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讓過去的就過去吧。有一漂亮的女演員,幾年前,在一次車禍中,成為一個跛子。她身體還沒有康複,她的丈夫就急急地冷酷地離開了她。然而她並沒有被自己的過去所困擾,也沒有對未來充滿仇恨,相反,當她看見她前夫時沒有怨恨,而是原諒了他並祝願他生活愉快。
這個漂亮的女演員認為過去的就過去吧,不必為已經過去的懷戀、怨恨,而應該為開始的投入、祝福。
4.冤家宜解不宜結
人與人相處,天長日久,不可避免地會發生誤會或產生糾紛,更何況是天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同事。人的弱性決定了對自己不喜歡的人總是提不起精神與他們合作,有時甚至還會故意出壞招刁難他,這樣不但影響彼此之間的關係,而且會加深雙方的裂痕。有時甚至可能會因為彼此的關係不融洽而影響公司的總體利益。
在工作中,要把私人恩怨放在一邊,互相抑製嫌棄的心理,將工作放在首位,同心協力把工作做好。在合作的過程中,雙方應不計前嫌,竭力保持良好的關係,有時候可能會通過一次成功的合作,使彼此重新認識,改善雙方的關係,最後還有可能成為好朋友。
在朝夕相處的辦公室內,一般不存在不共戴天的仇恨,同為一家公司服務,隻要矛盾沒有發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總是有辦法化解的。
你與同事有可能是為了競爭一個職位,或爭取一份加薪,或因誤會而產生了隔閡。隨著時間的推移,往日的恩怨逐漸淡化。這時,如果你能作出高姿態,主動與昔日的對手握手言和,將會給自己留下好名聲。如果他對你不屑一顧、不加理睬,繼續對你實施報複和攻擊的話,就會遭到大家一致的譴責,置他自己於不利地位,使你處於有利的地位,這對你來說將會是好的結局。
俗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更何況同事之間低頭不見抬頭見,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有接觸,最好是少結冤家,多交朋友,為自己創造一個融洽和諧的工作環境,為自己事業成功鋪好路子。
5.不要放棄諒解——堅持不懈地為之努力
英國學者C.S.劉易斯創作了許多優秀的兒童幻想小說。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受到過一個粗魯的教師的傷害。怨恨一直折磨著他。但前不久,這個教師去世了。劉易斯在給他朋友的一封信中寫道:“隻是到幾個星期以前,我才突然意識到我徹底原諒那個老師了,他曾使我的童年抑鬱寡歡。多年來,我一直試圖原諒他,而且每一次我都認為我已經原諒他了,可過不久,又發現在記憶中我仍在怨恨他。於是我就再試一次……但是,這回,我確信,我的原諒是真的了。”
諒解是一種堅強的表現而絕非軟弱,是用勇氣治愈我們所受的創傷。諒解也是用愛——原諒背後的真正動力,治愈我們的創傷。尤其是愛中的兩種——尊重和承擔義務是最強有力的。
細節提升:
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細節43 能夠與你的同事精誠合作
在工作中我們隻會自己單幹,而不努力尋求同事的協作幫助,其結果隻能是各有所傷!這是一個倡導“共贏”理念的時代,我們想和同事競爭是無可厚非的,但倘若隻顧一較短長,並希望從團隊中獲取自己想要的利益,恐怕最後的答案會令大家大失所望。公司就如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而每個員工就好比是各司其職的船員,隻有合作才能前進。
推薦指數:☆☆☆☆☆
著名企業家鬆下幸之助訪問美國的時候,芝加哥郵報的一名記者問:“您覺得美國人和日本人哪一個更優秀。”這是一個相當尷尬的問題,說美國人優秀,無疑傷害了日本人民的民族感情;說日本人優秀,肯定會惹惱美國人;說差不多,又顯得搪塞。
這位深諳員工管理之道的企業家說:“美國人很優秀,他們強壯、精力充沛、富於幻想,時刻都充滿著激情和創造力,如果一個日本人和美國人比試的話,日本人是絕對不如美國人的。”
“謝謝您的誇獎。”正當周圍的美國人正沾沾自喜的時候,鬆下幸之助繼續說:“但是日本人很堅強,他們富有韌性,就好像山上的鬆柏,日本人十分注重集體的力量,他們可以為團體、為國家犧牲一切。如果10個日本人和10個美國人比試的話,肯定可以勢均力敵,如果100個日本人和100個美國人比試的話,我相信日本人會略勝一籌。”美國記者們目瞪口呆。
如鬆下所說,美國人就好像獨行的獅子,而日本人則像是群體活動的鬣狗,盡管單個的獅子比鬣狗厲害得多,可是在較量當中,獅子卻經常吃虧。
在鬆下電器公司裏,招聘、選拔人才的時候也是十分注重團隊精神的培養,那些眼高於頂、特立獨行的羅賓漢式員工,不管他有多大的才能,鬆下幸之助一概把他們關在大門外。
公司是全體員工施展才華的平台,在這裏沒有單個的英雄,隻有合作才能生存。
一個老人不久將離開人世,他把三個兒子召喚到病榻前說:“親愛的孩子,你們試試能否把這捆箭折斷,我還要給你們講講它們捆在一起的原因是什麼。”
