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采購5000個信封計算,可能是要400元,其他雜費就30元吧!”答者對應如流。但總經理卻未置可否。第二名應聘者的答案是415元。

對此他釋道:“假設5000個信封,大概需要400元左右,另外可能需用15元。”

總經理對此答案同樣地沒表態。但當他拿第三個人的答卷,見上麵寫的答案是419.42元時,不覺有些驚異,立即問:“你能解釋一下你的答案嗎?”

“當然可以,”該年輕人自信地回答道,“信封每個8分錢,4999個是399.92元。從公司到某工廠,乘汽車來回票價10元。午餐費5元。從工廠到汽車站有一裏半路,請一輛三輪車搬信封,需用3.5元。因此,最後總費用為419.42元。”

總經理不覺露出了會心一笑,收起他們的試卷,說:“好吧,今天到此為止,明天你們等通知。”

當然,被錄用的是第三位應聘者。

我們不禁想:是否經理出的題太難?還是前麵兩位都不會簡單的計算?答案當然都不是。第三位贏就贏在他沒有把“101”說成“100多”,也就是一種精確的精神。

曾有成功的企業家說過,如果要求一個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那麼該日本人會從不間斷,日日如此。到了一個中國人的身上,很可能就演變成:第一天擦六次;第二天擦五次;第三天擦四次……

是中國人做不到嗎?!當然不是!但是絕大多數的中國員工都是做事尋求“差不多”的效果。一個是否精確的數字,反映出的是卓越員工與平庸者之間的差別。

周恩來總理做事是精細的,同時他對工作人員的要求也是異常嚴格的。他最容不得“大概”、“差不多”、“可能”、“也許”這一類的字眼。有次北京飯店舉行涉外宴會,周恩來總理在宴會前了解飯菜的準備情況時,他問:“今晚的點心什麼餡?”一位工作人員隨口答道:“大概是三鮮餡的吧。”這下可糟了,周恩來追問道:“什麼叫大概?究竟是,還是不是?客人中間如果有人對海鮮過敏,出了問題誰負責?”

正是憑借著這種對工作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態度,周恩來總理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敬仰!與周總理相似的,還有一位日本的成功者,她就是野田聖子。

日本國民中一直傳頌著一則動人的故事:多年以前,一個妙齡少女來到東京帝國酒店當服務生。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她將從這裏邁出人生的第一步。為此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幹,幹出成績來!

可她萬萬沒有想到,老板安排她這個漂亮姑娘去刷洗廁所!

對於刷洗廁所這樣的工作,除非萬不得已,一般人都不會主動承受,更何況一個喜愛潔淨的少女呢?

開始,她雖然不停地暗下決心,鼓足勇氣去嚐試,去適應,但是,真正到自己手拿著抹布伸進馬桶裏時,視覺和嗅覺上的反應還是侵襲而來,她感到惡心,胃裏翻江倒海,想嘔吐又吐不出來,實在太難受了!而老板對工作質量的要求是:必須把馬桶洗得光潔如新!

她當然明白光潔如新是什麼含義,也知道這樣高標準的質量要求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她為此而痛苦,陷入了困惑與苦惱之中。她也想過退卻,想過辭職另謀職業,但是她又不忍心自己人生麵臨的第一課就以失敗告終。她認為那是非常丟人的事情,她不甘心就這樣敗下陣來。她想起了自己剛來的時候曾經下過的決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可是,即使她憋足了氣要幹好工作,還是適應不了這樣的工作環境。

就在這時,一位同一單位的前輩出現在她麵前,幫她擺脫了苦惱和困惑。他並沒有對她反複說教,而是親自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為她樹立工作的榜樣。

首先,他非常愉快地幫她進行工作示範,一遍一遍地洗著馬桶,直到光潔如新。然後非常得意地去欣賞自己的工作成果。接下來,他從馬桶裏盛了一杯水,一飲而盡喝了下去,竟然毫不勉強。

這讓她非常感動,他不用多少語言就告訴了他一個極為樸實的道理:你隻有抱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工作,結果才是令人滿意的。

