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會文化因素
受民族傳統和風俗習慣的影響,許多國家和民族把飲酒當作社交和禮儀需要。如逢年過節,親朋好友相聚,都要舉杯暢飲,以增添喜慶氣氛。我國就有以酒代“久”之內涵,表示“友誼天長地久”和“永久”之意;西方國家的人也有在工作之餘或回家之後斟上一杯的習慣;高寒地區的人,有空腹飲酒的習慣,並以豪飲為榮,不醉不休。
2交際的需要
不知緣於何時,有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洽談生意都要在餐桌上“煙酒”(研究)。由於長期陪客談生意,則慢慢養成嗜酒習慣。
3心理因素
許多人因生活枯燥、精神空虛,或感到前途悲觀、渺茫,於是常常“借酒消愁”,以減輕精神上的苦惱,即所謂“一醉解千愁”。許多嗜酒者崇尚著“不吃不喝,等於白活”、“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腐朽信條,見酒思飲,每飲必醉,醉倒方休。
嗜酒成癮易形成酒精濫用或酒精依賴。這是酒精中毒的前期。什麼樣的人有嗜酒行為呢?
酒濫用是一種飲酒過度的現象,國外又稱酒精濫用,包括一般的酒後鬧事到酒精中毒的前期。這種人的飲酒行為與眾不同,其表現形式為:
(1)飲酒量大。如每天飲酒,一月純酒精總量超過3000毫升,即50度白酒6公斤;或間斷大量飲酒,每周至少2次,每次純酒精達100毫升,即至少白酒200毫升。
(2)飲酒行為超常,即一月至少兩次酗酒。所謂酗酒就是酒後鬧事;或者用賒欠、欺騙等手段去獲取含酒飲料;或者當酒供應匱乏時,飲用自製酒或非飲用酒。
(3)社會功能受到損害。由於長期大量飲酒並經常酒後滋事,給自身的工作、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將帶來一係列影響。
嗜酒對身體的損害很大,精神方麵的表現主要有:
(1)產生精神障礙。①情緒方麵:易產生焦慮、抑鬱情緒,特別是形成酒精依賴後,在身體狀況不佳、家庭不和,經濟水平下降時尤為突出,嚴重者還可能產生自殺念頭。據報道,住院的酒精依賴患者中,產生自殺念頭的占6%~20%;②幻覺症:多發生在長期飲酒或突然停止飲酒後數日或1~2周內。在神誌清醒的狀態下產生言語幻聽,內容多是威脅性言語,通常以數人交談或評論他人的方式出現,如罵某人貪杯好色,是酒鬼,或揭露其隱私等;出現短時幻視,如看見躲在門窗後的人影或閃爍的亮光、地板的條紋變成怪物等。病情可持續數周、數月,甚至長達數年;③嫉妒妄想症:長期嗜酒的男性,可引起性功能障礙,以性欲低下甚至陽痿較多見。在性功能障礙的基礎上,常產生嫉妒妄想,懷疑妻子不忠,而無故謾罵、毆打、侮辱、虐待,威脅要將其置於死地等;④遺忘綜合征:表現為識記能力發生障礙,近記憶缺損,對剛發生的事不能回憶,對多年以前的事卻能正確回憶等;⑤震顫譫妄:多是在慢性中毒的基礎上驟然減少酒量或突然戒酒後忽然出現的精神狀態的改變。可出現全身顫抖、大量出汗、不安和易怒等症狀。常見的是混沌和記憶喪失,但最令人恐怖的症狀是出現各種逼真的、駭人的幻覺。這是慢性酒精中毒中最嚴重而且最危險的一種症狀。
(2)人格改變。嗜酒成癖後,隨著酒精中毒加深,部分患者的人格也將發生顯著變化。如有的變得玩世不恭或多愁善感,有的變得待人冷漠,或不可理喻等。
由於酗酒對個體和社會的危害極大,因此對酒精濫用者和酒精依賴者必須進行治療和戒酒指導。
首先讓嗜酒者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有害健康的。
酗酒者常有許多壞習慣,如有人喜歡空腹飲酒,有人喜歡一飲而盡,有人喜歡敬酒、罰酒、賽酒、賭酒、灌酒,這些不良習慣都應革除。飲酒前要多吃菜,慢慢飲,為社交喝酒時,要隨人意。
對嗜酒成癮的患者的飲酒行為附加一個惡性刺激,使之對酒產生厭惡反應,以消除飲酒欲望。
細節提醒:
酗酒往往給家庭帶來不幸,但對其進行製約的最好環境也是家庭。因此,家庭成員應幫助患者,讓其了解酒精中毒的危害,及早樹立起戒酒的決心和信心,並與患者簽好協約,定時限量給予酒喝,循序漸進地戒除酒癮。同時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用親情溫情去解除患者的心理症結,使之感受到家庭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