長子拿起這捆箭,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沒折斷,“把它交給力氣大的人才行。”他把箭交給了老二。二兒子接著使勁折,也是白費氣力。小兒子想來試試也隻是徒勞,一捆箭一根也沒折斷,還是老樣子。
“沒有力氣的人,”父親說,“你們瞧瞧,看看你們父親的力氣如何?”三個兒子以為父親在說笑,都笑而不答,但他們都誤會了。老人拆開這捆箭,毫不費勁地一一折斷。
“你們看,”他接著說,“這就是團結一致的力量。孩子們,你們要團結,用手足情意把你們擰成一股繩。這樣,任何人、任何困難都打不垮你們。”這是他在患病期間說話說得最多的一次。
說完後,老人感到自己就要撒手歸西了,對孩子們說:“孩子們,記住我的話,你們要始終團結,在臨終前我要得到你們的誓言。”三個兒子一個個都哭成了淚人,他們向父親保證會照他的話去做。父親滿意地閉上了雙眼。
三兄弟清理父親的遺物時,發現父親留下了一筆豐厚的財產,但留下的麻煩也不少,有個債主要扣押財產,另一個鄰居又因為土地要和他們打官司。
開始時,三兄弟還能協商處理,問題很快解決了。然而這兄弟之情十分短暫,雖有共同的血統,但各自的利益促使他們分離。欲望、妒忌和法律問題困擾著三兄弟,他們爭吵著分家,法官不得不在許多事情上對他們一一加以處罰。
債主和鄰居重新翻案,一個說錯判要重新起訴,另一個則由於前次訴訟不合手續又提出申訴。不團結的兄弟們內部分歧更大了,互相使壞,最後他們丟失了全部的家產。當想起捆在一起又被拆散的箭和父親的教誨時,他們都後悔莫及。
的確,現代是講究“三個臭皮匠”的時代,而非羅賓漢式的獨行俠。對於一個團隊來講,沒有什麼比員工擰成一股繩的力量更大了!
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如果脫離整個團隊的話,個人主義幾乎無法生存,起碼是無法生存得更好。
在古希臘時期的塞浦路斯,有一座城堡裏曾經關著一群小矮人。傳說他們是因為受到了可怕咒語的詛咒而被關到了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他們找不到任何可以求助的人,沒有糧食,沒有水,七個小矮人越來越絕望。
小矮人們沒有想到,這是神靈對他們的考驗,關於團結、智慧、知識、合作的考驗。
小矮人中,阿基米得是第一個收到守護神雅典娜托夢的。雅典娜告訴他,在這個城堡裏,除了他們待的那間陰濕的儲藏室以外,其他的25個房間,有1個房間裏有一些蜂蜜和水,夠他們維持一段時間;而在另外的24個房間裏有石頭,其中有240塊玫瑰紅的靈石,收集到這240塊靈石,並把它們排成一個圈的形狀,可怕的咒語就會解除,他們就能逃離厄運,重歸自己的家園。
第二天,阿基米得迫不及待地把這個夢告訴了其他的六個夥伴,其中四個人都不願意相信,隻有愛麗絲和蘇格拉底願意和他一起去努力。開始的幾天裏,愛麗絲想先去找些木柴生火,這樣既能取暖又能讓房間裏有些光線;蘇格拉底想先去找那個有食物的房間;而阿基米得想快點把240塊靈石找齊,好快點讓咒語解除;三個人無法統一意見,於是決定各找各的,但幾天下來,三個人都沒有成果,倒是耗得筋疲力盡了,更讓其他的四個人取笑不已。
但是三個人沒有放棄,失敗讓他們意識到應該團結起來。他們決定,先找火種,再找吃的,最後大家一起找靈石。這是個靈驗的方法,三個人很快在左邊第二個房間裏找到了大量的蜂蜜和水。
很難想象,如果他們還是不合作,隻相信自己才能解決問題的話,他們也許永遠都無法找到生存的方法。
有人說,團隊和個人的關係就好像是水和魚的關係。我們每個人都是魚,而我們的團隊就是水。魚是離不開水的,無論我們從事怎樣的工作,其實都是處在一個團隊當中。正是這個團隊中每一個人各司其職,才使得我們的努力可以獲得收益。
在工作中我們隻會自己單幹,而不努力尋求同事的協作幫助,其結果隻能是各有所傷!這是一個倡導“共贏”理念的時代,我們想和同事競爭是無可厚非的,但倘若隻顧一較短長,並希望從團隊中獲取自己想要的利益,恐怕最後的答案會令大家大失所望。公司就如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而每個員工就好比是各司其職的船員,隻有合作才能前進。
無論你在企業中充當什麼角色,你的每一項工作與同事的工作都有一個接口。這就意味著你的工作需要得到他人的幫助,而要想得到別人的幫助,必須先要去幫助別人。隻有通過協作才能共同把工作做好。
在工作中,我們所采取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接受分工,並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既然把我們安排到這樣的崗位上,我們就有義務把這個崗位上的所有事情打理好。如果每個人將自己的職責拋在一邊,而隻想從團隊中攫取自己想要的東西,事態又會如何發展呢?在一個團隊中,也許有人厭倦了做一個默默無聞的支持者,希望像核心人物那樣出盡風頭,但是無論怎樣,他在團隊中的位置得到調整之前,都不能放棄應盡的職責。把自己應做的事情做好,利益才會有保證。
細節提升:
合作才是共贏的基礎,因為“1+1”的能量大於“2”。