就這樣,這個日本小姑娘從前輩的關懷、鼓勵中獲得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她激動得不能自持,從身體到靈魂都震顫不已。她從目瞪口呆到熱淚盈眶,從如夢初醒到恍然大悟,從痛下決心到付諸行動:就算今後一輩子洗廁所,也做一名全日本最出色的洗廁所人。

她開始振奮精神,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洗廁所的工作中。她的工作從來沒有老板在身邊監督,但她始終以那名前輩做榜樣,使工作質量達到他的水平。當然,她也多次喝下自己清洗過的馬桶的水,既是檢驗自己的工作質量,也是檢視自己的自信心。

正是這種對工作全身心投入、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使她邁好了人生的第一步。有了這種精神,她可以克服工作中所有的困難,從此她踏上了成功之路,開始了不斷從成功走向輝煌的曆程。幾十年的光陰很快就過去了,後來的她,成為日本政府內閣的主要官員——郵政大臣,她就是野田聖子。

如果我們也能夠改掉做事敷衍,“大概”、“差不多”就可以了的態度,我們何嚐不能成為中國這樣的一位郵政大臣呢?

“在戰場上,隻有最優秀的士兵,才有活著回來的可能,那些勉強合格的士兵,從走向戰場的第一步開始,他的生命就已經以分鍾為單位開始倒計時了。”這句話是一位上尉對訓練場上的新兵說的,它不是一個理念,但它含有一個理念——“永遠追求卓越”。

同樣的,要想成為最優秀的職員,要想從合格邁向卓越,就必須對工作精益求精。

細節提升:

任何精益求精的態度,都會讓你的事業錦上添花。

細節27 做事做到位

多付出一分心力和時間,就會發現自己其實有許多潛在的力量。做事善始善終,就不會失業,也不會被淘汰。如果一味抱著“下一份工作會更好”的想法,工作起來虎頭蛇尾,我們就會永遠處於尋找“下一份工作”的過程中。

推薦指數:☆☆☆☆☆

王剛是剛剛進入聯邦快遞的新員工,在新人入職培訓時,領導安排他送一件客人急需的物品。王剛毫不猶豫就前往了,但是沒想到他送物品的途中並不順利。在途中,他目睹了一場車禍,雖然傷者沒有致命的危險,但是肇事者卻不見了人影。這時,王剛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是先去送物品,還是先把受傷者送往醫院呢?如果簡單地選擇了前者而置受傷者於不顧,那麼他實在是不忍心。究竟該如何處理呢?最後,王剛打了120,等救護車來把傷者帶走後,他馬上趕去給客人送物品,由於他的爭分奪秒,給客戶送的物品也沒有耽誤。

事後,王剛才知道,原來那個車禍是公司事先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考察員工做事的能力、敬業程度及責任心。如果員工不理會車禍和傷員,那結果肯定是“不合格”的;如果像王剛一樣妥善地處理了受傷者,又想辦法把物品及時送到客戶手中,那麼公司一定會向你伸出“歡迎之手”的。

聯邦快遞如此煞費苦心地設計這個培訓,其目的就是為了檢測新員工做事做到位的優秀品質和責任心。作為一個以服務為主的行業,隻有員工具備了這樣的品質才能保證對客戶的優質服務,從而帶動公司的發展。

所以說,要想成為優秀的員工,你必須全力以赴,做事做到位。因為有時候即使是100%的努力也未必收獲100%的效果。

比利時有一出著名的基督受難舞台劇,演員辛齊格幾年如一日地在劇中扮演受難的耶穌,他高超的演技與忘我的境界常常讓觀眾不覺得是在看演出,而似乎像真的看到了台上再生的耶穌。

一天,一對遠道而來的夫婦,在演出結束之後來到後台,他們想見見扮演耶穌的演員辛齊格,並合影留念。

合完影後,丈夫一回頭看見了靠在旁邊的巨大的木頭十字架,這正是辛齊格在舞台上背負的那個道具。

丈夫一時興起,對一旁的妻子說:“你幫我照一張背負十字架的照片吧!”

