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冬之吻——擁抱沉睡的靈魂2-3
有效地防治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正常肝內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在5%~10%的為輕度脂肪肝,超過10%~25%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的為重度脂肪肝。
輕度脂肪肝多無臨床症狀,易被忽視。有的人會出現疲乏感,由於多數脂肪肝患者較胖,故更難發現輕微的自覺症狀,因此目前很多脂肪肝患者都是在體檢時偶然發現的。
中重度脂肪肝有類似慢性肝炎的表現,如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惡心、嘔吐、體重減輕、右上腹隱痛等。
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出現腹水和下肢水腫。
脂肪肝患者要注意預防和日常保健。
脂肪肝患者要注意三大營養素的合理搭配,即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重視脂肪的質和量,適量食用含糖類食品。
脂肪肝患者還要合理控製飲食,先要控製熱能,把體重減輕至標準體重作為目標,做到能量消耗高於能量攝入。多吃副食,限製主食,限製脂肪類食品;不吃或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及肉湯、雞湯、魚湯;不吃動物內髒、蛋黃等高膽固醇食物。
脂肪肝患者要戒酒。酒精進入人體後,主要在肝髒分解代謝,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使肝細胞對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謝產生障礙,引起肝內脂肪沉積而造成脂肪肝。飲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嚴重。因此特別是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一定要戒酒。
脂肪肝患者還要糾正錯誤的飲食習慣實行有規律的一日三餐。改變營養不均衡的狀態,以免因自身的營養不良而引發脂肪肝。
細節提醒:
預防脂肪肝的幾種食物:
1燕麥
含極豐富的亞油酸和豐富的皂甙素,可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
2玉米
含豐富的鈣、硒、卵磷脂、維生素E等,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
3海帶
含豐富的牛磺酸,可降低血及膽汁中的膽固醇;食物纖維褐藻酸,可以抑製膽固醇的吸收,促進其排泄。
4蘋果
含有豐富的鉀,可排出體內多餘的鉀鹽,維持正常血壓。
5牛奶
因含有較多的鈣質,能抑製人體內膽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可減少膽固醇的吸收。
6洋蔥
所含的烯丙二硫化物和硫氨基酸,不僅具有殺菌功能,還可降低人體血脂,防止動脈硬化;可激活纖維蛋白的活性成分,能有效地防止血管內血栓的形成。
7甘薯
能中和體內因過多食用肉食和蛋類所產生的過多的酸,保持人體酸堿平衡。甘薯含有較多的纖維素,能吸收胃腸中較多的水分,潤滑消化道,起通便作用,並可將腸道內過多的脂肪、糖、毒素排除體外,起到降脂作用。
避免久坐,預防痔瘡
痔瘡是由於肛腸部血液循環不暢,血液回流障礙引起靜脈屈曲擴張形成的柔軟靜脈團。引起痔瘡發生的原因很多,久坐久立、肛門位置較低,受重力作用,直腸部血液回流不暢,易充血成痔;肛門局部或腸道炎症,引起直腸下部周圍組織發炎、血管脆化、繼發血管擴張充血引起或加重痔瘡;便秘與不正常的排便;妊娠與分娩時腹壓增大,盆腔靜脈充血,直腸下部淤血;分娩時用力,直腸黏膜下脫;約44%患者有痔瘡家族史;喜食辛辣、煙酒過度刺激肛腸等多種原因都能引起痔瘡。
