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酸奶的時間最好在飯後,因為這時人腸胃中的環境最適合酪氨酸生長,讓它發揮更多的健康功效。特別是飯後2小時內飲用酸奶,效果最佳,長期堅持,能起到改善體質的作用。但喝時要記住,酸奶中的某些菌種及酸性物質對牙齒有一定的損害,喝完後應及時用白開水漱口或刷牙,以利於牙齒保健。
剩飯剩菜不隨便吃
在生活中,人們吃隔夜菜是一種常見的現象,然而,這卻是個對健康極為不利的壞習慣。
蔬菜經過食用後,筷子的翻動會增加微生物的“接觸麵”,而口中的唾液也含有細菌和酶類。因此,食用過的剩菜比沒有經過翻動的菜會更快地產生亞硝酸鹽。
處理好剩飯是很重要的。當然,最好是不吃剩飯,按人量米下鍋。如果已剩了,應將剩飯鬆散開,放在通風、陰涼和幹淨的地方,避免汙染。等剩飯溫度降至室溫時,放入冰箱冷藏。剩飯的保存時間,以不隔夜為宜,早剩午吃,午剩晚吃,盡量縮短在5~6小時以內。不要吃熱水或菜湯泡的剩飯,不能把剩飯倒在新飯中,以免加熱不徹底。吃剩飯前一定要徹底加熱,一般加熱100℃,20分鍾即可。不能在做飯時,把剩飯與生米一起下鍋。
去飯店吃飯,很多人喜歡把剩菜打包回家,這種做法也對健康不利。剩菜打包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蔬菜最好不要打包回家
都說素菜一般不打包,可有時不可避免會打包一些回家。煮熟的蔬菜不要在高溫下長時間存放,因為各種綠葉蔬菜都含不同量的硝酸鹽。
蔬菜在采摘、運輸、存放、烹飪過程中,其所含的硝酸鹽會被細菌還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尤其是隔夜的蔬菜,亞硝酸鹽的含量會更高,加熱後,毒性會增強。所以,最穩妥的辦法是,蔬菜不要打包帶回家。
(2)澱粉類食品最多保存4小時
打包回來的富含澱粉類的一些食品,如年糕等,在沒有變味情況下食用後也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原因在於它們易被葡萄球菌寄生,而這類細菌的毒素在高溫加熱下也不會分解,解決不了變質問題。所以,這類食品最好在4小時內吃完。即使從外觀看來沒有腐敗變質也不可食用。所以,切不可為了省事,將打包回來的食物用一種湯飯混吃的方法將其囫圇吞下,小心會影響你的消化機能而引起胃病。
細節提醒:
吃剩水餃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即便剩飯在感官上正常的也必須徹底加熱後才可食用;剩下的湯菜,燉菜和炒菜等,必須先燒開熱透,裝在有蓋的容器中,放入冰箱中冷藏,吃時還要燒開熱透,剩下的涼拌菜,醬、鹵肉類應立即放入冰箱冷藏,吃時一定要回鍋加熱,或者改製為湯菜、燉菜。
早餐營養非常重要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因為受人體生物鍾的影響,早晨人體對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的吸收率最好,利用率也最高。美國加州大學對7000名男女生進行研究發現,習慣不吃早餐或者吃得敷衍了事的人,其身體虛弱易患疾病的人高達40%。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對80~90歲老人進行調查表明,使他們健康長壽的共同點是每天都吃豐盛的早餐。
為什麼吃好早餐如此重要呢?因為頭天吃的晚餐,經過10多個小時以後,已腹中空空,能量也消耗完了。早上如不再吃早餐,或是吃得很少,就會使血糖來源受到影響,而上午的工作和學習任務一般較重,又是人體能量消耗較多的時候,若沒有充足的熱能進行補充,機體本身將被迫用肝髒中貯存的糖原來應急,就會出現心慌、頭暈、腿軟無力、麵色蒼白、出虛汗和饑餓感等低血糖征兆。
不吃早餐,不但不能滿足人體正常活動所需要的熱量,而且會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
(1)低血糖症。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約占80%以上,主要是供給人體和大腦所需的能量。而不吃早餐體內的糖分得不到補充,就會出現低血糖症。
