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冬之吻——擁抱沉睡的靈魂2-2
日常預防腦血管病
腦血管病是指腦部動脈或支配腦的頸部動脈發生病變,從而引起顱內血液循環障礙、腦組織受損的一組疾病。臨床上常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口眼歪斜、言語不利和偏癱為主要表現。
腦血管病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病率上升,55歲以上,年齡每增加10歲,發病率增長一倍;就性別而言,男性比女性發病率高50%。
臨床實踐中表明,雖然家庭中有多人患病是否屬於遺傳,目前尚未得到證實,但家族傾向的問題,與該家族中高血壓病、糖尿病和心髒病的發病率高呈正相關。
高血壓既可致使出血性腦血管病發生,又可致使缺血性(腦梗塞)腦血管病發生。
糖尿病因其糖代謝的紊亂,可使體內大中小血管硬化、狹窄、血黏度增高,從而致使缺血性腦血管病(腦梗塞)發生。
心髒病引起血流紊亂,形成發生腦血管病的栓子,經血流導入腦血管發生栓塞即腦梗塞(腦栓塞)。
高脂血症促使動脈硬化,在動脈硬化的基礎上進而發生腦血管病;肥胖易導致高脂血症。
其他的如吸煙和酗酒,曾經出現過腦中風的患者都容易得腦血管病。
腦血管病一般有以下幾種先兆:
(1)突然發生眩暈。眩暈是腦血管病先兆中極為常見的症狀,可發生在腦血管病前的任何時段,尤以清晨起床時發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勞、洗澡後也易發生。特別是高血壓患者,若1~2天反複出現5次以上眩暈,發生腦出血或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
(2)突然發生劇烈頭痛。任何突然發生的劇烈頭痛;伴有抽搐發作;近期有頭部外傷史;伴有昏迷、嗜睡;頭痛的性質、部位、分布等發生了突然的變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頭痛;疼痛劇烈,可在夜間痛醒。如有上述情況之一,應及早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3)步態異常。步履蹣跚,走路腿無力是偏癱的先兆症狀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態突然變化,並伴有肢體麻木無力時,則是發生腦血管病的先兆信號。
(4)哈欠不斷。患缺血性腦血管病者,80%發病前5~10天會出現哈欠連連的現象。
(5)高血壓病人的鼻出血。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種危險信號。數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這種人可能在半年之內會發生腦出血。
(6)血壓異常。血壓突然持續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時,是發生腦出血的先兆;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是腦血栓形成的先兆。
(7)其他先兆症狀。除上述先兆症狀外,嗆咳、吞咽困難、突然出現半身麻木、疲倦、嗜睡、耳鳴等也是腦血管病的先兆表現。
每個人都應該積極預防腦血管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麵考慮。
1控製情緒,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疲勞
因為不良刺激及精神過度緊張和疲勞,可使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而發病。故預防腦血管病首先應注意控製情緒,避免過度緊張與疲勞。
2節製飲食,做到有規律、有限度、有範圍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飲食氣辛竄而辣者,可助火散氣;氣重而甘者多助濕生痰,進而導致髒腑功能失調,而誘發腦血管病。故應注意節製飲食,做到定時定量,不要吃得太飽和過鹹,少吃肥肉、辣椒、生蔥、大蒜等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之物,多吃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
3生活有節律,勞逸應適度
過勞則傷氣,過逸則形肥而髒弱,均易發生腦血管病。故從事腦力勞動及進入中老年之後,要注意勞逸結合,可適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
4節製性生活,保腎精
房事過度可致腎水虧虛,肝木失養,肝陽上亢,肝風內動,而發生腦血管病。所以,應注意節製性生活,保護腎精。
5保持大便通暢
大便秘結,排便時用力過猛,可使血壓突然升高,而發生腦血管病。因此,血壓偏高或有腦血管病先兆的中老年人,應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大便秘結。
