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
如實際體重超出標準體重,則應注意減輕體重。
首先,要定期體格檢查。定期測量血壓可對高血壓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其次,要采取合理膳食。
①減少鈉鹽攝入,建議每人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
②減少脂肪攝入,補充適量優質蛋白質。總脂肪量<總熱量的30%,每日肉類50~100克、魚蝦50克,蛋類每周3~4個,奶類每日250克,每日食油20~25克,少吃糖類和甜食。
③注意補充鉀和鈣,膳食中應增加含鉀多、含鈣高的食物,如綠葉菜、鮮奶、豆製品等。
④多吃蔬菜和水果:新鮮蔬菜每日400~500克,水果100克。
最後,還要戒煙限酒。提倡高血壓患者戒酒,因飲酒可降低降壓藥物的藥效。建議男性如飲酒,每日飲酒的酒精量少於20~30克(約合40度白酒1兩),女性應少於10~15克(約合40度白酒半兩)。
1適當運動
可選擇步行、太極拳、健身操等活動。如活動後自我感覺良好,且保持理想體重,則表明運動量和運動方式合適。
2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平衡心理
長期的精神壓力和心情抑鬱是引起高血壓和其他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鼓勵高血壓患者參加體育鍛煉、繪畫等文化活動,參與社交活動,可向同伴們傾訴心中的困惑,得到同齡人的勸導和理解,保持樂觀心態。
在治療高血壓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亂用藥
物降壓藥有許多種,作用也不完全一樣。有些降壓藥對這一類型高血壓有效,有些降壓藥對另一類型高血壓有效。如果服藥類型不對應,降壓作用不能充分發揮,有時會誤以為“降壓藥不靈”。高血壓患者的藥物治療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應按病情輕重和個體差異,分級治療。
2降壓不能操之過急
有些人一旦發現高血壓,恨不得立刻把血壓降下來,隨意加大藥物劑量,很容易發生意外。短期內降壓幅度最好不超過原血壓的20%,血壓降得太快或過低都會發生頭暈、乏力,重的還可導致缺血性腦中風和心肌梗死。
3最好不要單一用藥
除輕型或剛發病的高血壓外,盡量不要單一用藥,要聯合用藥、複方治療。其優點是產生協同作用,減少每種藥物劑量,減少副反應。
4服藥期間定時測量血壓,及時調整服藥劑量
有些患者平時不測血壓,僅憑自我感覺服藥。感覺無不適時少服一些,頭暈不適就加大劑量。其實,自覺症狀與病情輕重並不一致,血壓過低也會出現頭暈不適,繼續服藥很危險。正確的做法是,定時測量血壓,及時調整劑量,維持鞏固。
5切莫間斷服藥
有的患者用降壓藥時服時停,血壓一高吃幾片,血壓一降馬上停藥。這種間斷服藥,不僅不能使血壓穩定,還可使病情發展。
6最好不要在臨睡前服用降壓藥
臨床發現,睡前服降壓藥易誘發腦血栓、心絞痛、心肌梗死。正確的方法是睡前2小時服藥。
細節提醒: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症,一年四季都會發生。患者往往在冬季比較重視自己的血壓,而一到春季,以為危險期過去了,思想上就開始放鬆。結果,不少高血壓患者出現了血壓波動,甚至有的在氣候突然變化時,發生了中風等心腦血管事故。
高血壓患者常常會走進以下三個誤區:一是以症狀代替測血壓。許多高血壓患者隻相信自我感覺,如沒有頭重、頭暈等不適症狀,就不去做血壓檢測。其實,血壓高時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症狀,甚至發生中風時也不一定有感覺。
二是一旦發現血壓高就憑自己的經驗亂吃藥,甚至隨意加大藥量。
三是自以為長期吃一種藥不好,自作主張更換藥品。這幾種情況均易造成血壓失控或血壓降得太低而誘發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在春末夏初多變的季節裏,高血壓患者除了要避免疲勞、生活有規律、注意平衡飲食、適當運動外,還應該做兩件事:
一是要自己測量血壓。有條件的在早上服藥前和下午2~3時各測一次。
二是一旦發生血壓異常,應請專科醫生調整藥物,不要隨意增減。
飲啤酒要防啤酒病
啤酒解暑止渴、健胃消食且富含人體必需的種種氨基酸,因此,每逢暑熱天,一些人總是不加節製地豪飲、濫飲。其實,過量飲啤酒也會損害健康,啤酒肚、啤酒心、啤酒腦就屬於常見的“啤酒病。”
