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3 / 3)

柳元夕深信,隻要假以時日,蘇憶安也定會有不輸給她父皇的才識,成為一個賢明仁愛的好皇帝。

正當柳元夕以為前路光明,等待著皇上能真正的獨當一麵,繼任大統之時,卻萬萬沒有想到,先等來的,卻是太後的死訊。

太後自從先皇駕崩以來身體就一直不太好,雖說事出突然,但其實宮裏的人對此也一直暗暗有些預兆。

雖然身份尊貴,但劉太後卻是個十分重情忠貞的女子。

從成為太子妃的那天起,夫君就變成了她的天,她生活的一切重心。

圍繞著皇位的是各種陰謀與鬥爭,好不容易熬到太子登基為帝,以為終於可以從此夫妻伉儷,做一個母儀天下的皇後時,她的天卻毫無預兆的崩塌了下來。

劉太後自覺隻是一介女流,對幹政毫無興趣,也不在乎得到權位。她隻是想永遠用崇拜的眼光看著自己的夫君,默默做他背後的女人,可上天卻連這個小小的祈求都沒有應允。

先皇駕崩的那日,她有好多好多想對他說的話,可聲音卻像被堵住一般,不知從何說起,隻是因悲痛至極而哭的撕心裂肺。劉太後覺得,大概在那一日,自己把一生的眼淚都流幹了,身體也徹底的垮了下去。

隻是看著還尚在繈褓的女兒,還有丈夫對自己的萬般囑托,她才硬是斷了輕生的念頭,撐起自己如殘燭一般的身體,繼續消耗著那最後的生命力。

而當看著憶安一天天長大,變得越來越優秀時,心底才自覺責任已盡。縱然還有著許多不舍,但徹底放下執念之時,也便是她該離去之日了。

劉太後離去的那個清晨,宮女同往常一樣來到殿內,準備伺候太後起床梳洗,發現的卻是她躺在榻上已然十分冰冷的身體,大為慌張,急忙通報各殿。

而與往常不同的是,太後的頭發理得整齊,穿了一身宛若嫁衣的鮮紅常服。似是早有預料一般,麵相看起來十分安詳寧靜。

孝仁八年,劉太後薨逝。

太後出殯那日,身著青衣素帽,剛滿八歲的蘇憶安在葬禮上哭得像個淚人。

而身邊緊緊牽著她的手的柳元夕,麵色雖仍波瀾不驚,但對太後的死訊,心裏也是惋惜不已。

“柳叔叔,母後再也不會回來了嗎?”

身邊傳來蘇憶安顫抖的聲音。

“母後是大騙子!母後說過待兒臣長大就帶兒臣出宮玩的……”

柳元夕低下頭看著已然淚流滿麵的蘇憶安,那聲聲啜泣淒涼的令人心碎。

他緩緩蹲下身子,用少見的溫柔神情注視著蘇憶安。

“陛下不要太難過……”

聲音沉默了片刻,又開口道。

“太後……您的母後隻是去另一個世界跟您的父皇團聚,那雖然是個遙遠的世界,但臣相信,無論在哪裏,太後和先皇都一定會愛著陛下,默默守護著陛下的。”

蘇憶安使勁搖了搖頭,隻是一昧的抽泣。

“憶安不懂……母後總說父皇是個很好的人,可憶安對父皇一點印象都沒有,既然愛著憶安,為什麼從來都不見憶安!母後也是……既然愛著憶安,為什麼不一直陪在憶安身邊呢!”

蘇憶安流著眼淚,哭訴聲越加撕心裂肺,柳元夕想起先皇駕崩那日她天真無邪的笑聲,卻分不清哪個更為悲涼。

“就算解釋了再多次,不懂的事憶安就是不懂!憶安很怕……父皇和母後都不在了,那從今以後憶安就是孤身一人了嗎?憶安真的好害怕……”

蘇憶安的哭訴猶如一把刀子,在柳元夕的心裏狠狠剜出一個洞,疼痛感不斷向自己襲來。

他抬起手摸了摸蘇憶安的頭發,擦掉她臉上晶瑩的淚珠,然後輕輕將她抱進了懷裏。

“陛下不要怕,就算誰都不在了,還有臣在……無論將來發生什麼,臣永遠都會站在您這邊,代替您的父皇,您的母後,臣發誓不會讓您收到一點傷害。”

柳元夕緊緊抱著蘇憶安,在她耳邊溫柔的安慰著,直到他感覺到蘇憶安顫抖的身體漸漸的平靜下來。

其實早在一開始就已經做了決定。

君子一言九鼎,既然做了決定的事,就算拚上性命也會實現。

我會替你鋪好前路,鏟除障礙。

替你斬殺亂臣賊子,保護你不受他人迫害。

替你擋下所有攻擊,擋下所有流言與箭矢。

若是到了千鈞一發一時,即使為你折斷也在所不惜。

你隻需要向前看,一心向前看就好。

從今以後,我將化作你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