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秋之實——收獲健康好時節3-1(2 / 3)

⑦不要期望憂鬱症會突然變好,這種情況很少見。盡量幫助自己、寬待自己,不要因為未能達到水準以上的表現而責備自己。

⑧切記不要接受負麵的想法,它隻是病情的一部分,而且會隨著治療而消失。

⑨當你自己覺得憂鬱的現象日趨嚴重時,不必害臊,要立刻去找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

⑩家人或朋友出現憂鬱的現象,且日趨嚴重時,要鼓勵他們去看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

B11如果出現輕微的憂鬱,休個假、享受自己的嗜好、從事劇烈運動或宗教活動,通常可以得到改善。

B12愈早治療,效果愈好。

B13要慎防自殺或殺人的舉動。

細節提醒: 

憂鬱症無孔不入,男女老少都有患上憂鬱症的可能,如不及早治療,憂鬱症可能會嚴重影響病患者的身體健康、與家人及朋友的關係,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有自殺的危險。所以,密切留意自己和家人、朋友的情緒,有效掌握憂鬱症的資訊,不要讓它輕易入侵我們的生活。

誠懇待人,消除猜疑

生活中我們常會碰到一些猜疑心很重的人。他們總覺得別人在背後說自己壞話,或給自己使壞。有時我們自己也喜歡猜疑,看到別人說笑,便以為他們在議論自己,心裏就不痛快起來。喜歡猜疑的人特別注意留心外界和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別人脫口而出的一句話,他很可能琢磨半天,試圖發現其中的“潛台詞”。這樣他便不能輕鬆自然地與人交往。久而久之,不僅自己心情不好,也影響到人際關係。

猜疑的人通常過於敏感。敏感並不一定是缺點,對事物敏感的人往往有靈氣,有創造力,但如果過於敏感,特別是與人交往時過於敏感,就需要想辦法加以控製了。

1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當自己正想猜疑和已陷入猜疑時,可暗示自己:他們這樣做是為了我好,他們的行為是善意的,並無惡意,是我多慮了,我應該向他們表示感謝。

2進行思維轉移。當自己胡思亂想,瞎猜疑時,可轉移思維去想其他美好的人和事物,這樣對人會好些。

3堅持“責己嚴,待人寬”的原則。猜疑心重的人,大多對自己要求不高,對別人倒多少有些苛求。如果對別人的要求不那麼高,就不會把別人的言行變化看得那麼嚴重,許多無端猜疑就從根本上失去了產生的基礎。

4用理智力量克製衝動情緒的發生。當發現自己開始懷疑別人時,應當立即尋找產生懷疑的原因,在沒有形成思維之前,引進正反兩個方麵的信息。現實生活中許多猜疑,戳穿了是很可笑的,但在戳穿之前,由於猜疑者的頭腦被封閉性思路所主宰,會覺得他的猜疑順理成章。此時,冷靜思考顯然是十分必要的。

5培養自信心。每個人都應當看到自己的長處,培養起自信心,相信自己會與周圍處理好人際關係,會給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6學會使用“自我安慰法”。一個人在生活中,遭到別人的非議和流言,與他人產生誤會,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不要在意別人的議論。這樣不僅解脫了自己,而且還取得了一次小小的精神勝利,產生的懷疑自然就煙消雲散了。

7及時溝通,解除疑惑。猜疑者生疑之後,冷靜地思索是很重要的,但冷靜思索後如果疑惑依然存在,那就該通過適當方式,同被疑者進行推心置腹的交心。若是誤會,可及時消除;若是看法不同,通過談心,各自的想法為對方所了解,也有好處;若真證實了猜疑並非無端,那麼,心平氣和地討論,也有可能使事情解決在衝突之前。

猜疑,似一條無形的繩索,束縛了人的手腳,使人遠離朋友,遠離人群。為避免猜疑,交往中一要力求實事求是;二要在猜疑得到證實前,予以“凍結”,不以懷疑為基礎,進行“合理推論”。做到這兩點,就能從猜疑的枷鎖中解脫出來。

細節提醒: 

要防止和克服戀愛中的猜疑心理,要在以下幾個方麵進行努力:

