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我們在生活中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識透人心,不要被假象迷了眼。
學點心理學知識
小琳大學畢業後最重要的事就是找一份滿意的工作。她聽人說過某公司,印象還不錯,考慮到自己所學的專業和個人素質,小琳覺得比較適合自己,成功的機會很大,於是發出了求職信。過了幾天,公司通知她去麵試,小琳精心打扮了一番,然後信心十足地來到公司。可是,麵試的情況很糟,經理問了很多刁鑽古怪的問題,讓小琳覺得很難堪。更有甚者,經理竟然對女性公開表示了歧視,還對她說,公司一般不招女員工。麵試後,小琳感到被聘用的希望不大,同時也對經理和公司產生了意見,認為經理是個很尖刻的人。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公司居然通知她去上班了,而且還安排了一個不錯的職位。在工作中,她又發現,原來經理是個很和藹的人,對她也很尊重。
為什麼小琳對經理的印象前後大相徑庭?其實,這就是由於認知過程的複雜性造成的。
俗話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這句中國的老話道出了認識他人的難度。然而,在生活中,我們又必須對他人(至少是對我們有重要意義的他人)進行觀察、了解、判斷和評價,形成對他人的看法,以決定我們在與其交往時進一步應采取的行動。
隻有深入地了解他人,才能夠保證與他人的相互作用和諧,也才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他人的了解需要借助一定的知識,即心理學知識,隻有運用好社會交往中的心理學知識,才能使我們的社會交往卓有成效。
此外,我們都希望自己在他人的眼中具有積極的、正麵的形象。因此,考察和研究認識他人的規律和特點,不僅有助於我們更準確地認識他人和采取正確的行動,也能幫助我們樹立更佳的形象,在社會交往中取得滿意的效果。
做一個有心人
俗話說:“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無論做什麼事,對什麼人,隻有先察言觀色一番,摸清對方的心思後,再付諸行動,才能做到得心應手,萬無一失。
康熙皇帝到了晚年,由於年紀大了,產生了一個怪脾氣——忌諱人家說老。如果有誰說老,他輕則不高興,重則要讓對方觸黴頭。所以,左右的臣子們都知道他這個心思,一般情況下都盡量回避說老。
有一次,康熙率領一群皇妃去湖中垂釣,不一會兒,漁竿一動,他連忙舉起釣竿,隻見鉤上釣著一隻老鱉,心中好不喜歡。誰知剛剛拉出水麵,隻聽“撲通”一聲,鱉卻脫鉤掉到水裏又跑掉了。康熙長籲短歎,連叫可惜,在康熙身旁陪同的皇後見狀連忙安慰說:“看樣子這是隻老鱉,老得沒牙了,所以銜不住鉤子了。”
話沒落音,旁邊另一個年輕的妃子卻忍不住大笑起來,而且一邊笑一邊不住地拿眼睛看著康熙。康熙見了不由得龍顏大怒,他認為皇後是言者無心,而那妃子則是笑者有意,是含沙射影,笑他沒有牙齒,老而無用了。於是將那妃子打入冷宮,終身不得複出。
為什麼皇後在說話時明顯說到“老”字,康熙並沒有怪罪她,而妃子隻是笑了一笑,康熙卻怪罪她呢?首先是康熙的忌諱心理,他不服老,忌諱別人說他老,一旦有人涉及這個話題,心理上就承受不了。再者由於皇後與妃子同康熙的感情距離不同。皇後說的話,仔細推敲一下,有顯義和隱義兩個意義,顯義是字麵上的意義,因為康熙與皇後的感情距離較近,他產生的是積極聯想,所以他隻是從字麵上去理解,知道皇後是一片好心的安慰。妃子雖然沒有說話,隻是笑了一笑,但她是在皇後的基礎上故意引申,是把那隻逃掉了的老鱉比作皇上,是對皇上的鄙視,因而是大不敬。
所以,同樣的問題,同樣的環境,由於不同的人物的不同理解,便引出不同的結果來。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實際上究其原因,還是那個妃子沒有用心去觀察別人臉色的緣故。
生活中,與人交往如果不用心,會遇到許多想像不到的問題,因為你並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把別人給得罪了。做人必須學會用心,否則你就會麵臨一道道難以預測的障礙。
戰國七雄之一的齊國,有一位宰相名叫田嬰,雖然處於亂世,但他治國有方,使得齊國威名遠揚。對於個人處世之道,他也懂得極多,這使得出身王族的他,沒有被卷進王位爭奪的漩渦,反而能夠經曆三朝,任宰相職位達十餘年之久。告老之後,封於薛國之地,安享餘年。
齊王後去世時,後宮有10位齊王寵愛的嬪妃,其中必有一位會繼任王後,但究竟是哪一位,齊王並不做明確的表示。
身為宰相的田嬰於是開始動腦筋。他認為:如果能確定哪一位是齊王最寵愛的妃子,然後加以推薦,定能博得齊王的歡心,並且對他倍加信賴;同時,新後也會對他另眼相看。可是,萬一弄錯的話,事情反而糟糕,所以必須想個辦法,試探一下齊王的心意。
於是田嬰命工人趕緊打造10副耳環,而其中一副要做得特別精巧美麗。
田嬰把這10副耳環獻給齊王,齊王於是分別賞賜給10位寵妃。次日,田嬰再拜謁齊王時,發現齊王的愛妃之中,有一位戴著那副特別美麗的耳環。
毫無疑問,不久之後新繼任的王後,確實就是當日田嬰所斷定而推薦的那位妃子。
人常說:“不打勤的不打賴的,專打不長眼的。”這話說得實在有道理。因為人生在世有很多忌諱,如果你在無意之中觸犯了別人的忌諱,就會在無形之中得罪對方。
所以,察人不可不用心,不能因人外表而錯判其人,更不能因不知人心而隨意親近,因為有些人就是利用別人不善察人的弱點,而謀算自己的目的。生活需要我們做一個有心人。
掌控與人交往的主動權
在人生的漫長歲月中,免不了會遇到出賣、敵意、中傷、陷阱等種種料想不到的事。如果事先預料到這些事的發生,並一一杜絕,便能使你的生活一帆風順。
高明的人總是善於用控製的方法來征服對手,從而達到駕馭的目的。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保持非常高的警惕性,在與人明爭暗鬥時,要懂得如何掌控主動權,施展不同的套路,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