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秋之實——收獲健康好時節1-3(2 / 3)

同理,有人吃飯過急,發生呃逆的症狀,這種食道痙攣收縮,重要的原因是狼吞虎咽使食道沒有充分準備造成的。

總之,細嚼慢咽是個好習慣,人人都應養成。

細嚼慢咽的好處有以下幾個方麵:

1增進視力

日本口腔學者的一項研究發現,中小學生喜硬食者視力較好,而視力差的人牙齒的咬合力量較正常人低。牙齒是口腔肌肉活動的感受器,當我們吃較硬的食物時,頜麵部的肌肉收縮力加強,通過牙齒傳入中樞的衝動信號隨之增強,中樞神經係統對隨意動作的調控能力也有所加強。所以,喜硬食者,其視力、體質等狀況都比較好。

2美容

咀嚼可促進麵部肌肉細胞的新陳代謝。醫學專家發現,每天若能咀嚼15~20分鍾口香糖,將有助於美容。咀嚼2個月以上,能使顏麵皺紋減少,麵色逐漸紅潤。但是,有的人長期養成單側咀嚼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對側麵頰部廢用性萎縮。從外觀上看,咀嚼側較豐滿,廢用側較瘦癟,從而失去了對稱美。

3牙齒美觀清潔

咀嚼是頜骨的運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頜骨發育。古代人咀嚼運動強度大,因而頜骨發育較好,牙病也較少。現代人由於缺少適度的咀嚼,頜骨逐漸退化,從而在牙的生長過程中,常會出現“無地容身”現象——排列擁擠。

4增強食欲

在一定程度上,食欲要靠味覺對食物的感受來增強。如果長期缺少有力的咀嚼運動,舌和牙齒得不到應有的刺激,就會導致唾液分泌不足,不能很好地溶解食物中所含的味覺物質。

這樣,不僅失去了品嚐佳肴的“口福”,而且還會使食欲逐漸衰退。

5遠離胃病

咀嚼與消化關係密切,食物通過咀嚼與唾液充分混合,得到初步消化。在食團未接觸胃酸以前,咀嚼引起的唾液消化作用可在胃內持續約30分鍾。但是,有些人吃飯習慣於狼吞虎咽,或常吃精、細、軟的食物,沒有進行充分咀嚼,致使唾液分泌不足,增加胃的負擔,久而久之,易患胃病。

細節提醒: 

唾液的神奇作用

唾液乃氣血所化,是灌溉髒腑、滋潤肌膚、流通百脈、補養後天之氣的重要物質,故人們把它稱為“寶水”。

唾液的93%是由3對大唾液腺(腮腺、頜下腺、舌下腺)製造並經各自導管流入口腔的;尚有數以百計的小腺體,製造出其餘7%的黏稠度高的液體,兩者彙集成渠,稱混合唾液。

唾液的排放形式以細水長流為主,偶爾也波濤洶湧,正常成年人每晝夜能排出1000~1500毫升唾液,平均每分鍾為0.5毫升。當受到酸、甜、苦、辣刺激時,分泌量可成倍增加。語言和文字甚至音樂也能刺激唾液的分泌。

唾液含水分99.4%,固體物質0.6%,其中有機物有:黏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澱粉酶、溶菌酶、變位酶;無機物有:鈉、鉀、磷、鈣、鎂等。它們在保護口腔和人體正常功能的過程中各有重要作用,如黏蛋白能將細菌黏成團塊,使細菌不能在受傷的口腔黏膜上附著;溶菌酶能溶解某些病原菌;變位酶能使某些致病菌失去致病性;免疫球蛋白有抗擊多種病菌、病毒和中和毒素的作用。在咀嚼過程中,唾液澱粉酶對糖類食物進行初步消化,如缺牙和牙病者咀嚼功能不全就會妨礙消化。

