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秋之實——收獲健康好時節3-2(2 / 3)

這種心理是可以治療的。

1對臉紅要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允許它出現和存在,不去抗拒、抑製或掩飾它,不為有臉紅而焦慮和苦惱,從而消除對臉紅的緊張和擔心,打斷由此而造成的惡性循環。

2進行自信心方麵的訓練。人前容易臉紅的人,多數對自己缺乏自信,具有自卑感,因而應加強自信心的培養,克服自卑感。

3改變隻看到自己的短處,用自己的短處比別人的長處的思維方式,反過來經常想想自己有哪些長處或優勢,以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從而逐漸改變對自己的看法。同時,再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感興趣、也最能體現自己才能的活動中去,先尋找一件比較容易也很有把握完成的事情去做,一舉成功後便會有一分喜悅,做完後再用同樣的方法確定下一個目標。這樣,每成功一次,便強化一次自信心,自信心就會逐漸地越來越強。

細節提醒: 

研究表明害羞心理是完全可以克服的,害羞的人完全不必為這一弱點背上沉重的包袱,專家們的幾點建議如下:

1參加社交活動之前,最好做好充分的準備:我該做什麼、說什麼,怎麼做、怎麼說,等等事先做好充分準備。

2做個有心人,記下令你感到不安的事情,了解令你害羞的事到底有哪些。

3主動把你的不安告別別人。訴說是一種釋放,能讓當事人心理上舒服一些,如果同時能獲得他人的勸慰和幫忙,當事人的信心和勇氣也會隨之大增。

4改變你的身體語言:最簡單的改變方法就是SOFTEN——柔和身體語言,它往往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所謂“SOFTEN”,S代表微笑,O代表開放的姿勢,即腿和手臂不要緊抱,F表示身體稍向前傾,T表示身體友好地與別人接觸,如握手等,E表示眼睛和別人正麵對視,N表示點頭,顯示你在傾聽並理解它。

5循序漸進,一步步改變:克服害羞是一項工程,也是一場我們一定能夠打贏的戰鬥,每一個勝利都是真實可見的,隻要我們去做。

6觀察與模仿:在生活中尋找和觀察在某方麵不害羞的“榜樣”,模仿與學習,嚐試扮演一個不害羞的你。

後悔也是心理疾病

好多人做過了事情以後經常後悔,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心理疾病。

一般來說,後悔產生的原因有下麵兩種:

第一種是在做出決定之前對可能出現的消極後果有一定的預知,但由於疏忽大意或盲目樂觀,對這種危險的苗頭沒能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在這種情況下,決定人是非常後悔的,因為他已經接近正確的選擇,隻因一念之差發生了重大遺漏。

另一種後悔經常發生在盲目樂觀者身上,決定者在製訂行動方案時,有意回避不利的信息,對未來的困難、危險及不利條件根本未加考慮,由於沒有任何心理準備,也沒有任何有效的應急措施,因此,決定者隻有驚恐和本能的防禦反應,隻能臨時利用手頭的力量補救一下,但終因補救措施的非係統化、非嚴密化而收效不大。

做決定時的幾種誤區會導致後悔,這幾種誤區表現在幾個方麵:

首先,當選擇者搜尋各種可能性,並且僅僅發現了一個可接受的方案時,他就傾向於忽視這一可能性的危險,無暇思索未來的威脅。如果他得不到反對這個唯一方案的任何信息,他就會迅速采納這個方案。如果這個唯一的方案也很危險,且代價又很大,選擇者就會認為自己已山窮水盡,沒有選擇的餘地了,這種沒有選擇餘地的感覺嚴重妨礙了選擇者的思路,使之被動、草率地應付選擇。

人們遇到難題向專家谘詢時,也會產生一種順從感或別無選擇感。這時,人們十分情願地聽從專家的意見,認為他們的意見是唯一合理的。這種在專家麵前的自卑感妨礙了人們的自主性,使人們輕易放棄了其他選擇。

其次,選擇者盡管已經意識到選擇可能帶來損失及後悔,但認為損失不會馬上出現,他就容易低估損失的嚴重性。

再次,如果選擇者認為自己的決定對自己的名譽和周圍人不會造成巨大影響,他就不易預見到後悔。

最後,如果選擇者確信自己不會再發現新的信息或新的可能性,他就會默認現實的選擇,不再理睬可能出現的後悔。

如何將後悔轉化為深刻的教訓呢?我們不妨從以下三個方麵入手。

①反思後悔的根源,找出決定失誤的原因。

②在陷入極度後悔的狀態時,應淡化後悔的情緒色彩,積極采取挽救行動,但不應徹底遺忘後悔的情緒,適當地在心中保留後悔的經驗才能對未來的選擇很審慎。“健忘”正是屢犯相同錯誤的根本原因。

