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忠誠:勝於智慧的職業品質(1 / 3)

一、忠誠:勝於智慧的職業品質

在一項對世界著名企業家的調查中,當問到“您認為員工應該具備的品質是什麼”時,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忠誠”。比爾·蓋茨在優秀員工的第10條準則裏,把忠誠排在必須具備的美德的首位。

對於企業員工來說,忠誠應該是一項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因為忠誠,就會形成巨大的合力,就會無堅不摧,戰無不勝。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員工必須忠誠於企業和企業的領導者,這也是確保整個企業能夠正常運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麥當勞:絕不寬恕不忠誠的行為

忠誠是一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忠誠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能力,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統帥和標誌。如果缺乏了忠誠,其他能力便失去了用武之地。

在選擇人才時,麥當勞公司總裁克羅克非常強調一條在他看來是缺之不可的原則——對麥當勞的忠誠。

克羅克對此深有體會;在克羅克還沒有創立麥當勞前,克羅克曾經與一個推銷員合夥準備做廚房折疊式桌椅的生意,後來卻發現這個推銷員與自己的秘書勾結,仿造這種桌椅並更換了另一個名稱把它推向市場。克羅克一氣之下就把他們解雇了。

後來這個推銷員得知麥當勞公司成立並經營得很紅火時,想再次投靠克羅克,卻被克羅克斷然拒絕了。他對那推銷員說,人可以原諒偶爾犯一次無意但誠實的錯誤,但對不忠誠的行為卻是永遠無法寬恕的,他絕不會寬恕或原諒不忠誠的行為。

麥當勞公司認為:忠誠是一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忠誠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能力,是其他所有能力的統帥和標誌。如果缺乏了忠誠,其他能力便失去了用武之地。

忠誠是一種義務,忠誠是一種責任,忠誠使人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為榮譽而工作,用生命去執行。

一個缺乏忠誠的人,企業不可能放心地用他,因為這樣的人一旦背叛企業,企業由此遭受的損失將是無法估量的。

世界500強企業杜邦公司要招聘一名技術人員,月薪2萬美元,報名者蜂擁而至。

王明是一家企業的技術人員,因公司效益不好失業了,他也參加了應聘。麵對考題他並不怵,外文、專業技術類考題答的都不錯。唯有第二張考卷的兩道題令他頭疼:“你所在的企業或者曾任過職的企業經營成功的訣竅是什麼?技術秘密是什麼?”

這類題對與曾在企業高過技術的王明並不難。可王明手中的筆卻始終落不下去。多年的職業道德在約束著他:

比爾,蓋茨曾發出過這樣的感歎:“這個社會不缺乏有能力有智慧的人,缺的是既有能力又忠誠的人。相比而言,員工的忠誠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更重要,因為智慧和能力並不代表一個人的品質,對企業來說,忠誠比智慧更有價值。”

職業經理人典幸離開TH服裝公司時,老板承諾的60萬元年薪也隻兌現18萬元。但典幸並沒有因此懷恨TH公司的老板,反倒是一如既往地忠誠於TH公司。在他離開TH公司的當月,就有另一家服裝公司的老板請他喝茶,開價120萬元年薪邀請他加盟。這 120萬元年薪,除了衝著典幸的能力外,還衝著典幸掌握著TH的全部經營秘訣,新東家和TH服裝公司是多年的老對頭,他們想從典幸身上找到打敗TH公司的突破口。

典幸拒絕了這120萬元年薪,因為忠誠是他做人的原則。

老板得知自己手下有如此廉潔的員工,感動得幾乎流下淚來:“我身邊很多人都時時刻刻在想辦法弄走我的錢,如果他們都能夠像你這樣,該多好啊!”

離開TH服裝公司,拒絕了多位老板邀請,身心疲憊的典幸決定自己創業。他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給企業做管理谘詢,業餘時間從事寫作,這樣一幹就是一年多時間。這期間,TH服裝公司先後高薪聘請三位財務總監。有了對比才知道差距,老板發現,無論工作能力還是職業品質,典幸都是無人可以企及的。尤其當他得知競爭對手曾經高薪邀請典幸,而典幸沒有接受,他更覺典幸的難得。

有能力、有智慧的人才有許多,而有智慧又忠誠的人才卻難以找到。為此,他再次向典幸發出了邀請。這一次,他給出的年薪是原來的兩倍,並承諾將一年多前欠的42萬元工資補給典幸。