科學家發現,腮腺能分泌一種激素——腮腺激素,除維持其自身正常功能外,並有調節機體的鈣離子代謝和促進骨和牙齒發育的作用。更奇妙的是這種腮腺激素能強化肌肉、血管、結締組織的活力,尤其是能強化血管的彈性,活躍組織的生命力,使皮膚的彈性得以保持,故稱它為“保持年輕激素”。有實驗證明,將咀嚼時人體分泌的唾液加入致癌物質如亞硝基化合物、黃曲黴毒素等中,發現它們細胞的變異原性在30秒鍾內即完全喪失,這說明唾液有抗癌和解毒的作用,故有人主張將食物咀嚼30秒鍾再咽下,既得到初步消化也達到防癌效果。 

飲酒過量危害健康

酒主要的成分是乙醇,乙醇並非人類所需的營養素,但每毫升的乙醇經肝髒代謝之後可提供5~6大卡熱量。釀造的酒除乙醇外,尚含少量未發酵完全的糖類,每100毫升約含2至3克。雖然酒可提供熱量,但所含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卻極其微量。熱量代謝需消耗維生素B1、B2、煙堿酸。除了啤酒含適量的維生素B2及煙堿酸外,其他酒類含量極微,不足體內所需。因此過量飲酒會消耗體內的維生素B群,造成營養不良。特別是維生素B1缺乏症引起食欲下降、多發神經炎。另外,過量飲酒也會使鈣質、維生素D吸收降低,可能引起骨質疏鬆症。

酒進入胃內約五分之一由胃吸收,其他在小腸吸收。飲酒後5分鍾即可進入血液中。90%的酒精在肝髒中代謝成乙醛、醋酸,可轉變成熱量或儲存為脂肪。每小時可代謝15毫升的酒精,若持續喝酒每天約可產生2000大卡熱量,即使是含酒精度低的啤酒,大量攝取仍會造成肥胖。

長期飲酒會對肝髒、胰髒及腸胃道造成損傷。酗酒者易造成脂肪肝、肝硬化、食道及胃腸黏膜萎縮,影響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食道癌罹患率,也較易引起急性胰髒炎。

那麼如何飲酒才能把酒對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呢?以下是健康專家對你的忠告:

1忌“一飲而盡”

飲酒過猛,酒中的酒精會使大腦皮層處於不正常的興奮或麻痹狀態,人會失去控製,動脈硬化患者甚至會發生腦血管意外。

2忌空腹飲酒

實驗表明,空腹開懷暢飲隻要達30分鍾,酒精對機體的毒性反應便能達到高峰。在飲酒前應先吃點食品,墊墊肚子,使體內分解酒精的酶活力增強,起到保護肝髒的作用。

3忌酒後受涼

由於酒精的刺激,使體表血管擴張,體溫散發增加,體溫調節失去平衡,故酒後外出容易感冒,酒後用冷水洗臉易生瘡癤;酒後在電風扇下吹涼,易發偏頭痛;酒後當風臥,易生各種風疾;酒後在露天宿臥,易得麻痹症和腳氣病。

4忌睡前飲酒

睡前飲酒可導致睡眠呼吸暫停,而呼吸暫停發生多次,則可導致高血壓,甚至心髒破裂。專家還警告,睡前大量飲酒,長時間會導致突發性死亡綜合征。

細節提醒: 

當今,喝酒成風,醉酒者也就增多,如何在家用食物來幫助醉酒的人呢?

1蘿卜:生白蘿卜500克,洗淨去皮,搗汁飲服。或在白蘿卜中加適量食醋、白糖調味飲服,也同樣有解酒功效。

2綠豆:綠豆100克,加水適量煮爛,再加少量鹽或蜂蜜,稍涼後飲服,有解酒作用。

3喝牛奶:牛奶與酒精混合,可使蛋白質凝固,緩解酒精在胃內的吸收,並保護胃黏膜。

4吃水果:橙、橘、蘋果、梨、香蕉等水果,可衝洗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加速其排泄而解酒。 

