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良易心絞痛
營養不良性貧血所以會引發心絞痛,是因為貧血時血的攝氧量減少,迫使心髒加快血流量而增加血流又意味著心髒工作量加大,心肌耗氧量升高,而致心絞痛。這種心絞痛,用通常的抗心絞痛藥物很難見效,隻有增加營養,提高色素,消除了貧血後,才能解決問題。
實際上,所謂心肌缺血,並不是單純的血流量減少問題。比如,冠狀動脈缺血引起的心絞痛,既可以用藥或其他方法使血流量增多些也可以通過減少體力活動或避免情緒激動,使心肌需要的血減少些,使供給和需要二者重新達到平衡,心絞痛減輕或消失。
心肌缺血,關鍵是缺氧,氧是靠紅細胞所含血紅蛋白運送的,如果病人的血紅蛋白減少了一半,那麼即使冠狀動脈的血流量一點也沒減少,心肌得到的氧氣也隻有一半,隻有加快血液循環才能補償。可是,血液循環又隻能靠心肌收縮來推動,加快血液循環必然增大心髒工作量,於是它本身需耗費的氧氣和各種營養物質當然也要相應增加。這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重度營養不良性貧血,對心髒沒有病的人也可導致貧血性心髒病,原來就有冠心病的人更嚴重。
據臨床資料統計,約有1/3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其中有不少人是由於營養不良所致,對冠心病患者強調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應該說基本上是正確的。但是過分地控製飲食,以致發生了營養不良性貧血,那就反而對全身健康和冠心病有害處了。
這裏,還要提醒不少控製飲食的一般中老年人,凡事要掌握分寸,切忌片麵性,以免導致貧血性心髒病或其他營養不良性疾病的發生。
細節提醒:
1發作時要立刻休息,一般病人在停止活動後症狀即可消除。
2藥物治療,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3謹慎安排適宜的運動鍛煉。
便秘的防治和調養
通俗地講,便秘是指大便秘結不通,排便時間延長(隔兩日以上排便一次),或雖無時間延長而糞質幹燥堅硬,排便困難。在發達國家便秘的患病率相對較高,年齡越大此病患病率越高。在我國,生活在城市裏的老年人,幾乎有50%抱怨便秘的痛楚,而農村相對較少。
便秘雖是小毛病,但若長期存在,還會伴發其他疾病,如痔瘡、肛裂、脹氣、失眠、口臭、肥胖、消化不良、腸癌等,因此,對便秘還是應積極治療。
形成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有的與飲食有關,有的與運動有關,有的與人體腸道疾病有關。便秘的形成與飲食的結構或偏食有密切關係。糧食加工過細,粗糧進食太少會造成腸道內纖維殘渣較少,糞便減少,腸道有效刺激太少,而致大便幹燥、秘結。
蔬菜、水果等富含大量食物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的食品攝食不足,使體內缺乏這些必要的營養物質,使大腸缺乏有效的蠕動,也會形成便秘。
辣椒、蔥、蒜等辛辣食物有助火傷津液的副作用,容易使腸道內津液缺乏而產生便秘。
飲酒也能助火傷津,導致便秘。
腸道水分缺乏,也致便秘。
工作壓力過大,生活起居、飲食無規律,不能定時排便均會引起單純性便秘。
上年齡和久病、大病、體弱的人,腸蠕動較緩慢,最易形成便秘,對因年老而形成的便秘,稱為“老年習慣性便秘”。
要解決便秘難題除了要去正規醫院就診外,還要積極自我調節。
身體早起後多散步、跑步、做深呼吸運動,練氣功,打太極拳等,可使胃腸活動加強,食欲增強,膈肌、腹肌等得到鍛煉而提高排便能力,均能防治便秘。
醫學研究表明,人體植物神經有一定的自律性,排便也是這樣。如果你能養成習慣,到了一定時間就會有便意,從而有效地防止便秘。專家建議,不管有無便意,到時都要蹲一下廁所,有益無害,不妨一試。
重視食療:食療是防治便秘的有效方法,且簡單易行。食療原則是:飲食量要足,飲食宜粗細相配,多飲水,多吃生津潤腸通便的食物,如梨、香蕉等。
早晚按摩腹部,可站位也可仰臥位,左手撐按於臍部,右手疊壓左手上,先向順時針方向旋轉腹部81次,再向逆時針方向揉腹部,次數相等,注意掌下,呼吸自然。
體操療法:以腹部運動為主的體操將有效地防治便秘。如屈腿運動(仰臥位,兩腿同時屈膝提起,使大腿貼腹,然後還原)、舉腿運動(仰臥位,兩腿同時舉起,膝關節保持伸直,然後放下)、踏車運動(仰臥位,輪流屈伸兩腿,模仿踏自行車的動作,動作靈活,屈伸範圍盡量大)、仰臥起坐(仰臥位,收腹屈伸坐起,兩手摸足尖),視體力狀況,反複進行多次。