得了痔瘡以後非常痛苦,而且很容易複發,因此預防痔瘡的發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針對引起痔瘡的原因,應從以下幾個方麵預防:
(1)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暢。飲食方麵應多吃蔬菜、水果。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絲瓜、白菜、菠菜等,能增加腸蠕動,對習慣性便秘更為適宜。早上起床吃好早飯,能加強起床後的直立反射和胃結腸反射,促進排便,所以最好養成每天早上定時排便的習慣。有人認為,早上起床後喝一杯涼開水能刺激胃腸運動,防止便秘。各種體育活動,如做操、跑步、打太極拳、練氣功、做深呼吸等運動,都有益於防止便秘。有排便感時不要忍著不去大便,因為這樣最容易引起習慣性便秘。排便時不要看書久蹲不起,或過分使勁用力。
(2)及時治療腸道炎症和肛門周圍炎症不要使長期的腹瀉、痢疾等刺激直腸肛門部;不要大量飲酒、吃辣椒、芥末等刺激食物。便後用柔軟的紙擦淨肛門。便後或臨睡前用溫水坐浴片刻,洗淨肛門,對預防各種肛門病都非常有益。肛門不適時,也可用1∶10000濃度的高錳酸鉀溫開水坐浴。
(3)避免久坐、久站。及時治療心、肺、肝髒等全身性疾病。
(4)每日早晚做兩次提肛運動。每次做30回,對防治痔瘡頗有益。
(5)中國醫學中有一些藥物:如黑芝麻、生地、何首烏、草決明、肉蓯蓉、槐角、地榆等,據記載有防痔治痔的作用。服後可潤腸通便,涼血止血,可以用上藥各6克,水煎服,1日2次。也可選草決明10克,或肉蓯蓉10克,用開水浸泡半小時,代茶服,對大便秘結者尤為適宜。
(6)痔瘡複發的原因。除治療的不徹底,或手術的不幹淨外,不注意預防和避免引起痔瘡的因素,也是重要原因。痔瘡是可以從手術過的地方再生或複發,有的人甚至做過多次治療而又複發,所以,防重於治。
細節提醒:
防治痔瘡出血的竅門:
平常多吃蔬菜和水果,若有便秘時,應立即服用通便藥,保持大便暢通。忌食或少食刺激性辛熱的食物,如酒、辣椒、生薑、蔥、蒜等。可以多食赤小豆、槐花、黑芝麻、豬大腸、蜂蜜、竹筍等。
痔瘡出血較多時,可服用止血藥,也可把止血、消腫的膏藥或油膏直接貼敷在痔瘡表麵。
鼻出血的緊急處理
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有鼻部疾病所致,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一個症狀。嚴重者出血不止,可引起失血性休克。這是因為鼻子裏的血管豐富且淺表曲折;其次鼻腔是呼吸道的門戶,容易受病菌和外傷等因素的侵襲。鼻子出血常見的原因是局部損傷、炎症、潰瘍、腫瘤和靜脈曲張等。當有鼻炎、鼻息肉和鼻癌時,尤其容易出血。
發生鼻出血時,可采取以下緊急措施:
首先趕緊坐下。
如果鼻腔內有血凝塊,應馬上用力呼氣將其呼出。
捏住鼻子,在鼻梁下方,用拇指和小指捏住兩側的鼻孔約10分鍾,並用嘴呼吸。
如果出血不停止,應往出血的鼻孔裏填紗布條。將一小塊幹淨的紗布卷起來並塞進出血的鼻孔,用拇指和小指捏住兩個鼻孔。注意:應確保你自己能將塞進去的布取出,因此不要填塞過深。
一旦出血停止,應用濕的布蓋住臉和鼻子。
30~60分鍾後應將填塞鼻孔的布取出,取出前最好將布濕潤。不要用力吹、挖或用力牽。超過24小時,可以往鼻子裏上一些油膏,以防鼻腔過幹或更多的出血。
鼻子出血要分情況進行救治,以下情況尤其要注意:
如經處置後,流血不止,應快速去醫院。經常出血的人,也應及時到醫院進行必要的檢查。
如果鼻子變形、鼻梁不直或眼睛周圍有腫脹、疼痛、淤血的話,那麼你的鼻子可能有骨折。應坐下,並用涼的布塞住鼻腔,並讓別人帶你去醫院。
如是高血壓引起的鼻出血,可危及生命,須慎重處理。先讓患者側臥把頭墊高,捏著鼻子用嘴呼吸,同時在鼻根部冷敷。止不住血時,可用棉花或紗布塞鼻,同時在鼻外加壓,就會止住。然後迅速通知急救中心或去醫院。
細節提醒:
1鼻出血期間,飲食宜清淡,要十分重視補充對止血有利的維生素A、E和C等,宜多食新鮮蔬菜及水果,如薺菜、芹菜、馬蘭頭、蓮藕、柑、橙、橘、蘋果、酸棗等。
2保持大便通暢,適量多進食富含粗纖維和水分的食物,同時,要在日常餐飲中補充足夠量的植物油脂類食品,如可常服食黑芝麻、香蕉、蜂蜜等。