於是,他走過去,想把十字架背在自己背上,但他費盡了全力,十字架仍紋絲不動,這時他才發現那個十字架根本不是道具,而是一個真正橡木做成的沉重的十字架。

在用盡了全力之後,那位先生不得不氣喘籲籲地放棄。他站起身,一邊抹去額頭上的汗水一邊對辛齊格說:“道具不是假的嗎,你為什麼要每天都背著這麼重的東西演出呢?”

辛齊格說:“如果感覺不到十字架的重量,我就演不好這個角色。在舞台上扮演耶穌是我的職業,和道具沒有關係。”

記住:工作中永遠沒有道具——你要做好你的工作,得到令你滿意的效果,就必須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許多人之所以無法取得成功,不是因為他們能力不夠、熱情不足,而是缺乏一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他們做事時往往虎頭蛇尾、有始無終,做事的過程也是東拚西湊、草草了事。

他們對自己的工作容易產生懷疑,行動也始終處於猶豫不決之中。譬如他們看準了一項事業,充滿熱情地做下去,但剛做到一半又覺得另一件事情更有前途。他們時而信心百倍,時而低落沮喪。這種人也許能短時間取得一些成就,但是,從長遠來看,最終一定還是失敗者。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遇事遲疑不決、優柔寡斷的人能夠獲得真正的成功。

開始做一件工作,需要的是決心與熱忱;而完成一份工作,需要的卻是恒心與毅力。缺少熱忱,事情無法啟動;隻有熱忱而無恒心和毅力,工作就不能完成。

中國有許多優秀的傳統和行為規矩,譬如家庭私塾教子弟寫字,無論有什麼事打擾,也不準寫字隻寫一半。即使這個字寫錯了,準備塗掉重寫,也要將它寫完。其中的寓意在於,教育孩子從小養成有始有終的好習慣,將來做事才不會半途而廢,輕易放棄。

在日常工作中,每個人都有一些未完成的工作——未縫完的衣服,未寫完的稿件,等等。那麼請將它們找出來整理整理,靜下心來繼續完成它們。你會發現,一旦把它們完成,你會覺得非常快樂。未完成時它們不過是些廢物,而你在付出一半甚至十分之一的心力完成後,它們就變成漂亮的成品和值得驕傲的業績。許多事情並非我們無法去做,而是我們不願意繼續做。

多付出一分心力和時間,就會發現自己其實有許多潛在的力量。做事善始善終,就不會失業,也不會被淘汰。如果一味抱著“下一份工作會更好”的想法,工作起來虎頭蛇尾,我們就會永遠處於尋找“下一份工作”的過程中。

你的工作或事業是你一生唯一的創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隻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優雅、高貴,而應該在牆上的銘牌上為自己寫下:“生活和工作是自己創造的,永遠馬虎不得!”你如果總是偷工減料,偷懶耍奸,那還談什麼將工作做好?

要麼不做,要做就用100%的努力把工作做好。一個做事總是半途而廢的員工,無論老板何時問起,總以一句“快完了”來應付,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成為老板心中的金員工呢?

細節提升:

做事就要做到位,這是你做好工作的前提。世上又有哪家企業喜歡一有機會就偷懶,幹活總是偷工減料的員工?

細節28 比老板更積極地工作

那種永遠都要靠別人的鞭子才成長的員工不是好員工!我們的工作不是僅僅為老板或公司創造價值,工作讓我們變得成熟,學會以積極主動的心態來對待工作,因為成功是屬於我們自己的,而不是屬於老板,所以我們有理由比老板更積極地工作。

推薦指數:☆☆☆☆

富蘭林是一家沃爾瑪公司新近才招聘來的最基層員工,他隻是一個超市中不起眼的包裝工,看不出他的工作有什麼前景。如果要遣散什麼人的話,他大概就是第一個被考慮的對象。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富蘭林很快成了上司眼中有價值的員工。

首先,他告訴載貨部門的頭兒:“我沒事的時候可以來這裏幫忙,多了解一下你們部門工作的情形。”然後,他就花些時間在那裏幫忙做些分外工作。之後,他跟畜產部門經理說:“我希望有空時來這裏向你學習,了解你們包肉和保存的過程。”一段時間之後,他又分別到烘焙、安全、管理、清潔甚至信用部門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