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啤酒肚”的克星——爸爸湯
嗜飲啤酒的人,由於腹部長年受寒氣所侵,大多造成了脾胃受濕,而且長出了一個“啤酒肚”。
在我國香港等地有一種用中藥配製而成的“爸爸湯”,堪稱啤酒肚的克星。該湯不僅能去小腹寒氣,消除腹部脂肪,還有暖中除寒和減肥的功效,深受啤酒愛好者的歡迎。
材料:水芹菜200克、鯽魚1條(約1斤)、薑少許。
中藥:製香附5克、香砂仁5克、淮山3克、枳棋子3克。
製作:魚刨去內髒後洗淨,用生油起鍋,煎至微黃約八分熟後待用。芹菜及各種藥材先用十碗水煮沸20分鍾後,加入鯽魚同煲約2小時即可。若無水芹菜,單用鯽魚也可,口味可根據個人喜好而定。
343哪些中成藥治療跌打損傷效果好
治療跌打損傷的中成藥,具有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功能。且大多數內服和外用兼可。下麵就介紹幾種常用的治療跌打損傷的中成藥:
1.內服中成藥
雲南白藥:本品又名白藥。具有活血、消腫、止痛、止血的功能。主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一般每次服02~03g,症狀較重的每次服05g,每日2~3次。該藥盒內裝有保險子,凡遇較重的跌打損傷,可先用黃酒送服1粒,但輕症及其他病症不可服用。孕婦忌服。
三七片:本品由三七製成。具有散淤止血、消腫止痛的功能。主治跌打損傷之淤腫疼痛;也可用於產後淤滯腹痛、冠心病心絞痛以及吐血、衄血、便血等症。每次服3~5片,每日1~2次。孕婦慎服。
七厘散:本品由麝香、冰片、乳香、沒藥、紅花、血竭、朱砂、兒茶製成。具有活血祛淤、消腫止痛的功能。主治跌打損傷後淤滯腫痛。每次服06~15g,每日1~2次。孕婦忌服。
跌打丸:本品由三七、赤芍、乳香、沒藥、三棱、蘇木、紅花、血竭、白芍、桃仁、自然銅、防風、骨碎補、劉寄奴、當歸、丹皮、地鱉蟲、枳實、桔梗、木通、甜瓜子、川斷、薑黃、甘草等製成。具有活血散淤、消腫止痛的功能。主治跌打損傷之淤滯腫痛。每次服1丸,每日2~3次。孕婦忌服。
2.外用中成藥
治傷酊:本品由徐長卿、雪上一支蒿、芙蓉葉、兩麵針、大羅傘、樟腦、肉桂油、薄荷腦製成。具有活血祛淤、消腫止痛的功能。主治扭傷、挫傷。使用時,塗擦患處,每日數次。本品專供外用,切忌內服。
吊筋藥:本品由生山梔、桃仁、白芥子、杏仁、紅花製成。具有活血化淤、舒筋活絡的功能。主治跌打損傷後傷處疼痛、屈伸不利等症。本品專供外用,不可內服。使用時,用藥粉15g,以燒酒、麵粉、雞蛋清等調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
活血膏:本品由木香、白芷、甘鬆、川芎、冰片、生大黃、薑黃、徐長卿、獨活、五加皮、顛茄流浸膏等製成。具有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的功能。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之淤滯腫痛;也可用於風濕痛和神經痛。一般外貼1~2天更換1次。孕婦忌貼腹部。
344如何遠離冠心病
冠心病又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一般表現為胸前有壓榨感,疼痛感,沿左肩映射,發作時間往往是1~5分鍾,長若15分鍾,麵色發白,嚴重者有瀕死感,冷汗淋漓。
要注意調攝精神,避免情誌方麵的刺激。適當(防止過度激烈,要循序漸進)鍛煉,加速血液流速,改善體質,加強脂類物質代謝等。研究發現,膽固醇升高容易誘發冠心病。
能有效阻止膽固醇升高的食物有:大蒜,香菇,黃豆,芸豆,扁豆,胡蘿卜,大蔥,鯽魚,蝦,花生,胡桃肉,葡萄,薑。
獼猴桃,芹菜,山楂,綠豆等都可以有效預防冠心病,或作為冠心病的輔助治療食物。
常用一下兩種便方預防冠心病:
1雙耳湯:黑白木耳各15g,紅棗15枚,加冰糖煮一小時,連湯帶渣一同吃掉,每天兩次。
2菊花粥:粳米100g,菊花15g,先煲粥,將熟之時,下菊花。
345預防和治療流感的有效措施
預防流感,應注意足部保暖,體質較差的人,可進行耐寒訓練,如從春天洗臉、漱口和洗浴都用冷水。要注意冬夏兩季的生活起居。在夏季,暑邪特別容易損傷人體,因此夏季不要過分貪涼,不要溫度過低(預防空調病),冬季應以室內溫和為宜。
預防便方:貫眾10克,大青葉(或板藍根)12克,甘草10克,煎服。
消毒方法:
1食醋消毒法:1:1兌水,密封住所,加熱熏蒸30~60分鍾。每天一次連續3~6次;
2香藥消毒法:艾葉,香薷,蒼術都可以,點燃熏蒸,每天一次,3~6次。
萬一患有流感,要注意隔離,臥床休息,防止傳染,注意室溫,空氣流通,衣服常換。飲食方麵不宜辛辣油膩,應多飲溫開水,保持身體微汗狀態。多食清淡食品,如水果,青菜。下列可用神仙粥和玉屏風來治療流感:
1神仙粥:蔥白10g,生薑10g,粳米50g熬成粥,食用前加食醋一小杯。
2玉屏風:黃芪10~15g,防風10~15g,白術20g煎湯口服。(此方防治兼可。)
346巧用中藥方對付三種熱傷風
夏季感冒除了一般的感冒症狀以外,還有口渴、心煩等內熱現象,所以老百姓常稱之為“熱傷風”。中醫常將“熱傷風”分為風熱型、暑濕型和風寒型,那麼,如何對付這三種熱傷風呢?