細節提醒:
便秘的飲食原則:
(1)對痙攣性、阻塞性便秘,應采用含膳食纖維少的少渣膳食。含纖維高的蔬菜、水果、粗糧、幹豆類食品宜少吃或不吃。忌食濃茶、咖啡、香料、辣椒等刺激性的食品。適當食用含瓊脂的食品,如果凍等,以保持腸道中糞便的水分,使大便軟潤,易於排出。
(2)無力性便秘則宜多食含纖維多的高渣膳食,以刺激腸道蠕動。粗糧、幹豆、蔬菜、水果、麥麩等食品,不僅含豐富的纖維,也能提供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並可促進腸蠕動及消化液分泌。洋蔥、蒜苗、蘿卜、豆類、生黃瓜等產氣性食物對防止便秘有利。
(3)對各種類型便秘均適用的膳食原則為:多飲水,以利通便,可每日晨間空腹喝淡鹽水或蜂蜜水,也可飲用果汁、菜水等飲料;適當增加脂肪攝入,適當增加豆油、花生油等烹調用油量,有潤腸作用,可使大便通暢;酸奶或紅茶均有潤腸防腐通便作用,有條件者可飲用;限製強烈刺激性食品攝入,如辣椒、芥末等。
冬季積極預防流感
流感是通過空氣飛沫或直接接觸患者唾液、鼻腔分泌物而感染的呼吸道傳染病。
專家指出,流感和感冒是不同的。
感冒俗稱傷風,醫學上稱為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它的主要特征是病原體複雜多樣,多種病毒、支原體和少數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每次發病可以由於不同的病原引起,一個人在一年中可以多次患感冒,一般沒有明顯的全身症狀,而主要有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
流感則完全不同,病原為獨特的流感病毒,它的流行一般發生在冬春兩季,發病沒有誘因,一年中不會多次發病。它最大的特點是發病快、傳染性強、發病率高,症狀一般來勢凶猛,患者常會有高燒、打冷戰、頭痛、全身關節痛等嚴重的全身症狀,嚴重的還會並發肺炎、心肌炎,甚至死亡。
1一般預防
患者是主要的傳染源,自潛伏期末即有傳染性,病初2~3天傳染性最強。病毒存在於患者的鼻涕、口涎、痰液,並隨咳嗽、噴嚏排出體外。同時還應注意:由於部分免疫,有些人感染後可能不發病,成為人群的隱形傳染源。因此,要勤開窗通風,盡量少去人多密集的公共場所。冬春季還可以在家中熏醋。
2流感也可以用藥物預防
將板藍根、大青葉各50克,野菊花、金銀花各30克,四味中藥同放入大茶缸中,用熱開水衝泡,片刻後飲用;或者用貫眾、板藍根各30克,蒲公英15克,青茶5克,三味用開水衝泡後代茶飲。以上兩方清熱解毒功效良好,具有較強的抗病毒功效,可用於預防流行性感冒。
3疫苗預防
目前,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一種手段。流感疫苗可分為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前者可由鼻腔噴霧吸入,引起人體呼吸道輕度感染而產生免疫力。接種對象是健康的成年人或少年兒童,禁用於老人、嬰幼兒、孕婦和患有較嚴重慢性疾病或接受免疫抑製劑治療的患者。滅活疫苗適用於老人、兒童等。
一般而言,老年人、體弱多病者往往因身體免疫力低而更容易患流感,因此,這部分人需優先考慮流感疫苗接種。由於流感疫苗是用雞胚製備出來的,所以對雞蛋過敏者不應接種。另外,發燒、急性感染者、晚期癌症患者和心肺功能衰竭及嚴重過敏體質者也不要接種流感疫苗。
細節提醒:
流感飲食方麵應該注意的幾點為:
(1)食水果:含維生素C、E及紅色的食物,有增強身體抵抗力的功能。這些水果有西紅柿、蘋果、葡萄、棗、草莓、橘子、西瓜,等等。
(2)少油膩,這些食物有白米粥、小米粥、小豆粥、配合甜醬菜、大頭菜、榨菜或豆腐乳等小菜,以清淡、爽口為宜。而這些又是容易消化的東西,可以多吃。
(3)補足水分,要多喝酸性果汁如山楂汁、獼猴桃汁、紅棗汁、鮮橙汁、西瓜汁等以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欲。使我們的身體有足夠的能量來抵抗流感。
(4)少量多餐。退燒後往往食欲較好,但是我們也不能立即進食太多。這時可以改為半流質飲食,如麵片湯、清雞湯龍須麵、小餛飩、菜泥粥,肉鬆粥、肝泥粥、蛋花粥等。如果發現自己餓的話,就吃多次,而不應該一下子進食很多。
同時我們可以適當的輔以中藥如魚腥草、板藍根、穿心蓮、大青葉等用水煎服,會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