③在麵臨與過去相似的選擇時,一定要仔細地回憶過去失敗的情形,積極地利用過去的經驗,從而避免犯相同的錯誤。其實,隻要留心,便不難預見損失。

細節提醒: 

高質量的選擇是一種情緒中性的耐心選擇,它不被有利條件衝昏頭腦,也不被不利環境所嚇倒,它始終懷有希望,又始終不掉以輕心,它要求人們保持一定的緊張度,投入一定的精力,這也是責任感的體現。

麵對挫折,保持健康

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誰都不是一帆風順、萬事如意的,都難免遇到一些困難和失敗,甚至飽經風雨和坎坷。一般學習上的困難、工作中的不順利、同學同事之間的一時誤會和摩擦、戀愛中的波折等,固然會引起不良情緒反應,但相對而言,畢竟是區區小事,影響不大。但嚴重的挫折,會造成強烈的情緒反應,或者引起緊張、消沉、焦慮、惆悵、沮喪、憂傷、悲觀、絕望。長期下去,這些消極惡劣的情緒得不到消除或緩解,就會直接損害身心健康,使人變得消沉頹廢,一蹶不振;或憤憤不平,遷怒於人;或冷漠無情,玩世不恭;或導致心理疾病,精神失常;也有的可能輕生自殺,行凶犯罪。青年人大都有遠大理想,熱情高,但涉世淺、經驗少,很容易產生挫折感。而他們的感情又較脆弱,缺乏鍛煉,耐力差,遭挫折後很容易產生激烈的心理衝突,而不能自製和自拔。因此,怎樣對待逆境、應付挫折,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嚴峻的考驗,需要用行動做出抉擇和回答。

挫折是指個人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由於遇到阻礙和幹擾,其需要得不到滿足時表現出的一種消極情緒狀態。人生難免會遇到挫折,沒有經曆過失敗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沒有河床的衝刷,便沒有鑽石的璀璨;沒有挫折的考驗,也便沒有不屈的人格。正因為有挫折,才有勇士與懦夫之分。生活中的失敗挫折既有不可避免的一麵,又有正向和負向功能。既可使人走向成熟、取得成就,也可能破壞個人的前途,關鍵在於你怎樣麵對挫折。適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可以幫助人們驅走惰性,促使人奮進。挫折又是一種挑戰和考驗。

首先,挫折幫助你成長。人的成長過程是適應社會要求的過程,如果適應得好,就覺得寬心和諧;如果不適應,就覺得別扭、失意。而適應就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動機、追求和行為。

其次,挫折增強你的意誌力。實際上生活中許多輕度挫折,是意誌力的“運動場”,當你大汗淋漓地跑完全程,克服了生活的挫折,就會獲得愉快的體驗。心理學家把輕度的挫折比作“精神補品”,因為每戰勝一次挫折,都強化了自身的力量,為下一次應付挫折提供了“精神力量”。

同時,挫折也有負麵效應。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對於挫折的反應並不相同。一方麵這決定於對挫折的感情理解。如一個朋友批評了你,你可能會聽從,甚至非常感激他,但如果把這位朋友的批評曲解,認為有損你的尊嚴,那你的反應也許就大不一樣了。另一方麵,感情上的失落比物質上的失落反應激烈。當你追求的目標代表著愛、名譽、地位、尊嚴時,一旦目標喪失,就會產生不良的心理影響,這是一種負麵效應。人在遭遇挫折時,往往會感到缺乏安全感,使人難以安下心來,工作和生活都會受到影響。

細節提醒: 

呼吸調節法是指通過調整呼吸來使身體得到鬆弛,進而緩解精神緊張。如深呼吸練習操,其程序如下:

(1)選擇一個舒適的坐姿,閉上雙眼,注意自己是用嘴還是用鼻呼吸及呼吸頻率。

(2)注意身體的肌肉群,盡量放鬆。

(3)用鼻吸氣,用嘴吐氣,連續做幾次平靜的深呼吸。

(4)深吸一口氣(可默數四下)、憋氣(數四下)緩慢地用嘴吐氣(默數八下),自然呼吸幾次後,繼續做深呼吸,如此反複進行十次。

手掌置於腹部,自己能感到它的運動,將嘴“O”型,快吸氣,短促喘氣,進行十餘次。

報複心理,自己受害

在社會交往中,有些人欲以攻擊方式對那些曾給自己帶來傷害或不愉快的人發泄不滿,這種情緒就是報複。報複心理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它不僅會對報複對象造成這樣或那樣的威脅,而且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