3要忌煙酒,做到絕對不吸煙、少沾高度白酒,辛辣和油煎烤炸之物也應少吃或不吃,以免熱毒上攻或炎症加劇。
4在糾正隨便挖鼻孔等不良習慣的同時,加強病期與日常的藥膳、食療措施,可選用以下食品配伍調製,如藕(連節)、甘菊花、旱蓮草、鮮蠶豆花、雪梨、蘿卜汁、韭菜汁、西瓜子、馬蘭頭、仙鶴草、甘草、白茅根、鮮蘆根、夏枯草、熟地黃、山萸肉、山藥、茯苓、阿膠、龍眼肉、當歸、黃芪、茯神、白術、花生衣、紅棗、槐花、魚鱗膠、綠豆、豬膚等。
急性心肌梗塞急救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或冠狀動脈持續痙攣,導致冠狀動脈或分支閉塞,導致心肌因持久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
此病多見年紀較大之人,是一突發而危險之急病,但在發病前多會出現各種先兆症狀。如自覺心前區悶脹不適、鈍痛,鈍痛有時向手臂或頸部放射,伴有惡心、嘔吐、氣促及出冷汗等。此時要立刻停止任何重體力活動,平息激動的情緒以減輕心肌耗氧量,同時口服硝酸甘油片或亞硝酸異戊酯等速效擴血管藥物,部分病人可避免心肌梗塞的發生。
當急性心肌梗塞發生時,患者自覺胸骨下或心前區劇烈而持久的疼痛,同時伴有麵色蒼白、心慌、氣促和出冷汗等症狀,有些患者無劇烈胸痛感覺,或由於心肌下壁缺血表現為突發性上腹部劇烈疼痛,但其他症狀會表現更加嚴重,休息和服用速效擴血管藥物不能緩解疼痛。若身邊無救助者,患者本人應立即呼救,撥打120急救電話或附近醫院電話。在救援人員到來之前,可深呼吸然後用力咳嗽,其所產生胸壓和震動,與心肺複蘇中的胸外心髒按摩效果相同,此時用力咳嗽可為後續治療贏得時間,是有效的自救方法。
醫學統計資料表明,在心肌梗塞發生的最初幾小時是最危險的時期,大約有2/3的患者在未就醫之前死亡。而此時慌亂搬動病人、背負或攙扶病人勉強行走去醫院,都會加重心髒負擔使心肌梗塞的範圍擴大,甚至導致病人死亡。
因此,急救時患者保持鎮定的情緒十分重要,家人或救助者更不要驚慌,應就地搶救,讓病人慢慢躺下休息,盡量減少其不必要的體位變動。並立即給予10毫克安定口服,同時呼叫救護車或醫生前來搶救。
在等待期間,如病人出現麵色蒼白、手足濕冷、心跳加快等情況,多表示已發生休克,此時可使病人平臥,足部稍墊高,去掉枕頭以改善大腦缺血狀況。如病人已昏迷、心髒突然停止跳動,家人不可將其抱起晃動呼叫,而應立即采用拳擊心前區使之複跳的急救措施。
若無效,則立即進行胸外心髒按摩和口對口人工呼吸,直至醫生到來。
細節提醒:
心肌梗塞是一個嚴重且易受各種因素影響而發病的重症。為了防止心肌梗塞的發生,冠心病患者應平時常服並隨身帶上麝香保心丸。為做到“有備無患”、“以防萬一”,心肌梗塞病人一人外出時還要帶一張應急性保健卡片,簡稱應急卡,其製法如下:
應急卡:我是一名冠心病患者,萬一發現我行動失常或難以自主,很可能是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發作,請盡快從我上衣口袋裏取藥兩粒(麝香保心丸),塞入我舌下,並盡快送往就近的醫院或向120求救,同時通知我家人,他們會很快趕到。拜托了,好心人。我的姓名、年齡、電話、血型、地址。卡片用白硬紙製作,隨身攜帶,放在容易取出的口袋內,一旦自覺不測,應盡快從口袋內取出。一旦發病,昏迷不能自述時,使他人或醫生能迅速而準確地了解其病史,從而獲得急救處置。
頸椎病的預防治療
現在的頸椎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大約在10個人中至少有一個人是頸椎病患者。伴隨著都市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加,電腦的普及,伏案時間過長,過去主要是教師、記者、財會人員中多見的頸椎病,到現在患頸椎病的人多了起來。
頸椎病常見的症狀有頭痛、頭暈、視力減退、胸悶、心慌、耳鳴、惡心、頸部發僵、發硬、疼痛、活動受限、肩背部沉重發硬、上肢無力、手指麻木、皮膚感覺減退、下肢發硬、走路不靈活、發飄似走在棉花上,嚴重者可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甚至雙下肢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