忠誠的魅力是無窮的,它是一個員工的優勢和財富,它能換取老板的信任與坦誠,如果你有了忠誠的美德,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它會成為你巨大的財富。相反,如果你失去了忠誠,那你就失去了做人的原則,失去了成功的機會。

HR觀點:

世界500強企業飛利浦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說:“當我看到申請人員的簡曆上寫著一連串的工作經曆,而且是在短短的時間內,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他的工作換得太頻繁了,頻繁地換工作並不能代表一個人工作經驗豐富,而是更說明了一個人的適應性很差或者工作能力低,如果他能快速適應一份工作,就不會輕易離開,因為換一份工作的成本也是很大的。”

沒有哪個公司的老板會寬恕一個對自己公司不忠誠的人。隻有所有的員工對企業忠誠,才能發揮出團隊的力量,才能凝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推動企業走向成功。一個公司的生存依靠少數員工的能力和智慧,卻更需要絕大多數員工的忠誠。目前,企業員工忠誠度降低甚至滑坡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跳槽頻繁,流動加劇,不僅年輕人換工作如同走馬燈,中年人也不甘寂寞,名片常換常新;工作上例行公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多種兼職,副業主為。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忠誠的價值,忠誠就是競爭力,企業員工的忠誠必然在工作上表現出高效率、高效益。老板在用人時不僅僅看重個人能力,更看重個人品質,而品質中最關鍵的就是忠誠度。在這個世界上,並不缺乏有智慧、有能力的人,那種既有智慧又忠誠的人才是每一個企業企求的理想人才。

500強美德訓練:

1.問題

(1)你認為忠誠具有怎樣的價值?

(2)為什麼企業要強調忠誠的重要性?

2.思考

“挖牆腳”不一定得到好人才

鬆下認為被挖來的人不一定全部是優秀的人,當然,可依賴的人的確不少,可是還是有些不可靠的,所以還是幹脆不做的好。

如果遇到有想從事新的工作的人,隻要這個新人人品好,就可以讓他去學習,不必非要用有經驗的人。

柯達:員工不能成為旁觀者

企業和員工是一個共生體,企業的成長,要依靠員工的成長來實現;員工的成長,又要依靠企業這個平台。企業興,員工興;企業衰,員工衰。微軟是這樣,IBM是這樣,沃爾瑪也是這樣,所有企業都是這樣。

世界上很多頂級的CEO都把忠誠作為用人的第一標準,把忠誠作為企業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或者把忠誠作為員工對於企業的一種精神理念,用來增強整個企業的凝聚力。

有一天,有個替鬆下幸之助承包零件製造的廠家,偶然向鬆下提到他的企業內有一個高級人才老是與他唱反調,使他煩透了的事。

“我製訂的計劃,他總是說這樣不好那樣又不對,他什麼都反對,不住地唱反調。”

鬆下幸之助對那老板說:“如果你不想用他的話,不妨把他介紹給我好不好?”

經過調查,鬆下幸之助發現這個愛唱反調者是一個名叫中尾哲二郎的26歲的青年,雖然事事都跟管理者作對,可是,他並不是故意刁難或懶散不做事,相反,他提出的“反調論”在鬆下看來的確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要比公司既定的方式好得多。

於是,鬆下幸之助很誠懇地邀請中尾哲二郎到鬆下公司工作。

剛開始,中尾哲二郎是在鬆下公司擔任技術員。在工作中,他依然愛提反對意見,時常因技術問題跟管理者或者同事甚至是管理者鬆下發生爭執。不過,中尾哲二郎在工作上十分投入,他的提議也顯示出他具備了技術專業人員的最重要條件。

八年後,鬆下幸之助看重他為公司盡心盡力的工作態度上,邀他加入正在飛速成長的鬆下電器公司的執行董事會,他也毫不客氣地接受這項邀請。當時他還十分年輕,隻有34歲。

兩年之後,中尾哲二郎成為決策部門的高級董事。直到1952年,他已經成為鬆下企業的副總裁。在他去世之前,仍與鬆下幸之助為工作上的事情發生爭執,甚至與董事部唱反調。但是,連鬆下幸之助自己也承認,要沒有中尾哲二郎加入他的事業,要沒有他中肯的意見,鬆下企業的發展,可能要打個很大的折扣。

現在人們才明白,其實鬆下早就認識到,敢唱反調的人不一定都是破壞者,唱反調者並沒有因為不同意公司的決策,就故意不做事或中傷公司的聲譽。相反,他們是為了鬆下的振興才為企業找出所存在的問題,比如中尾哲二郎,他在鬆下是出了名的努力者和忠誠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