空腹飲食的12禁忌

空腹時有很多種禁忌。

1忌飲酒:空腹飲酒會刺激黏膜,久之易引起胃炎、胃潰瘍等多種病變。

2忌吸煙:空腹吸煙會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增加饑餓感;還容易引起“煙醉”,出現頭暈、乏力、心悸、頭痛等不適症狀。

3忌飲茶:空腹飲茶會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且容易引起“茶醉”,導致頭暈、心慌、四肢無力、心神恍惚等。

4忌吃糖:空腹吃糖易引起蛋白質聚糖作用,有損對各種蛋白質的吸收,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症,影響腎與血液循環的正常功能。

5忌喝牛奶、豆漿:因為牛奶和豆漿裏富含蛋白質,隻有在攝入一定量澱粉食品後飲用,才能起到滋補身體的作用。

6忌吃柿子:空腹食之易和胃酸結合凝成難於溶解的硬塊,引起心口痛、嘔吐、胃擴張、胃潰瘍,甚至胃穿孔、胃出血等。

7忌吃香蕉:香蕉中富含鎂,空腹吃香蕉,會使血液中含鎂量驟然升高,成人血液內如果鎂鈣比例失調則會對心血管產生抑製作用,不利健康。

8忌吃番茄:因番茄含有大量的果膠、柿膠酚、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容易與胃酸發生化學反應,凝結成不易溶解的塊狀物。這些硬塊可將胃的出口幽門堵塞,使胃內壓力升高,造成急性胃擴張而感到胃脹疼痛。

9忌吃橘子:橘子含有大量糖分和有機酸,空腹吃橘子,會刺激胃黏膜,使脾胃滿悶、泛酸。

10忌吃山楂:因為山楂味酸,能行氣消食,若空腹食用,不僅耗氣,而且會增加饑餓感並加重胃癌。

11忌吃白薯:因白薯中含有單寧和膠質,會刺激胃壁分泌更多胃酸,造成胃酸過多而燒心。

12忌吃大蒜:空腹吃大蒜易引起急性胃炎。

細節提醒: 

人們都知道飽腹運動不好,但對空腹運動卻不以為然,以為空腹運動胃腸不需要多少血液,胃腸不會與四肢因爭血液而發生矛盾。專家卻認為,這是錯誤的認識,其實空腹運動危險更大。

運動需要適當的能量,人體平時能量的來源,主要靠飲食中攝取來的糖類,可是當空腹進行晨練時,主要的能量來源就靠脂肪了。人在空腹運動時,血液中遊離的脂肪酸會明顯增高,脂肪酸肌活動的來源如過量,就會出現損害心肌的“毒物”,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導致猝死。因此,在空腹運動之前,應先喝一杯牛奶或吃些糕點,這樣可減少誘發低血糖症的危險。

青少年白發不宜拔

人到中年以後,因生理原因逐漸產生白發,這不是疾病。不過,青少年長白發,俗稱“少白頭”,原因是很複雜的。少年白發可以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先天性白發多與遺傳或與頭發的色素減少或缺乏有關;後天性白發則可能與精神創傷、情緒激動、較長時間的悲觀抑鬱等有關。

青少年白發多半是先天性的,也就是說,與遺傳因素有關。如果再加上精神緊張,憂慮等因素,則可以使青少年的白發加重。如果緊張、憂慮因素被祛除,也有減少白發生成的功效。

如果白發較多,影響美觀,也可以將頭發染黑。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種染發劑出售,應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應有相應的使用說明。

使用染發劑,可以根據自己頭發生長的快慢掌握染發的時間間隔,一般兩三個月或四五個月染一次即可。但必須注意,有極少數人對染發劑過敏,因此在購買染發劑或染發前最好自己做一個試驗,即先將少許的染發劑塗於自己的一小塊皮膚上,觀察24小時,如果沒有局部反應(如紅、腫、癢、起水皰等),也沒有全身反應(如流鼻涕、氣喘、發熱等),才可以進行染發。

在染發的操作過程中,應避免將染發劑濺入眼睛及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