細節提醒:
腦血管病人多伴有高血壓、高脂血病以及肥胖等,因此合理的飲食對於病情的穩定和恢複是一項重要的措施。
1適當控製飲食的總熱量。腦血管病人一般體型肥胖的較多,再加上活動量少,因此飲食要有節製,每餐飯菜量不宜吃得過多過飽,以八九成飽為宜,保持熱量攝入平衡。
2限製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腦血管病患者多數血脂偏高,對脂肪的攝入尤其是飽和脂肪的攝入應嚴格限製,如肥肉、動物油脂、內髒、奶油、黃油以及含膽固醇高的食品不食為好,以免加重病情。在使用植物油時也要注意全日的使用量不宜過多。食物易清淡便於胃腸消化。
3食物要多樣化:注意葷素搭配、粗細混吃。蛋白質的補充既要不過多吃肉蛋又要注意補充奶類、豆製品類蛋白質,以增強病人的抵抗力。
4少吃甜食控製糖類的攝入:對白糖糕點、巧克力一類糖要適量控製。多吃糖會使糖轉化為脂肪造成肥胖使血脂升高,加重病情。
5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胡蘿卜素和礦物質鈣、磷、鉀、鎂等以較多的膳食纖維,這些都對改善腦血管病起到良好作用。
6戒酒:酒精對血管起擴張作用,使血流加快,腦血量增加。酒後容易導致急性腦溢血發作。
中年要保護好前列腺
前列腺是男性最大的附屬性腺。正常成年男子前列腺的大小和形狀酷似板栗,重約20克。它位於人體下腹部膀胱的下麵,包繞著尿道後部,其主要功能是分泌前列腺液。
人過中年以後,前列腺不斷生長增大,會逐漸壓迫其包繞的尿道,將尿道壓癟,造成排尿受阻。初期患者可表現為排尿躊躇、尿頻、尿線變細、尿滴瀝及排尿不盡,臨床上叫做前列腺增生症。後期可出現尿失禁甚至排不出尿來(尿瀦留)而必須急診導尿。更為嚴重的是,前列腺也會生癌。
因此,中年人一定要加強自我保健,護好前列腺,以保證排尿通暢。
飲食宜清淡。在日常飲食方麵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少吃或不吃高脂肪、高糖飲食,多吃豆製品、蔬菜、水果,以及花生米、杏仁等含鋅食物。
養成多喝水的習慣。多喝水有利於排尿,衝洗尿路,還可防止尿液濃縮而形成結石,每天喝水不要少於2500毫升。
保持心情舒暢。情緒好壞與前列腺密切相關。平時應多些興趣愛好,使情緒處於愉悅之中,這樣有利於神經內分泌係統的正常調節,有益於前列腺的健康。
適度運動。堅持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快走、慢跑、遊泳等,可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及改善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環,尤其是冬泳,對防治前列腺增生大有裨益。
性生活要適度。中年人對待性生活的正確態度是,既不縱欲亦不禁欲,各人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而定,以感到舒適為宜。
養成有尿就排的習慣。有尿意就去上廁所手,不可憋尿,以免造成膀胱過度充盈。如有排尿不暢時,可熱敷或按摩下腹部來幫助排尿。
學會自我按摩。睡前仰臥在床上,用手按摩肚臍(神闕穴)部位。每天堅持按摩,可促使膀胱排空,減少殘餘尿量。
定期檢查。過50歲以後,每半年或一年都應進行腎功能檢查和直腸指診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前列腺增生,以便采取治療措施。
慎用藥物。某些藥物,如阿托品、顛茄片、麻黃素片、異丙基腎上腺素等,可加重排尿困難,劑量過大時可引起急性尿瀦留。近年來又發現鈣阻滯劑和異搏定,能促進泌乳素分泌,並可減弱逼尿肌的收縮力,使排尿困難。
細節提醒:
食物纖維通常可分兩大類,可溶解的和不可溶解的。可溶解纖維可被部分溶於水中。可溶解纖維多見於蔬菜、水果、燕麥。不可溶解纖維能被人體消化道所分解的部分很有限。像糧食、種子和水果皮屬於不可溶解纖維。
研究發現,與纖維攝入量少的受試者相比,纖維攝入量高的受試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險較前者要低18%。研究數據顯示,可溶解纖維對預防前列腺癌有作用。因此,建議男人多吃一些蔬菜,不但能預防男性常見疾病前列腺癌,同時也對健康有益。
高血壓的預防治療
高血壓是指成人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40mmHg、舒張壓大於或等於90mmHg。診斷高血壓時要非同日多次測血壓,血壓大於或等於140/90mmHg時才可診斷。
高血壓對人體危害非常大,不僅直接產生頭痛、頭暈、失眠、煩躁、心悸、胸悶等一係列症狀,而且長期下去對心腦腎及其他器官的損傷也是非常嚴重的。許多高血壓患者死於中風、心衰和腎功能衰竭。
高血壓危害如此大,要注意高血壓的預防和保健。
首先要避免超重和肥胖。標準體重的簡單計算方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