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旦不吸煙就會產生消極反應
如打瞌睡、打嗬欠、流眼淚、心情鬱悶、坐立不安等。
3外向而衝動
具有好交往、合群、喜冒險、行事輕率、衝動、易發脾氣、情緒控製力差等個性特征。
4嗜好多
調查顯示,有71%的人同時還有其他嗜好,如飲濃茶、喝酒、喝咖啡等。
吸煙有一定的社會性,在社交中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但同時又可能誘發多種疾病,對個體健康危害極大。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在工業發達的國家中有四分之一的癌症都是由吸煙引起的。有人做過統計,在65歲以下的死亡者中,死於癌症者,吸煙的占90%;死於支氣管炎的,吸煙的占75%;死於心肌梗塞者,吸煙的占25%。吸煙不但給本人帶來危害,而且還殃及子女,有學者對5200個孕婦進行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其丈夫每天吸煙的數量與胎兒產前的死亡率和先天畸形兒的出生率成正比。父親不吸煙的,子女先天畸形的比率為0.8%;父親每天吸煙1~10支的其比率為1.4%;每天吸煙10支以上的比率為2.1%。孕婦本人吸煙數量的多少,也直接影響到嬰兒出生前後的死亡率。例如,每天吸煙不足一包的,嬰兒死亡危險率為20%;每天吸煙一包以上的,嬰兒死亡危險率為35%。同時吸煙作為一種成癮性行為,也有一定的精神衛生問題。
由於吸煙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及環境的影響極大,理應引起人們的重視,戒煙的療法很多,下麵介紹幾種主要的戒煙方法:
1認知療法
幫助患者充分認識吸煙對自己及他人的危害,樹立起戒煙的決心和信心,不要認為自己抽煙曆史較長而戒不掉,一定要想到:“我一定會成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煙癮很大的人,多次戒煙都未成功,後來得了不宜抽煙的疾病,下定決心後還是戒掉了。
2厭惡療法
對嗜煙者的抽煙行為可選用一些負性刺激方法使之對其產生一種厭惡感。例如采用快速抽煙法,首先讓患者以每秒鍾一口的速度深呼吸地將煙吸入肺部,由於這種速度遠遠超出正常的吸煙速度,使尼古丁在短時間內被大量地吸入,這時吸煙者會產生強烈的生理反應,如頭暈、惡心、心跳過速等。再要求患者好好體驗這種不良感覺,然後讓他呼吸一會兒新鮮空氣,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隨後又讓患者快速抽煙,直到不想再抽、看到香煙就不舒服為止。這種療法隻要連續進行2~3次,一般都會把煙戒掉。注意此法不能用於患有心髒病、高血壓、糖尿病、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的人。
3係統戒煙法
要求戒煙者一下子就將煙完全戒掉,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對煙癮大的人來說更不現實。因此,應當采取逐步戒煙的方法。在戒煙過程中,要逐步減少每天吸煙的支數,逐步延長吸煙的間隔時間,如兩天減少一支煙,一天減少一支煙,半天減少一支煙,這樣不斷地遞減;一小時抽一支煙、兩小時抽一支煙、半天抽一支煙,間隔時間不斷遞增,最後達到戒煙目的。
4控製環境
許多人吸煙往往同一定的生活、環境、情緒狀態聯係在一起,因此應設法避免這些因素的影響。對於外來的抽煙刺激,也應盡量避免。當別人敬煙時,對初次見麵者可說不會抽,對熟人朋友可說喉嚨不舒服或直言已戒煙了。隻要態度誠懇堅決,別人一般不會強行敬煙。
5家庭治療
妻子和孩子可做戒煙者的監督人,幫助吸煙者徹底戒掉。如妻子可把丈夫原來每天吸煙的錢積攢下來,買件有意義的物品送給他作為獎勵。如違約,則給予一定的懲罰。
6飲食治療
可給戒煙者吃戒煙糖或喝戒煙茶,以幫助戒煙。
細節提醒:
嗜煙是一種心理問題,為了身體健康,吸煙者也應該積極戒煙。如果自己戒煙不能成功時,要找心理醫生谘詢,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達到戒煙的目的。
嗜酒也是心理疾病
偶爾或少量地飲酒對身體能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對人的健康有益無害。但是如果長期過量地飲酒,嗜酒成癮成為酒濫用者或酒依賴者,引起酒精中毒,則對個人和社會有害無益了。
嗜酒習慣的養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