啤酒所含營養物質易被人體吸收,喝一升啤酒可獲得1820~2009千焦熱量,是正常人日標準攝取熱量的25%~40%左右。大麥芽及啤酒花在釀製過程中轉化成的物質,還會刺激人體的消化腺,使之分泌大量消化液,增強消化能力。與啤酒相伴的佳肴中的脂肪、蛋白質等營養成分被人體大量吸收,時間一長,必致人體內的營養過剩。多餘的脂肪儲存在腹部,使人大腹便便,行動不便。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啤酒肚”。
濫飲啤酒會導致心肌病變——心肌擴大及纖維化。因為大量的啤酒進入人體後,使血容量驟然增加,這會加重心髒的工作量和負擔,經常這樣不斷地增加心髒的負荷,則會導致心肌疲勞,心髒體積異常增大,心髒正常的收縮、舒張功能減弱,減少對機體的供血量。這種因飲啤酒造成的心髒病變可以稱之為“啤酒心”。
有關資料表明,濫飲啤酒的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腦細胞損害現象,這實際上就是臨床所見的“腦萎縮”。腦細胞活力下降,會造成記憶力和認知能力的下降,並可致早老性癡呆症狀。對於因濫飲啤酒、乙醇攝入過量所致的腦損害,可稱為“啤酒腦”。
濫飲啤酒所致的人體健康損害絕不止以上幾點。目前較多見的痛風、脂肪肝、胰腺病、大腸癌等也常與飲酒特別是濫飲啤酒有關。所以,飲用啤酒也不能隨心所欲,應當有所節製。
細節提醒:
喝啤酒何以會得痛風?研究認為,劇烈運動後如立即喝一瓶啤酒,可使血液中尿酸濃度增加到運動前的2倍多。使血液中可轉化成尿酸的次黃嘌呤增加500多倍。我們知道,尿酸是人體代謝產物中的一種高分子含氯有機物,約2/3的尿酸經腎髒隨尿排出,其餘1/3隨糞便排出。當尿酸一下子生成過多,超過了腎髒的消除能力,勢必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人體內髒和其他組織,被白細胞吞噬而發生炎症反應,沉積於關節及周圍組織中就會發生痛風性關節炎。
因此,在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後,不要立即喝啤酒,尤其不要喝冰鎮啤酒。切不可為圖一時之涼爽而招來痛風。
癌症的預防和保健
癌症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癌症病死亡率僅次於心血管病、傳染病,列世界第三位,因此人類對癌症的日常保健與預防更加重視。
癌是對一類細胞異常增殖為特點的疾病的總稱。癌細胞源於基因突變或損傷的異常染色體。變異的基因傳遞錯誤的信息,至少有一條信息與其應該傳遞的不同。一個細胞開始迅速生長,一次又一次地倍增後,形成一種叫做惡性腫瘤或癌的腫塊。
臨床上,腫瘤並非都是惡性。良性腫瘤可能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比如許多人皮膚上長的痣及脂肪瘤,它們都屬於良性腫瘤,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楚,除了生長在特殊部位例如顱內,對人體並沒有實質性的危害。如果它們不侵入或壓迫周圍組織,完全可以不用管它。而惡性腫瘤則不同,它們生根並直接侵入周圍組織內,因此,它們沒有“壁”或清晰的邊界。同時它們還會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癌的這種擴散稱為轉移。癌症的轉移會給人體帶來更為嚴重的危害,事實上癌症的轉移所引起的並發症正是導致很多癌症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
社會上的一些人,患某種癌的危險性很高,這一群人就屬於癌症高危人群。但是必須指出,不是所有的高危人群都會患癌,也不是說不屬於高危人群的人不會患癌。由於某些原因,這群人中某種癌的發生率要比通常人高好多倍。因此,這個人群便成為預防某種癌症的重點對象。
1長期從事下列工作或與其接觸者屬於高危人群:石棉、苯、鎘、鉻、鎳、砷、木屑、放射線、紫外線、烷化劑、芳香胺、氯乙烯、煤煙、殺蟲劑、家具製造等。
2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和現有癌前病變的人。
3重度長期吸煙、被動吸煙、嗜酒者以及其他嗜好者。
4其他:如乙肝、丙肝等患者。
及早發現癌症的早期症狀,對於提高癌症的治愈率非常重要。
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指出,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就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號,要立即就醫:
1身體任何部位,如乳腺、皮膚、唇舌或其他地方有可觸及的硬結或不消的腫塊。
2疣或黑痣顏色加深、迅速增大,有瘙癢感,並出現潰爛或出血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