(2)膽結石。根據資料統計,大多數膽結石患者有不吃早餐的習慣。因為人在早晨空腹時,膽汁中的膽固醇含量特別高,此時由於膽汁酸的分泌減少,形成結石的核心。長期不吃早餐會使膽固醇越積越多,膽結石也會越來越大。
(3)胃潰瘍。不吃早餐時,胃裏仍有胃酸分泌,胃酸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如經常不吃早餐,因為空胃,胃黏膜容易受到胃酸的破壞,誘發胃炎或胃潰瘍。而到了吃午飯時,由於饑餓常會飽餐一頓,使胃黏膜受到撐脹、撕裂,容易引發胃痛和其他病變。
(4)動脈硬化。長期不吃早餐,容易使低密度脂蛋白沉積於血管內壁,導致動脈硬化的發生。
(5)冠心病。不吃早餐,會增加血小板的黏度。血小板本來就有凝聚成塊的功能,黏度增加,凝聚成塊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一旦形成結塊,就會使心髒的冠狀動脈變窄,誘發冠心病。
(6)肥胖。不吃早餐,往往容易導致午餐、晚餐吃得較多,熱量得不到充分消耗就會形成脂肪,最終可患肥胖症。
早餐如此重要,因此我們要重視早餐。
“早餐要吃好”,吃好就是要有足夠的營養,要可口。
細節提醒:
要從早餐中獲得周全合理的營養補充,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適當補充水分,避免攝入過多鈉鹽;
2粗糧、全麥食品不僅能帶來安全的能量,更能嗬護胃腸的健康;
3減少生冷的食物,避免邊走邊吃;
4避免食用過甜、過油的食物;
5早餐中及早餐後2小時內,忌飲濃茶和咖啡。
一天飲食午餐為主
午餐是每日飲食中最主要的一餐。午餐的作用可歸結為四個字“承上啟下”:既要補償早餐後至午餐前約4~5個小時的能量消耗,又要為下午3~4個小時的工作和學習做好必要的營養儲備。如果午餐不吃飽吃好,人往往在繁重工作數小時後(特別是下午3~5點鍾)出現明顯的低血糖反應,表現為頭暈、嗜睡、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心慌、出虛汗等,嚴重的還會導致昏迷。
午餐食物的選擇大有學問。午餐所提供的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35%,這些能量來自足夠的主食、適量的肉類、油脂和蔬菜。
與早餐一樣,午餐也不宜吃得過於油膩。
理想的午餐食物有以下幾種:
抗衰老抗痛食品——西蘭花
推薦理由:西蘭花富含抗氧化物維生素C及胡蘿卜素。科學研究證明,十字花科的蔬菜是最好的抗衰老和抗癌食物。
最佳的蛋白來源——魚肉
推薦理由:魚肉可提供大量的優質蛋白質,並且消化吸收率極高,是補充優質蛋白的最佳選擇。同時,魚肉中的膽固醇含量很低,在攝入優質蛋白的同時不會帶入更多的膽固醇。有研究表明,多吃鮮魚還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降脂食品——洋蔥
推薦理由:洋蔥可清血,有助於降低膽固醇。
抗氧化食品——豆腐
推薦理由:除了瘦肉和魚蝦類食物外,豆腐也是良好的蛋白質來源。同時,豆類食品含有一種被稱為異黃酮的化學物質,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請大家記住,“氧化”意味著“衰老”。
保持活力食物——圓白菜
推薦理由:圓白菜也是開十字花的蔬菜,維生素C含量很豐富,同時富含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讓消化係統保持年輕活力。
養顏食物——新鮮果蔬
推薦理由:新鮮果蔬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E。胡蘿卜素是抗衰老的最佳元素。胡蘿卜素能保持人體組織或器官外層組織的健康,而維生素C和維生素E則可延緩細胞因氧化所產生的老化。此外,這些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果還能促進大直腸健康,幫助排毒。
細節提醒:
約上飯伴。獨自進餐當然無趣,有幾個要好的飯伴,吃飯的時候交流一點八卦新聞和時尚信息,既增加了友誼,也營造了一份就餐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