第一,努力把愛情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基礎上。

第二,對別人的閑話不要盲目相信。不少閑話,都是由別人的閑話引起的。

第三,一旦有了猜疑,不要意氣用事,而要冷靜分析。

自卑是衰老催化劑

自卑,就是自己輕視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嚴重的人,並不一定就是他本人具有某種缺陷或短處,而是不能容納自己,自慚形穢,常把自己放在一個低人一等,不被自己喜歡,進而演繹成別人看不起的位置,並由此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自卑的人心情低沉,鬱鬱寡歡,常因害怕別人瞧不起自己而不願與別人來往,隻想與人疏遠,缺少朋友,甚至自疚、自責、自罪;他們做事缺乏信心,沒有自信,優柔寡斷,毫無競爭意識,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和歡樂,因而感到疲勞,心灰意冷。

由於自卑的人大腦皮層長期處於抑製狀態,中樞神經係統處於麻木狀態,體內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相應得不到充分的調動,不能發揮各自的應有作用;同時分泌係統的功能也因此失去常態,有害的激素隨之分泌增多;免疫係統失去靈性,抗病能力下降,從而使人的生理過程發生改變,出現各種病症,如頭痛、乏力、焦慮,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食欲不振,性功能低下等等,這些表現都是衰老的征兆所在。

可見,自卑的心理就是促使一個人在人生道路上常走下坡路,加速自身衰老的催化劑,因此,希望健康的人如果想要防止早衰,就應摒棄自卑心理。

怎樣從自卑的束縛下解脫出來呢?

1認清自己的想法

人的自卑心理來源於心理上的一種消極的自我暗示,即“我不行”。所以先要改變帶著墨鏡看問題的習慣,這樣才能看到事情明亮的一麵。

2放鬆心情

努力地去放鬆心情,不要想不愉快的事情。或許你會發現事情真的沒有原來想的那麼嚴重,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3幽默

學會用幽默的眼光看事情,輕鬆一笑,你會覺得其實很多事情都很有趣。 

4與樂觀的人交往

與樂觀的人交往,他們看問題的角度和方式,會在不知不覺中感染你。嚐試一點改變,比如換個發型,畫個淡妝,買件以前不敢嚐試的比較時髦的衣服……看著鏡子中的自己,你會覺得心情大不一樣,原來自己還有這樣一麵。

5尋求他人的幫助

尋求他人的幫助並不是無能的表現,有時候當局者迷,當我們在悲觀的泥潭中拔不出來的時候,可以讓別人幫忙分析一下,換一種思考方式,有時看到的東西就大不一樣。

6要增強信心

隻有自己相信自己,樂觀向上,對前途充滿信心,並積極進取,才是消除自卑、促進成功的最有效的補償方法。

另外,還要正確認識自己,客觀全麵地看待事物,積極與人交往,在積極進取中彌補自身的不足。

細節提醒: 

拘謹可能使某些人對你懷有敵意。如果某人不愛理你,則不要總覺得自己有錯。對於有敵意的人,不講話雖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卻是唯一的方法。

一定要避免使自己處於一種不利的環境中。否則,當你處於這種不利情況時,雖然人們會對你表示同情,但他們同時也會感到比你地位優越而在心裏輕視你。

怒大傷身,告別憤怒

每個思維正常的人遇到不痛快的事,都難免要發點脾氣。喜怒哀樂,人之常情,無可非議。然而如不適當地控製自己的感情,盛怒之下,容易做出傻事、蠢事,過後連自己都後悔,這樣對身心健康是十分不利的。與人相處,不分是非曲直、動輒發火,這是一種不文明的表現。火氣太大的人,應加強修養,注意“製怒”,心平氣和,以理服人,不可放縱心頭無名之火,像火柴頭似的一擦就著,觸物即燃。

憤怒,是一個人情緒的激烈暴發。經常憤怒的人,不應當看成是性格使然,而是一種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無論是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憤怒都會給人帶來情緒上的不快和行為上的惰性。但如果怒氣一旦湧進了一個人的心頭,他就應加以製止或把它發泄掉。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告別憤怒呢?

一般說來,怒氣在剛開始產生時是脆弱的,容易控製的。如果這時不能以理智來抑製怒氣,而聽憑它自由奔流,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因此,當人們遇到不愉快的事,感到很氣憤時,要特別注意克製自己,防止衝動的發生。例如,當一個人認為自己受到別人不合理的責備和惡意誹謗時,要盡量保持冷靜,暫時壓住心頭的怒火。可以試一試拖延動怒的時間,第一次拖延10秒鍾,第二次拖延20秒鍾,然後不斷地延長動怒的間隔時間。一旦意識到自己可以延遲動怒,便學會了控製自己。另一方法是當意識到自己怒火已經升起時,最好的辦法是強迫自己不要講話,采取靜默的方式,熬過了最初的10秒鍾,也許就會冷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