1.風熱型熱傷風的典型症狀:發熱重,惡寒輕,咽幹咽痛,甚至咽喉、扁桃體紅腫疼痛,鼻塞或鼻流黃涕,口渴,痰黏色黃等。
中醫常用金銀花豆豉粥治療:金銀花9克,淡豆豉9克,水煎去渣,加入粳米60克,白糖適量,煮粥食用。每日1~2次,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非常適合風熱型熱傷風患者服用。
2.風寒型熱傷風的典型症狀:惡寒重,發熱輕,頭痛、關節疼痛明顯,鼻塞聲重,鼻流清涕,口不渴,痰稀色白,咽喉疼痛不明顯,或僅見咽癢。
可用香菜蔥白飲治療:香菜15克,蔥白(帶根)3段,將兩者洗淨,加水適量,煮沸後再煮5分鍾即可。適用於熱傷風中醫辨證為風寒型的初期患者,因蔥和香菜均具有發汗的功效,出汗較多者不宜食用。
3.暑濕型熱傷風的典型症狀:頭暈、煩渴、嘔吐或腹瀉、不思飲食,伴有發熱、惡寒、頭痛或全身疼痛等。
藿香葉粥對此病有顯著療效:鮮藿香葉20克,煎湯待用。先用粳米100克煮粥,加入煎好的藿香煮沸,即成藿香粥,每天服用2次。具有健脾、化濕、解表的作用。
347對付唇部長期幹燥起皮的小竅門
1蜂蜜具有很強的保濕嫩膚效果,可每晚將蜂蜜輕薄地塗在嘴唇上,保留20分鍾。
2睡前將橄欖油塗在嘴唇上吸收20分鍾以上,然後擦淨,堅持一段時間後,唇部就會濕潤飽滿。
3奶粉也有潤唇的功效,可將兩匙奶粉調成糊狀,厚厚地塗在嘴唇,充當唇膜。
4還可在雙唇上塗大量的護唇膏,再用保鮮膜將唇部密封好,接著再用溫熱毛巾敷在唇上,敷5分鍾,也可增加潤唇效果。
348合理用藥是治療皮膚病的關鍵
皮膚病是常見病、多發病,隻塗外用藥往往會無濟於事,甚至貽誤病情,致使病情加劇。那麼,對付皮膚病,怎樣使用藥物才有效呢?
根據病情需要與藥物性質的不同,可選用不同劑型的外用藥,如藥粉、藥水、洗劑與酊劑、霜劑及軟膏等。一般急性炎症,表現為紅腫、水皰、糜爛時,多選用藥水濕敷,具有消炎、散熱等功效;待紅腫減輕,滲液減少時,則使用糊劑與藥粉等,可發揮消炎、止癢、收斂、保護作用;皮損增厚、呈苔蘚樣變化時,則需用軟膏治療,因它作用持久且有潤滑皮膚的作用。
即使同一藥物同一劑型,可因濃度不同而作用各異,如3%水楊酸具有消毒和殺菌作用,而10%水楊酸能軟化和溶解角質,並使之脫落,其作用恰恰相反。同時還應考慮年齡、性別及患病部位與季節不同等因素。如老幼患者應選低濃度藥物;乳房、外陰處,不可用濃度高或刺激性強的藥,手掌、足底等可用濃度高藥物;對皮膚敏感者,先用低濃度,後用高濃度;對新藥,先用小麵積,如無反應,再適當擴大。
另外,皮膚病用藥時間與次數也不應忽視。藥水和洗劑,每3小時搽1次;酊劑、軟膏劑作用持久,每天早晚各1次。濕敷方法要適中,用藥前患部要注意清洗、消毒,痂皮用食物油軟化,直徑大於05厘米水皰要以空針筒抽出水液,皰壁不要除去,毛發部位需用粉劑或糊劑時,要剃去毛發。
皮膚病用藥時,要注意觀察,一旦發生紅斑樣或濕疹樣皮疹,且有瘙癢、頭痛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停用,去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