飯後,血液循環量增加,尼古丁迅速地被吸收到血液,使人處於興奮狀態,腦袋飄飄然。實際上,飯後吸一支煙,比平常吸十支的毒害還大。因為飯後人體熱量大增,這時吸煙會使蛋白質和重碳酸鹽的基礎分泌受到抑製,妨礙食物消化,影響營養吸收。同時還給胃及十二指腸造成直接損害,使胃腸功能紊亂,膽汁分泌增加,容易引起腹部疼痛等症狀。而且身體在對食物積極消化、吸收的同時,對香煙煙霧的吸收能力也增強,吸進的有害物質也隨之增加。飯後吸煙,禍害無邊。
誤區之三:朋友聊天,喝酒吸煙
許多人都喜歡在喝酒時吸煙,認為朋友相聚,必須有好酒好煙,這樣才有好的氣氛,二者缺一不可。酒喝多了,點燃一支煙,細細品味,似乎樂處多多。但是煙酒一起享用比單獨喝酒或吸煙的毒害更大。因為酒精會溶解於煙焦油中,促使致癌物質轉移到細胞膜內。口腔癌有70%與吸煙和喝酒雙管齊下有關聯。煙酒同時進行使肝髒代謝功能隻能顧及清除酒精而很難顧及其他,致使煙草的有毒物質在人體內停留數小時甚至幾天,加大煙草對身體的危害程度。
誤區之四:如廁吸煙,一帶兩便
許多人認為廁所裏有臭氣,吸煙可以衝淡一些。可是廁所裏氨的濃度比其他地方要高,氧的含量相對較低,而煙草在低氧狀況下會產生更多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連同廁所裏的有毒氣體以及致病細菌等大量被吸入肺中,對人體危害極大。
如果讓你戒煙很為難,也要走出吸煙的誤區,避開對身體傷害特別大的一些情況。
細節提醒:
徹底戒煙的9個竅門
1消除緊張情緒。拿走您周圍所有的吸煙用具,改變工作環境和工作程序。多做幾次短時間的休息,到室外運動運動,運動幾分鍾就行。
2戒煙後體重往往會明顯增加。此時要多喝水,使胃裏不空著。
3明確目標改變工作環境及與吸煙有關的老習慣。
4尋找替代辦法。做一些技巧遊戲,使兩隻手不閑著,通過刷牙使口腔裏產生一種不想吸煙的味道,或者通過令人興奮的談話轉移注意力。
5戒煙打賭,公開戒煙,並爭取得到朋友和同事們的支持。
6經常運動會提高情緒,衝淡煙癮,體育運動會使緊張不安的神經鎮靜下來,並且會消耗熱量。
7扔掉吸煙用具:煙灰缸,打火機和香煙都會對戒煙者產生刺激,應該把它們統統扔掉。
8轉移注意力,尤其是在戒煙初期,多花點錢從事一些會帶來樂趣的活動,以便轉移吸煙的注意力。
9經受得住重新吸煙的考驗。戒煙後又吸煙不等於戒煙失敗,吸了一口或一支煙後並不是“一切都太晚了”,但要仔細分析重新吸煙的原因,避免以後重犯。
擦胸捶背提高免疫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要獲得較強的免疫力,除了用一些藥物調節外,擦胸是調節胸腺素、提高免疫力的一條重要途徑。經常擦胸能使“休眠”的胸腺細胞處於活躍狀態,增加胸腺素分泌,作用於各髒器組織,提高免疫功能,對防治疾病以及推遲衰老極為有益。擦胸的方法很簡便,取坐位或仰臥位均可。將雙手擦熱後,用右手掌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適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然後再用左手掌從左乳上方,斜推擦至右下腹,如此左右交叉進行。一上一下為一次,共推擦36次。還可兼做擦背動作,用雙手反叉於背後,沿著腰背部(脊柱兩旁)用力上下來回擦背,一上一下為一次,共擦36次。擦背有助於激活背部免疫細胞,促進氣血流通,調適五髒功能。擦胸摩背通常每天起床和晚上睡前各做一次。可在中飯後1小時後加做一次。
實踐證明,堅持擦胸鍛煉,可改善髒腑血液循環,促進胃腸和肺腎的代謝,提高免疫功能,對冠心病、高血壓、肺心病、糖尿病、腎炎、腰痛症及各種胃腸道疾病有良好的輔助療效,如患有腫瘤、出血症時應停止鍛煉。
捶背是一種比較適合於中老年人的養生保健方法。捶背可以刺激背部組織與穴位,再通過神經係統和經絡傳導,促進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環,增強內分泌與神經係統的功能,提高機體免疫機能和抗病能力。
捶背通常有拍法和擊法兩種,均沿脊柱兩側進行。前者用虛掌拍打,後者用虛拳叩擊,手法均宜輕不宜重,力求動作協調,節奏均勻,著力富有彈性。如此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輕拍輕叩,既可自我操作,也可請別人幫忙,每分鍾60~100下,每日1~2次,每次捶背時間以30分鍾為限。
長期堅持捶背至少有三個方麵的好處:一是改善局部營養狀態。通過捶背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背部組織的新陳代謝,減少皮膚細胞的老化,有利於皮膚的清潔與健康。二是舒筋活血,健身防病。尤其對於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中老年人來說,經過一天的勞作,難免會出現腰酸背疼,肌肉緊張,此時如接受輕柔的捶背,不僅有利於肌肉放鬆,消除疲勞,還能防止慢性病及腰肌勞損的發生。三是寧心安神,振奮精神。人過度疲勞時,就會出現心煩意亂、坐臥不寧的現象,捶背帶來的良性刺激會使心緒逐漸安定下來,從而感到全身舒適和精神倍增。
細節提醒:
從生理學方麵講,摩擦鍛煉也是符合科學的。第一,強烈地摩擦皮膚,可以使皮膚的毛細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第二,摩擦與運動一樣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使體內的廢物盡快排泄掉。
摩擦健身的方法很多:用幹毛巾摩擦全身,叫做“幹布摩擦”;用柔軟的刷子摩擦,稱為“刷子摩擦”;用擰幹的冷毛巾摩擦叫“冷水摩擦”;此外還有“手擦法”,等等。
天天洗頭有利身心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研究實驗室的馬麗安拉法蘭博士曾進行過一項名為“壞頭發的一天”的研究,並為“壞頭發”和“好頭發”下了定義:
“壞頭發”的主要特性包括:油膩、打綹、粘在一起、飛揚、過蓬、受損、或者是剪壞了型以及需要修剪。
“好頭發”則應該是幹淨的、容易打理的,光滑的,容易造型及有光澤的。
中國健康協會曾建議人們養成每周洗頭4~7次的衛生健康習慣。可是許多人,甚至包括衛生工作者仍然誤認為每周洗頭1~2次為益。說明人們對頭發的保健還存在著許多誤區。據資料表明:發達的西方國家的人洗頭發頻率為平均每周64次,幾乎天天洗頭發。不少外國人對我們每周隻洗一次或兩次頭發感到非常不解,因為在他們眼裏,頭發是一個人的“第二性”,頭發代表了一個人50%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