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讀懂他人是為了更好地掌握主動2
看出一個人深層次的東西
人的所謂“深”,有兩種情形:一是深沉。其表現為少言語而守本分,能容人忍事,內外分明,待人處事渾厚而不逞強,不炫耀才華。二是奸深。其表現為緘口不言而心藏殺機,陰作深藏,行為詭秘,雙目斜視,說話陰陽怪氣。前者是最有道德的賢才,後者是極為險惡的奸人。所以切不可將二者等同齊觀。
麵對你周圍的人,不可隻簡單地看其表麵。世上的事都是乍看單純其實很複雜的。如果對別人所說的話全盤相信,是很危險的,必須探究反麵,從而確定其真正的用意。
因為每一個事物都有它的兩麵性,單憑表麵所見遂下結論,常會產生很大的錯誤。人心亦然。生活中隨時都可能有意料不到的事情發生,像是公司內、朋友間莫名奇妙的口角摩擦,以及平日沉默寡言的人牌意外地變成問題的中心人物。
仔細觀察這些事情發生的原因,可以發現其實是我們忽略了多方地了解觀察,而單純地以為某人就是什麼樣的人,等到出現問題時,才吃驚不已。
比如說在公司裏,傳出有關某重要人物的謠言。像這種場合,這個惡意中傷的另一麵是否有什麼用意呢?傳播謠言的人居心何在?誰會因此受益?誰會因此受損?這些問題都必須深入分析,不可單純地相信謠言。
看到任何一個現象,不能不經思考就全盤接收,還必須考慮到其中的原因或是背景。假使不做深一層的考慮,隻見到事情簡單的表麵就相信,必會引起很大的錯誤。
看到人的表麵就相信他,或是看到事情的表麵就驟下結論,這些都是太過單純、頭腦簡單的人所為。你應該及早脫離這種直線式的思考,懂得如何看透現象的裏層,看見一個人深層次的東西。
《史記?管晏列傳》引述了管仲講的鮑叔牙對自己的相知之雅:“當我窮困的時候,曾經和鮑叔牙合夥做生意,每當分錢的時候,我總是多取一些,鮑叔牙並不認為我貪圖便宜,因為他知道我很窮。我曾經替鮑叔牙謀事,反而使他更加困窘,鮑叔牙並不認為我愚笨無能,因為他知道時機有利與不利。我曾經三次做官,三次被君主罷黜,鮑叔牙並不認為我沒有才能,因為他知道我時運不濟。我曾經三次帶兵打仗,三次戰敗逃跑,鮑叔牙並不認為我膽怯,因為他知道我家中有年邁的母親。公子糾與小白爭奪君位而失敗,我忍辱被囚,鮑叔牙並不認為我無恥,因為他知道我不羞小節,而以功名不顯揚於天下為恥辱。生養我的人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卻是鮑叔牙啊!”管仲說的是肺腑之言,反映了鮑叔牙對他相知之深。鮑叔牙也因為推薦管仲而成就了自己的千古美名。
要真正看透一個人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這是因為經生死變化,才知道交情的厚薄;經貧富的變化,才知道交情如何;經貴賤的變化,才知道交情的有無。由此說明識別一個人的不易。鮑叔牙就是看出了管仲所具備的內涵,讓齊國得到了一位輔佐棟梁之材。
識別人的難處,不在於識別賢和不肖,而在識別虛偽和誠實。這是因為人們的內心和他們的麵貌一樣,存在千差萬別。人的內心比險峻的高山和深邃的江河還危險,人的思想比天還難以捉摸。人們不常這樣說嗎?真正的聰明人看起來都像是愚笨的樣子,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麻痹他人。
所以,看人務必看透一個行為表麵所掩蓋的深層次的東西,隻有這樣,為人處世才能無往不利。
要有敏銳的判斷力
在現實社會中,暗和明往往交織在一起,讓人不知所措,難以適應。很多人吃虧上當,就是由於輕信朋友、輕信同事、輕信一麵之交的人,這都是缺乏理性的“提防”意識、情感傾向性較強的表現。
古代哲學家荀子認為:一個人如果看來是善的,那就是他努力偽裝成的,因為人性本來就是惡的。人性究竟善惡與否,我們可以暫時回避,但是與人交往要謹慎小心,不論別人善惡,多一點識人的本領,才能更好地保護好自己。
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伯宗,有一天上完早朝之後,踩著輕快的腳步,一路上哼著歌回到家裏。他老婆眼看丈夫喜形於色,便問他說:“什麼事讓你心情這麼好?”
伯宗說:“今天我在朝上發表了一些議論,結果博得滿堂彩,大家都稱讚我的智慧與謀略不在前朝太傅陽處父之下。”
妻子聽完,臉色一沉,說:“哎,陽處父這個人虛有其表,就靠一張嘴,學問不怎樣,卻喜歡求表現,難怪後來會被刺殺。我不明白,人家說你像他,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呢?”
被自家老婆澆了一盆冷水的伯宗,當然不承認自己虛有其表,就又急著補充當時被稱讚時的詳細情形,而且說得口沫橫飛,生怕漏掉任何一個足以證明自己光彩的細節。
他老婆聽得有些不耐煩了,幹脆直接對他說:“朝臣之間各懷鬼胎,因此,你不要對別人的稱讚太過認真。何況,現在的朝政亂糟糟的,老百姓的不滿已經積蓄很久了,你出了那麼多餿主意,一定會惹禍上身。依我看,現在最要緊的事,莫過於為咱們家兒子安排好必要的侍衛,以保障他的生命安全。”
後來,伯宗果然在政界鬥爭中被其他大臣圍攻,兒子則在衛士畢陽的護衛之下逃到楚國避難。
愈複雜詭譎的環境,當然就愈是鉤心鬥角的沃土。事實上,任何有關爭鬥的明槍暗箭,都是令人討厭又難纏的事情,何況任何人都不可能武功蓋世、刀槍不入,所以,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以及真正地了解自我和別人的心機,應該是保護自我的最佳防彈衣。
要看懂別人,避免上當,你需要培養自己敏銳的觀察力與良好的判斷力,以便在與人交往中練就識人的本領,能夠看透對方表麵的慎重與矜持,並識透他的內心。
掌握石頭和草藥的品質與特性,是一種普通的能力,與之相比,揣摩他人的品德與氣質,要重要、複雜得多。這樣的事情,屬於人生中最微妙、最難以把握的一類。辨別金屬可聽其音,辨別他人則可察其言。人的品格可以通過言語進行揣測,而行為所能透露的東西則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